景德鎮的名家名匠(一)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訊】景德鎮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陶瓷產地,並且出現了一批傑出的制瓷名家。

趙慨
  
字叔明,晉代人,曾在晉王朝做過官。據《浮梁縣誌》記載,說他「道通神秘,法濟生靈,……鎮民多陶,悉資神祐。」景德鎮陶瓷行業,一向奉他為師祖。明代洪熙年間,曾在「御器廠」建「師主廟」,後又稱「佑陶靈祠」,以趙慨為「師主」、「佑陶之神」。據推斷,趙慨與制瓷業的有密切的關係,對瓷器的燒造或瓷業的發展有較大的貢獻。
  
陶玉
  
唐初景德鎮鍾秀裡人,精於制瓷。清朝藍浦在《景德鎮陶錄》一書中說:「陶窯,唐初器也。土惟白壤,體稍薄,色素潤,鎮鍾秀裡人陶氏所燒造。邑志云:『唐武德中,鎮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為假玉器,且貢於朝,於是昌南鎮瓷名天下』。」書中對燒造瓷器的「陶氏」,是否即「載瓷入關中」的陶玉,沒有交待清楚;但從下文「霍器」為霍仲初所作來判斷,「陶氏」即陶玉。
  
霍仲初
  
景德鎮東山裡人霍仲初,也是初唐制瓷名手,與陶玉齊名。「陶窯」與「霍窯」,是文獻中記載的唐初景德鎮兩座名窯。霍促初所燒造的瓷器,當時人稱「霍器」,甚美,「色亦素,土土善膩,質薄,佳者瑩鎮如玉。」唐武德四年,他曾奉詔「制器進御」,可見其瓷質之優。
  
「陶窯」與「霍窯」,雖見於文獻,但目前還查無實據。在對景德鎮古窯址的多次發掘中,既未見唐代窯址,亦未見唐代典型器物。不過,也不能輕易否定,因為《景德鎮陶錄》是一本嚴肅的關於古瓷的著述,且歷來為陶瓷學者所引用。對於歷史上是否有陶、霍二窯及陶玉、霍仲初其人,現在還只能存疑,有待日後證實。
  
劉永之
  
宋代景德鎮的瓷雕藝術人,善塑佛像,江西高安出土的宋代瓷觀音底座有「劉永之造」字樣。這尊觀音,雕刻精細,堪稱宋代瓷雕精品。
  
周丹泉
  
字時道,蘇州人氏。明朝隆慶、萬歷年間在景德鎮燒瓷,為當時制瓷名手。他特別善於仿古瓷,他仿造的定鼎、文王鼎和獸面戟耳彝,尤為逼真。往往一品造出,四方竟購,以至不惜千金爭市。「又能燒陶印,文式,辟邪,龜像,連環,瓦紐,皆用火范,而成色如白定,其文亦古。」(《景德鎮陶錄》)
  
崔國懋
  
明代景德鎮的民營瓷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出現了一批傑出的制瓷名家。隆慶,萬歷年間的崔國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名聲在周丹泉之上。他所仿宣德、成化窯的瓷器,號稱「崔公窯」,名噪當時,四方爭購。「所作瓷盞或較宣成兩窯為大,而精好則一;余青花彩色悉同,為民窯之冠。」(藍浦:《景德鎮陶錄》)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景德鎮歷史博物館一批國家珍寶被盜,辦公室副主任陳迪寬,因涉嫌監守自盜、非法出售文物,於本月8日被捕。
  • 〔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熱蘭遮城考古試掘計畫出土大量陶瓷殘片,經台大藝術史所長謝明良鑑定證實,其中包括十七世紀荷蘭人向中國景德鎮訂製「卡拉克瓷」的貿易陶瓷殘片,還發現兩件珍貴的十七世紀荷蘭青花瓷與德國啤酒瓶的陶瓷殘片。
  • 中國大陸進行中的景德鎮官窯二期挖掘工程,近日出土一批稀有的明代永樂年間瓷器碎片,意外地拼湊出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只釉裡紅龍紋小碗。新華社報導,這次發掘工程是中共建國以來國家文物局首次批准,考古人員於拓寬橫樑時,發現兩處埋藏落選貢品的瓷器碎片。
  • 景德鎮是江西省東北部的一個市鎮,地方不大,但名聲很響。不論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鎮是著名的瓷器產地。
  • 中央社台北二十九日電)中國大陸江西省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遺失大量館藏,原來是負責管理的人員監守自盜,使得歷史文化瑰寶嚴重流失,僅剩不到一成五。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暗喻清貧貪饞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裡。這生動的形象,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這對表兄弟親密的關係。
  • 10歲就當國師,受到三朝統治者禮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還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開謎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