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節先生邵雍

正陽、史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8日訊】邵雍,字堯夫,謚號康節,生於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於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歲。他生於河北范陽,後隨父移居共城,晚年隱居在洛陽。邵雍,雖然不像三國的諸葛孔明那樣家喻戶曉,但是,無論從才幹和品德來講,他都不亞於諸葛亮。只不過,因為長期隱居,名字不被後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學鼻祖之一的程顥曾在與邵雍切磋之後贊嘆道:“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

一代鴻儒

少年時,邵雍就胸懷大志,發憤刻苦讀書,於書無所不讀。據《宋史.邵雍傳》記載:邵雍“始為學,即堅苦自勵,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 後來,為了增長見識,他還遊學四方,越黃河、過汾河,涉淮水、渡漢水,到過齊、魯、宋、鄭等各地,回來後,說道“道在是矣。”於是就不再雲遊。當時有高人李挺之,見其好學不倦,就傳授了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秘奧。以邵雍的聰穎才智,他融會貫通、妙悟自得,終於成為一代易學大師,風靡遐邇的鴻儒。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獨特的宇宙觀,對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的規律了如指掌。

《宋史》記載道:他對於“遠而古今世變,微而走飛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暢”,通達不惑,而且“智慮絕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學的另一位始祖程頤說他:“其心虛明,自能知之”。於是,他著書立說,撰寫了《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等著作共十余萬言。他認為歷史是按照定數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數,用元、會、運、世等概念來推算天地的演化和歷史的循環。對後世易學影響很大的《鐵板神數》和《梅花心易》都是出於邵雍。後人也尊稱他為“邵子”。

中年後,他淡泊名利,隱居洛陽,著書教學。當時的名流學士,如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資為他買了一所園宅,題名為“安樂窩”,邵雍也自號為“安樂先生”。他不僅學貫古今、奇才蓋世,而且品德渾厚,待人至誠。這使他遠近馳名,所到之處士大夫們爭先請他留宿,有人還把邵雍留宿過的地方,稱為他的“行窩”。他在人們心中的威望可見一斑。

“遇事能前知”

邵雍在世時便已因“遇事能前知”而名聲在外。有一次邵雍經過庭園觀看梅花,看見梅花樹上有二雀相爭而墜地,他認為“不動不佔,不因事不佔,今二雀爭枝墜地,怪也。”因當時是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時,便以取辰年為五數,十二月為十二,十七日為十七,合共三十四,除八餘數為二,合先天卦之兌卦,成為上卦。再以三十四加以時數申時九數,合共四十三,除八餘數為三,為先天數之離卦,成為下卦,再以四十三除以六,餘數為一,初爻變。故卦成澤火革之澤山咸,互卦為乾巽。 他便以此斷出,明晚當有女子來折花,園丁因誤以為賊人而驅逐之,那女子因此而驚惶墜地,並傷其股,幸好傷勢並不嚴重。後來果如其言。

還有一個故事是在一個冬天的傍晚酉時(也就是六點鐘前後),邵雍正在爐邊烤火,忽聽有人敲門。先敲了一聲,接著連敲的五聲並說是要借東西,於是康節先生便應運起了一卦,並立刻斷定是鄰居來借斧頭。邵雍說出結果後,他兒子不相信,打開門一問,果然是借斧子的。 邵雍解道,來人第一次敲一聲,得上卦為乾,接著敲了五聲,得下卦為巽,上下卦得後。上下卦數再加得變爻為四爻,因兒本、互變卦中有三個乾卦,乾屬金,體卦巽為木,故來人所借當屬金、木 之類,又乾金短而巽木長,故此物當為斧子。兒子說:金短木長,當為鋤頭,不是斧子。邵雍答道:佔卦亦當據情理推之,以卦而淪,鋤,斧皆可,但以理推之,傍晚用鋤何用? 必借斧劈柴用。

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事蹟作品的人已經不多了。但在民間仍然流行著他所說過的一些警句。比如,人們常說的:“一年之際在於春,一天之際在於晨,一生之際在於勤”就是出自邵雍。邵雍,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對於後世的歷史發展做出了準確的預言,寫下了他的傳世之作: 《梅花詩》,預言了他身後在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演變。當然,和所有預言一樣,他採用了很隱誨的語言。並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份,如果不是懂得道學佛理的人,是不易弄懂的。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國古代除了象邵雍、黃檗、李淳風、劉基這些大預言家的作品之外,歷朝歷代還有許多預言是以碑銘石刻,或者是童謠民諺的方式流傳的,多數都與興衰禍福有關。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趙鼎剛強不屈,保國忠心九死不移;朱穆專心攻讀,狀似痴愚。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趙奢沒有因為許歷地位低就輕視他,而是謙虛地採納了許歷的建議,所以才能以弱勝強,打敗秦軍。
  • 王豹善於唱歌,淇水附近的人受他的影響,也擅長唱歌。董狐據實書寫史事,不隱瞞作假。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