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創造奇蹟的黃琦和他的命運

茉莉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9日訊】
  

今年四十歲的四川人黃琦,是一個創造了奇蹟的人。

  為了一個「萬家團圓」的美好心願, 黃琦和他的妻子曾麗於1998年6月,變賣家產,創辦了他們的網站——「天網」。這是中國第一家尋人事務所,人們開始在網上張貼有關丟失的親友的資料,包括那些被拐騙後賣給人為妻的農村女子。

  這之後,黃琦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奇蹟:使200多個離散家庭得以團聚,使數萬離散人員及家庭從《天網尋人》提供的免費服務中獲益,其中影響很大的是,黃琦親自冒著危險,帶隊解救了7名受害農村少女。因此,《天網》受到海內外數百家媒體的讚揚,被評為「1999年中國九大網之一」,黃琦被稱為「報導人民疾苦」的人,《人民日報》特別報導說:「天網尋人鏈結了千萬人的情感」。

  2000年3月,由於一份張貼在網上的訴狀,涉及某國家機構在保險中的舞弊,惹得地方官員大發雷霆,黃琦的網站被封了。這之後,一個美國的互聯網供應商同意免費為天網服務,天網便又在同年4月15日重新開業了。當網站越來越受歡迎之時,人們在網上喊冤,並列舉僅僅是由於個人政治或宗教信仰而被捕的人員名單,對政府的批評越來越尖銳,所涉及的問題包括:官員腐敗、農村的貧困、民主運動、法輪功、新疆獨立運動,以及六四鎮壓。
  儘管黃琦本人沒有撰寫過其中任何一篇文章,但他卻在天安門鎮壓的十一週年前夕被捕了。在被非法關押三年之後,2003年5月9日,黃琦被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有期徒刑5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成為中國第一個被控這種罪行的網站負責人。但黃琦和他的律師都堅稱無罪,指責政府缺乏給他定罪的足夠證據。

  正如海內外網友和國際人權組織一致公認的:黃琦的命運,絕不是他個人的遭遇,而是中國政府的一個政治決定。無私無畏的黃琦,做了一個優秀公民能夠做的公益性事業,在民主國家,這樣的人是會被大大表彰和獎勵的,但是,由於中國專制政府壓制網絡言論自由、禁止人們宣傳民主理念,黃琦成了中國司法體制的犧牲品。

  在目前薩斯疫情嚴重的時期,中國政府不是對人類生命健康負責,不去懲罰那些隱瞞疫情的責任者,而是無中生有給黃琦捏造罪名,公開剝奪公民憲法權利,再造現代文字獄。據國際組織估計,中國政府動用了大約三萬人來監視互聯網上的信息,在中國,因為在網上發表言論而被投入監獄的人數,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他們企圖在互聯網上製造一片思想荒蕪,卻把這叫做「政治穩定」。

  不鏽鋼老鼠劉荻曾經寫過一篇叫做《虛擬現實主義方案:柿油派網蟲集體向黨和政府投誠》的文章,例舉幾個理由,證明「黃琦案件純屬冤案」。後來,為黃琦鳴冤的劉荻也因言論被捕,關押地點和案情至今仍然不明。目前,國際大赦、記者無國界和其他人權組織都在為黃琦爭取自由。在北歐挪威,有六名高中生發表公開信給中共當權者,呼籲釋放黃琦。

  中華民族似乎總是虧待自己最優秀的兒子,當今中國政府更是竭力摧殘那些最願意服務社會的人,但中國有成千上萬的網友在深切關注著黃琦的命運,一位網友憤怒而激情地寫道:

  「互聯網因其無限自由的秉性,注定要推翻一切封閉的極權專制的醜惡勢力;互聯網因其海納百川的特點,必定迎來中國大陸的全面進步與現代化事業的不斷攀升!互聯網是不可戰勝的,相反,它卻能戰勝一切束縛它、限定它、損害它的形形色色類似於「莫談國是」的暴政之束縛;黃琦是不可戰勝的,因為他具有互聯網固有的資訊自由的真精神;中國大陸自由與民主的潮流是不可戰勝的,因為美好的願望深沉地積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95年曾被中國國家工商局評為全國最大五百傢俬營企業的河北大午集團被查抄,負責人孫大午兄弟被關押,罪名是「損害國家機關形象」。圖
  • 羅曼羅蘭所著的《約翰克利斯朵夫》開捲的第一句話:「真正的光明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候,而是不會被黑暗所淹沒;真正的英雄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而是永不會被卑下所屈服。」在苗栗縣公館鄉歡樂田園的主人賴森賢身上,我們看到這樣堅毅的性格。圖
  • 趙鼎剛強不屈,保國忠心九死不移;朱穆專心攻讀,狀似痴愚。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在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流傳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這話在學儒之人中頗為流行。因古代的儒學與醫學皆源於上古之道,於是儒生與醫生所承擔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處。
  • 趙奢沒有因為許歷地位低就輕視他,而是謙虛地採納了許歷的建議,所以才能以弱勝強,打敗秦軍。
  • 王豹善於唱歌,淇水附近的人受他的影響,也擅長唱歌。董狐據實書寫史事,不隱瞞作假。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