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張小泉」剪刀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張小泉,安徽黟縣人,從小隨父學制剪刀手藝。其父張思家有一手精製剪刀的好手藝,後與子在黟縣開設張大隆剪刀舖,自產自銷「張大隆」剪刀,因剪刀鋼火好,耐久用,深得好評。明末清初,戰爭頻繁,張小泉迫於生計,於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帶子張近高來杭,在當時繁華的吳山山腳下大井巷搭棚砌灶鍛打剪刀,招牌仍為「張大隆」,成為杭州張小泉剪刀店的祖店。
  
由於張小泉製作剪刀手藝為家傳,又採用制龍泉劍的優質鋼鍛打,經過精心製作,打出來的剪子鋒利、輕巧、耐用,且式樣、品種、規格也加以改進,生意逐漸興旺起來,銷路也越來越廣。但是,雖說生意興隆,卻招致同行的冒名仿製,張小泉為區別假冒同名的剪刀,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勢,便將原店名改為「張小泉」。張小泉去世後,其子張近高繼承父業,為保護本身利益,在「張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記」兩字,視為正宗。乾隆年間,張小泉近記剪刀已被列為貢品。
  
關於張小泉剪刀, 在民間還流傳著一段傳說。那是在張小泉來杭不久,一天,大井巷內的那口「錢塘第一井」的井水變黑了,且腥臭無比。此井是大井巷一帶百來戶居民的生活水源,見此情景議論紛紛,其中一老者說,此井通錢塘江,江裡有兩條成精的雌雄蛇精,每十年要來此產卵,今年正好是十年,要想此井永清,除非除去兩蛇。這話傳到張小泉耳裡,心想我張小泉異地來杭謀生,鄰里們待己不錯,於是他仗著自己水性好,拿了一把打鐵的大錘,準備下井殺蛇,在眾鄰里用雄黃酒給張小泉沐浴後,他手持大鐵錘跳入井中,潛入井底,見兩蛇正纏在一起,不等兩蛇反應過來,掄錘打將過去,正好打在兩蛇的「七寸」處,竟把兩蛇的脖頸砸得扇扁的粘在一起。除去了兩條蛇精,井水立刻變清了。張小泉是個有心思的人,見蛇尾彎曲,便悟出了個想法,他模仿彎曲的蛇尾,打造了一把彎柄的剪刀,果然這彎柄剪刀要比直柄剪刀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從此以後,張小泉的剪刀都改成了彎曲柄。
  
張小泉剪、刀有近百種,如裁衣剪、繡花剪、旅行剪、花齒剪、修花剪及各樣刀具,其選料講究,鑲鋼均勻,磨工精細,鋒利異常,式樣精美、經久耐用而馳名海內外。@(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有同仁堂,南有陳李濟」,在中國的醫藥寶典中,「陳李濟」佔有特殊的一頁。據考究,在全國的製藥行業中,「陳李濟」是最早建立的企業之一。
  • 耳朵眼炸糕是聞名海內外的天津地方風味小吃,它選料精良,製作精細,風味獨特,與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並稱天津食品三絕。
  • 奎元館麵店(簡稱奎元館)為杭州著名的百年老店,亦是中國最大的麵館。奎元館創業於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原在杭州中山中路三元坊,現在中山中路官巷口。創辦人系安徽籍人士,姓名無可考證。該店雖幾易其主,但其經營麵條的業務始終未變,且以歷史長、規模大、特色鮮明而飲譽國內外。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長安城內燈火通明。一群小伙兒身著橙衣手執黃色燈籠出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和管弦,他們在月光下跳躍騰挪,燈籠上下翻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