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應運而興的統一王朝 明朝(六)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心緣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0日訊】 張居正改革和萬歷中興

世宗死後,穆宗即位,年號為隆慶。隆慶初年,高拱以東宮舊臣,受穆宗器重,與徐階抗衡,終於取代徐階。不久,高拱又被張居正取代。

由於宦官專權,明朝特務橫行,土地兼併嚴重,賦稅增加,農民負擔劇增,不僅出現了大量流民,而且激發了大量農民起義。比如正統時,爆發了葉宗留、鄧茂七起義,他們以礦工、農民為主,曾攻佔了閩、浙、贛三省部分地區。天順、成化時,在荊襄山區又爆發了劉通、李原領導的大規模流民起義。正德年間,在河北又出現了楊虎、劉六等領導的起義。起義雖然都被鎮壓下去,但社會矛盾並沒有緩和。

另外,明中葉後,明政府財政危機逐漸嚴重。當時,全國田賦輸京米400萬石,而宗藩歲祿達853萬石,“歲輸亦不足供祿米之半”。加上皇室奢侈,冗官冗食,嘉靖一朝每年財政虧空多者近400萬兩,少者也有百餘萬兩。到1567年(隆慶元年),太倉銀僅存135萬兩,只夠三個月的開支。明王朝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在穆宗統治時期,大臣張居正深切的認識到明王朝存在的嚴重積弊和危機,決心加以剔除。他向穆宗上《陳六事疏》,提出了自己的治國主張與改革思想,包括省議論、振紀綱、重詔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六項措施。但由於當時的首輔稱皇帝不想有所作為為借口而不了了之。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人。他於1572年(隆慶六年)任首輔。

1572年,穆宗死後,神宗朱翊鈞即位,年號為萬歷。在神宗的大力支持下,大權在握的首輔張居正開始了全面的改革,這就是萬歷新政。

首先,集中精力整頓吏治。一方面“用人唯才”,同時,裁減了許多冗官;一方面採取了一項措施“考成法”,防止官員瀆職、腐敗。

其次,為了革新政治,培養人才,張居正提出了整頓學政振興人才的措施,規定各級學校的學官、儒生必須“著實講求,躬行實踐”,不許空談廢業;並下令把天下書院改成政府辦公機構,意在提倡實學,防止空談。

第三,在處理北部邊防的問題上,張居正加強了與蒙古的政治經濟聯繫。明政府封蒙古俺答汗為順義王,並在大同、宣府、甘肅等地設立茶馬互市,開展中原與蒙古族之間的貿易往來。他調抗倭名將戚繼光北上守薊門,派李成樑鎮遼東,整飭邊防。又在西起居庸關、東至山海關的長城上,築敵台(碉堡)三千,從而加強了邊防。

第四,在經濟方面,張居正針對政府財政困難的問題,也進行了改革。改革的重點是整頓賦役制度。他認為,財政危機的主要原因是豪民隱佔田地,逃避賦稅。為了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他不顧官僚地主的反對,於1578年(萬歷六年)下令清查全國土地,凡勛戚莊田、民田、職田、軍屯田等,一律丈量。到萬歷九年清查結果,全國總計田7013976頃,大大超過了明前期全國的稅田總數。對改變“小民稅存而產去,大戶有田而無糧”的現象,無疑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清查全國土地的基礎上,針對賦役制度存在的弊病,張居正又推廣了“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內容較為複雜,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賦役合併。將田賦和各種名目的徭役合在一起徵收,並將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過去按戶丁出辦的徭役,現改為據丁數和田糧攤派。至於攤派的比例,各地執行的情況不同。有的地方以田為主,以丁為助;有的地方以丁為主,以田為輔;有的地方丁田平均分配;個別地方也有全部攤入田畝的。但不管怎樣,丁役攤入田賦的傾向是一致的。

其二,“一歲之役,官為僉募”。農民可以出錢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承應。

其三,田賦征銀。田賦中除政府需要徵收的米麥以外,其餘所有實物都改為用銀折納。

其四,賦役徵收由地方官吏直接辦理,“丁糧畢輸於官”,廢除了原來通過糧長、裏長辦理征解賦役的辦法。

可以說,“一條鞭法”的實行,簡化了賦役的徵收手續,改變了以前賦與役分開徵收的辦法,使兩者合而為一,並出現“攤丁入畝”的趨勢。時人評論說:“行一條鞭法,從此役無偏累,人始有種田之利,而城中富室始肯買田,鄉間貧民始不肯棄其田矣。至今田不荒蕪,人不逃竄,錢糧不拖欠。”

萬歷新政的經濟改革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明朝的財政赤字消失,史書稱“太倉粟可支十年,冏寺積金,至四百餘萬”。這段時期是明王朝最為富庶的幾十年,又稱“萬歷中興”。

從明末徐光啟《農政全書》的記載看,當時在耕耘、選種、灌溉、施肥、園藝等各方面都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花生種植越來越普遍。番薯、玉蜀黍已從南洋引種進來。棉花“遍布於天下,地無南北皆宜之,人無貧富皆賴之”。松江二百萬畝耕地“大半植棉”,是當時主要的產棉區。福建、廣東廣種甘蔗。湖州地宜蠶桑,種桑養蠶者“在在有之”。煙草在明中葉從呂宋傳入後,很快就從閩、廣傳到長江流域,至明末已“漸傳至九邊”。其它如茶葉、馬蘭草、漆等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種植面積都有所擴大,產量有所提高。

此外,手工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廣東佛山、山西陽城、福建尤溪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冶鐵、鑄鐵業。制瓷業中心景德鎮,在明中葉時民窯生產有很大的發展。民窯窯身比官窯大三四倍。如官窯青瓷,每座容燒量,以小器計,僅有三百件;而民間的青瓷窯,每座燒制小器可達千餘件。

絲紡織業中“花樓機”的構造比以往又改進了一步,能在綾絹上提織各色花紋。明末,蘇州市場上有綾、絹、紗、綢、羅、布六種織機作為商品販賣。所織成品,“巧變百出,花色日新”。印刷業中已經使用銅鉛活版,這比宋代的膠泥活版又進了一步。

手工業的發展又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明中葉以後,商業資本十分活躍。全國各地有許多商人和商業資本集團。最著名的是徽商,其次是晉商、江右商。再其次是閩商、粵商、吳越商、關陝商。他們在各地設立會館,組織了各種商幫。

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南、北兩京是全國最大的都市。東南沿海的廣州、漳州、福州、寧波等地,既是對外貿易的港口,又是商業都會。長江沿岸的武昌、漢陽、荊州和運河兩岸的天津、臨清、淮安,既是交通要津,又是貿易中心。最繁榮的江南地區形成了五大手工業區域,即松江的棉紡織業,蘇杭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鉛山的造紙業和景德鎮的制瓷業。而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五府,又是江南最繁榮的城市。

白銀的廣泛使用,也是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例證。明中葉後,“朝野率皆用銀”,市場上大小買賣都以銀計算。由於對外貿易的發展,白銀輸入劇增。據估計,嘉、隆兩朝,僅廣東市舶司每年收取的關稅和外商租地稅,就達二百萬銀元。萬歷以來,出自西班牙的墨西哥鷹洋銀幣,已在閩、廣通行。

不過,1582年(萬歷十年)張居正病死後,一些不滿改革的官員群起攻訐,抄沒了張居正全部的家產,改革措施有所被破壞,但尚能維持中興局面。

萬歷二十年後,神宗怠於朝政,縱情聲色,恣意揮霍,使中興局面漸漸消失。官場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十分嚴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吏貪污腐化,許多衙門缺主管長官,政事無人處理,吏治敗壞到極點。同時,神宗信任宦官,使其到各省開礦,借此勒索。而此時日本豐臣秀吉侵犯朝鮮,明朝派兵數十萬支援,相持七年,不能卻敵,耗費了大量錢糧。神宗後期,政治更趨昏亂。

明神宗寵愛鄭貴妃,想立她生的兒子常洵作太子。許多大臣為維護傳統,要求立長子常洛為太子。於是,朝廷上爆發了“爭國本”的鬥爭。吏部郎中顧憲成在鬥爭失敗後,罷官回故鄉無錫,他與好友高攀龍等在無錫東林書院聚會講學,評論朝政得失。許多在野士大夫“聞風響附”,一部分在朝官員也”遙相應和”。時人稱之為東林黨。東林黨人為了挽救明王朝的危機,要求改革朝政。東林黨人還強烈反對礦監稅使對城鎮商人和手工業者的劫奪。1601年(萬歷二十九年),朱常洛在東林黨等支持下,立為太子。東林黨和其它黨派的紛爭更加激烈了。

走向滅亡的明朝

神宗死後,朱常洛即位,是為光宗,但不久就被毒殺。弟弟熹宗朱由校即位,改元天啟,寵信宦官魏忠賢,使明朝在業已衰敗的基礎上,走向了滅亡。

在唐朝預言《推背圖》和明朝的《燒餅歌》中中早已預言了最終將明朝推向深淵的兩個人:宦官魏忠賢和熹宗的乳母容氏。

《推背圖》第三十一象圖中畫有一男一女,男的暗指魏忠賢,女的暗指容氏。讖文是“當塗遺孽,穢亂宮闕。一男一女,斷送人國。”指魏忠賢和容氏穢亂後宮,並把持朝政,斷送了明朝的江山。頌文是“忠臣賢士盡沉論,天啟其衷亂更紛。縱有胸懷能坦白,乾坤不屬舊明君。”意思是說魏忠賢和容氏當道,忠臣志士都被趕盡殺絕,天啟年間後更是厲害。後來崇禎即位,將魏忠賢等或殺死,或流放,但為時已經晚了。

《燒餅歌》中則說 “閹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 “忠良殺害崩如山,無事水邊成異潭,救得蛟龍真骨肉,可憐父子難順當。”“八千女鬼”是一個“魏”字,指魏忠賢毀了大明天下。

歷史的真實也是如此。

魏忠賢,原來是一個無賴,吃喝嫖賭傾家蕩產,進京做了太監。他勾結熹宗的乳母容氏,升任總督東廠太監,並最終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並以“九千歲”自居。而熹宗對魏忠賢百般容讓,在詔旨中與他平起平坐。

在熹宗朱由校繼位之初,東林黨人大受重用,分據首輔和吏、兵、禮、都察院等部院長官,勢盛一時。但1625年(天啟五年),魏忠賢借遼東經略熊廷弼和巡撫王化貞失陷廣寧事,誣陷熊廷弼曾賄賂東林黨人楊漣、左光鬥等祈求減罪,大興冤獄,不僅詔決熊廷弼,還將楊、左等人杖斃獄中。一時,東林黨人被逮殺殆盡。魏忠賢總攬內外大權,使明後期政治更加黑暗腐敗。

而這時農民的賦稅越來越重。從1618年(萬歷四十六年)起,明政府借口向遼東用兵,開始按畝加派“遼餉”。經過前後三次增額,至1620年(泰昌元年),每畝加派銀增至九釐,一年得銀520萬兩,相當於全國總賦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又有關稅、鹽課的加派及雜項的增收,三項共加額銀239萬餘兩。一些農民只得賣屋、賣田、賣牛,甚至典妻鬻子,弄得家破人亡。明朝處在了風雨飄搖中。

1627年,熹宗病死,由他的弟弟朱由檢即位,即明思宗,年號崇禎。明思宗希望重振朝綱,不動聲色的處死了容氏,迫使魏忠賢自盡,並鏟除了閹黨對朝政的干預。不過,此時風雨飄搖中的明朝給思宗並沒有留下太多的時間。

思宗即位後,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國內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另一方面,位於遼東的女真族開始崛起,並於崇禎九年,也就是1636年,由皇太極建立了與明朝抗衡的清朝。思宗徘徊在攘外和安內的兩難選擇中。

明朝末年的天災

由於明朝後期統治更加腐敗黑暗,社會生產力也受到了嚴重破壞,以至水災、蝗災和瘟疫不斷發生。從萬歷到崇禎,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1587年(萬歷十五年),“黃河以北民食草木”,富平、蒲城、同官各縣”有以石為糧者”。第二年,河南飢,“民相食”。1590年(萬歷十八年),湖北麻城死於瘟疫和飢餓的有四萬人。1601年(萬歷二十九年),有人指出:數年來災害不斷,先秦晉,後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老百姓有的吃土,有的吃雁糞,“老弱填委溝壑,壯者輾轉就食”。 1639年,兩畿、山東、山西、陝西、江西都發生飢荒,河南“人相食”尤為嚴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萬歷以後,各地不斷爆發農民起義以及民變、兵變,預示著明王朝即將走向滅亡。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業已走過的歷史告訴人們,當一個王朝走向滅亡時,往往會出現相當多的天災,這是上天對當政者不修德政和行惡者的警告。南宋王朝也不例外。由於南宋皇帝大多昏聵無能,所以從高宗開始,直至南宋滅亡,發生災禍的頻率逐年增加。
  • 宋朝文學的主流是詞。詞源於民間,始於唐,興於五代,而盛於兩宋。詞在宋代文壇上佔據著主導地位,與唐詩前後相輝映,有“唐詩宋詞”之稱,對後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宋和金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誌,比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遊藝場“瓦捨”、 “勾欄”應運而生。
  • 如果說,先秦是中國繪畫的濫觴時代,漢代是中國繪畫史的奠基時代,唐代是其昌盛發展時代,那麼,宋朝繪畫就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第一個鼎盛時代。在這一時期以及隨後的元朝,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的輝煌時期。
  • 在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期,海外貿易空前發達。為了克服遠渡重洋的困難,保證航船安全,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之中。
  • 在南宋偏安於江南之際,北方的一支少數民族蒙古乞顏氏貴族鐵木真的勢力開始強大,並逐漸統一了漠北草原,隨之建立了草原帝國「大蒙古國」。新興的蒙古國在強烈的擴張慾望驅使下,三次西征,橫跨歐亞大陸,甚至打到了今天的俄羅斯、波蘭、匈牙利一帶,令歐洲也為之震動。其後,回師的蒙古軍隊在大汗忽必烈的率領下,南下先後滅掉了西夏、金和南宋,並在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大興)。中華歷史大舞台在宋朝拉上帷幕後,再度出現了一個王朝統治的格局,繼續上演著似曾相識的一幕幕悲喜劇。

  • 成吉思汗死後第二年,他的第三子窩闊台繼位,成為蒙古國的第二代大汗,是為太宗。窩闊台是成吉思汗諸子中最為明智的人。他具有與父親一樣的判斷能力和穩重,生性隨和,待人非常寬厚和慷慨。他一直跟隨成吉思汗南征北戰,戰功顯赫。在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被確定為大汗繼承人。
  • 蒙古大軍自成吉思汗起的三次遠征,使蒙古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到了忽必烈滅掉南宋,統一中國,建立了強大的王朝,這個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雖然這個帝國所屬的四大汗國因缺乏統一的經濟基礎,而相繼演化為獨立的國家,但它們在元朝的對歐亞的交往和經濟文化的交流方面卻起著積極的作用。
  • 元朝除了為後世留下了雜劇、散曲和南戲(傳奇)外,還留下了一些優秀的史詩。比如藏族民間說唱體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就是在元朝寫就的。當時在全國廣泛流傳。還有《密勒日巴傳》,作者署名是後藏瘋人海如嘎,成書約在13世紀後期,主要描寫僧人密勒日巴的一生。
  • 元代繪畫中,文人畫佔據畫壇主流。他們的創作比較自由,多表現自身的生活環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蘭等題材大量出現,直接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減少。作品強調文學性和筆墨韻味,重視以書法用筆入畫和詩、書、畫的三結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