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性格分析系列之四

【星座人物】江山盡覆忠臣淚 曠古奇俠文天祥(七)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
魏菀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6日訊】在正氣歌前序裡,文天祥曾說他自己在那腥臊污垢的土牢裡,一年四季要循序或交相歷經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這些惡氣雜出的薰染,有整整兩年的時間,不要說享有基本的清潔工作了,他的外型已猶如地底深處的污垢雜穢,可是他卻沒有病倒,他的身心剛強到一直都是無恙的,至於為什麼病上不了他的身呢?他說是因為他的浩然之氣,他認為是因為他自己身上磅礡凜冽的正氣!他在正氣歌的詩裡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得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這種異象,是不是也說明了當時的天祥,其氣節與道德令他的身體果然與常人不同,已非身處常人之境了。

  到了1282年,當時天祥已被關押了三年,元世祖認為是時候了,群臣也在回覆世祖求才的問題上奏稱:「南人無如文天祥。」這讓忽必烈下了諭旨,只要勸得降,擬授文天祥高官顯位。可惜後來聽聞了說客來報的天祥沒有動心。不久,忽必烈又下令優待文天祥獄中待遇,並給他上等飯食享用,可歎這好久沒吃過人樣的飯菜的文天祥這時卻說自己既然以前不吃,現在也不會吃。接著忽必烈真正當面召見起天祥了,他在廷上以一國之君親口許他元朝宰相、中書省樞密使等高職,一切只要天祥一句話。而這三年不成人形關押之後的文天祥,而這仍然面對元世祖就是長揖不跪的文天祥,卻真的是只有一句話,那句話卻是:「吾但願一死!」。

就這樣從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天祥抵達大都,到如今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元世祖親自招降天祥,在這整整被囚禁的三年兩個月間,他們已經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了,過程中參與勸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之毒、許諾的條件之優厚、等待的時間之長久,都是絕無僅有的。而經過元朝這樣用心計算、軟硬兼施、攻心為上的折磨,到頭來竟然還是一場空,天祥這個鐵了心的硬漢就是不承認元朝、元主,不承認這一切的安排,這怎不令元世祖聞言氣惱呢?於是他不顧天子形象,立即下令要處死文天祥。

次日,年僅四十七歲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巿口刑場。這一天,兵馬司監獄內外,佈滿了全副武裝的衛兵,戒備森嚴的防護著。而在那冬雪未退的寒風裡,有上萬市民聽到文天祥即將就義的消息,就自動靜默的聚集在街道兩旁想看看他;從監獄到刑場,文天祥走得神態自若,舉止安祥。行刑前,監斬官還遲疑的尊敬的問:「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沒想到他卻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就向南方靜肅跪拜,然後便引頸就戮了,他就在那一天,在那見聞者無不流涕的情景下從容就義了。死後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了他最後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這讓人不禁感慨:是非成敗只一時,光耀古今的是襟懷!

還記得那小時候的文天祥好仰慕英雄人物,童年的他就曾經來到吉州的學宮瞻仰先賢遺像。而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鄉本土的人,當時小小的天祥就曾經暗暗地立誓:「我一定要以他們為榜樣。如果我死後不能和他們一樣受人尊敬,被人祭祀,那我就枉為大丈夫!」沒想到在西元1323年時,在那文天祥家鄉吉州的郡學裡,當時的政治環境終於使他的遺像能被掛在當初的先賢堂裡了,而這百年前許下心願的的天祥,現在真的是跟當時的歐陽修、楊邦義、胡銓的遺像一起肅穆地陳列其中,並列祭祀了。隨後在1376年,北京教忠坊建立了「文丞相祠」,接下來,在他的家鄉跟中原各地也陸續建立了「文丞相忠烈祠」。而且文天祥的文集、傳記一向都在民間流傳的很廣,迭經浪頭,歷久不衰,他的那些撼天地、懾鬼神的詩篇,在這千百年來始終激勵著民族的正氣,發出耀眼的光芒!

美國文豪海明威曾說過,真正的勇者始能「在壓力下展現坦蕩的風貌」。有人說「壓力」莫大於生死,在生死關頭能勇敢的堅持立場、捍衛原則、並維持人格的完整,以至於從容入獄、慷慨赴死,都是至高無上的「坦蕩」!這讓我想到在今日已無封建制度存在的現世裡,卻有著相較於元朝更不能容納異己的政權進駐著中原,不停重複的進行著一場接一場,全面徹底鎮壓民主與神學思想的鬥爭;其實人權是最基本的普世價值,不論古今中外,基於任何哲學體系思想的信仰都不應該受到被毒打、洗腦、勞教和殘酷折磨的迫害。

尤其當時文天祥對漢民族社稷文化的信仰,卻換來殺頭的命運,跟如今中原大地上那些堅持不懈的遵循真、善、忍的人們一樣。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或家庭的溫暖嗎?為了什麼要義無反顧地投身為正義說話?為了什麼他們與文天祥一樣在大苦難中堅如磐石?為了什麼他們一樣在千變萬化的魔難中,堅定如初?酷刑不能動搖他們,魔難不能嚇倒他們,苦難不能吞沒他們,他們一直金剛不動,正念十足!千千萬萬的人曾被文天祥堅強不屈的精神所震撼,這樣無私無畏的精神既然能從文天祥的身上流芳百世,我們當知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有無懼於所有洗腦、利誘、關押、酷刑、生死考驗的人存在,那麼暴政才會更改,歷史才會扭轉,中華民族才會有真正光明的未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浙江巡撫傅孟春認為「肅」之一字,未足以盡于公之良惠忠貞,為此具疏。
  • 一日,浙江鹽台姚舒因歷吳山,見行人伍公,即春秋時伍子胥也。復過褚堂見僕射褚公,即唐時褚遂良也。來至棲霞嶺見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飛也。特謁三台山贍于肅愍公祠。姚舒觀四王公之忠節,皆祠於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勵後觀瞻。後坊成,名曰「忠節坊」。
  • 明憲宗成化年間,于謙之子于冕獲赦,于冕上疏為父于謙平反,憲宗親自審理,並下詔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明孝宗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欽賜在墓邊建祠堂,題為「旌功」。
  • 王蘇二人政見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問題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的;對於對方的人品道德、詩文學問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 曹吉祥等叛亂失敗,曹吉祥被磔刑於市;徐有貞獲朝廷赦免其罪,回到家鄉,後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