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義故事:提牛擊虎的小英雄──甘鳳池

古友;圖:薇薇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30日訊】
甘鳳池,江蘇江寧人,清代著名武術家。他精通內外家拳法,善長導引之術,一生行俠仗義,人稱「江南大俠」。

甘鳳池自幼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由於愛好武功,從小就結交江湖俠客,終日習武,因此十幾歲時就已練出一身好武藝,而且從少年時代就以「勇力絕人,能提牛」聞名鄉里。這有這麼一段故事:

有一天甘鳳池走在郊外,看到路上圍了一群人,原來是二隻水牛在路中央相鬥,正鬥的凶狠。二位牧童急得哭了,街上圍觀的群眾也無可奈何,誰也不敢上前制止。這時甘鳳池撥開人群,走到牛的側邊,雙手分別往兩頭牛一拉,原本相鬥的兩隻牛怎麼掙扎就是無法從他的手中鬆開。

接著甘鳳池又往牛肩膀拍了幾下,原本凶悍發狠的兩隻牛噴了幾聲粗氣,氣喘而無力地垂躺在地上,再也不敢亂動了。這時街上人群紛紛鼓掌叫好,讚道:「這哪來的小伙子,好大一身力氣!」

少年甘鳳池還有一段打虎傳奇:
有一天他隻身前往四明山,這四明山山林茂密,古木參天,經常有猛虎出沒其間,當地人都不敢獨自入山。甘鳳池趕了幾里路,到了半山腰,才剛想歇會兒,突然身後 一陣涼風略過。「龍起生雲,虎嘯生風」,甘鳳池腦際剛浮出可能有老虎的猜測,一下子前方樹叢果真就竄出來一隻老虎,耳朵豎起,露出白斑,大吼一聲向他撲來。

甘鳳池敏捷地低身趴向側邊,躲過這一襲擊。老虎撲了個空,轉過身,又直衝甘鳳池而來。甘鳳池連忙起身,跳上一塊巨石,老虎也隨即竄到高處,再次撲往甘鳳池。甘鳳池縱身下跳,老虎不但沒撲著,而且還跌進一個大坑。幾次撲了空,這隻大蟲氣力已耗了一大半,但甘鳳池豈能讓它有喘息的機會,不等牠爬起,迅速地飛身跳向虎背,左手按住脖子,掄起右手胳膊,一拳一拳的猛擊牠腦袋。不一會兒,這隻大蟲就動也不動,一命嗚呼了。

随著這兩個事蹟漸漸傳開,甘鳳池的名聲不逕而走,因為年紀還小,人家就以「提牛擊虎的小英雄」相稱。

甘鳳池雖然年少時就功夫了得,但對武術仍然充滿興趣,四處求師深造。這位「小英雄」有幸拜在當時武學宗師黃百家門下,潛心學習,幾年下來,黃百家把刀槍劍法、點穴法以及氣功十八式等內家功都傳授給甘鳳池。甘鳳池後來又拜當時江南八大俠之一的朝元和尚為師,學習少林拳法,武學修為日益精進。

武林中人,貴在武德。所謂「有藝無德為人害;德術兼修為人福。」作為學武之人,甘鳳池並沒有忘記這一點,因此習武有成之後,他便開始了行俠仗義、行醫濟世的一生,成了名震四方的江湖大俠。值得一提的是,甘鳳池雖然身懷絕藝,但待人和藹可親,非但不以武凌人,而且非到緊要關頭不輕易顯露功夫,看到他的人都不曉得他是武藝高強的一代俠客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代楊萬里的妻子七十多歲了,每到天寒時都早早的起床,然後徑直走進後院的廚房裡,熟練的生火、燒水、煮粥。滿滿的一大鍋粥要熬上很長時間才行,楊夫人靜靜的等著。過了一會兒,清甜的粥香順著熱氣漸漸充滿了廚房,飄到了院子裡。
  • 唐朝貞觀末年,蒲州人羅道琮因為上奏章,違背了皇帝的旨意,被流放嶺南。和他一起流放的還有一個人。當他們走到荊州和襄陽之間時,那人病重,臨終時大哭,說:「我知道人總要死的,可上天為什麼讓我孤零零的死在異土他鄉啊?」
  • 柳宗元和劉禹錫是詩文方面互相欣賞的好朋友。唐代順宗永貞年間,二人共同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後來革新運動失敗,柳宗元被貶職到邵州任刺史,赴任時還沒走完一半路程,又被貶職到永州任司馬。
  • 此時范仲淹才知道自己不是朱氏子孫,雖然繼父待他很好,但是他決定要自己獨立,便收拾簡單行囊,到學子集中之地南京應天府去求學。
  •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要治國平天下,最首要的是先修身,做一個正直的人。儒家在考察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也是人的品德,而不是人的才能。在儒家看來,人首先要學習的是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 永康青城山自古以來道教盛行,每年二月十五日青城山道會更是四方畢至。宋高宗紹興年間,青城山道會由當地張大戶和唐大戶輪流主持。
  • 晉朝人陶淵明一生貧窮,年輕時曾經外出做過官,生活條件得到一點改善,他馬上給孩子們雇了一個童子,給孩子們寫信說:「這個人可以幫助你們,但他也是好人家的孩子,你們要好好對待他。」
  • 董教增,字益甫,是清朝江蘇上元人。他家中原先十分貧寒,有一年,他背著包袱獨自徒步前往京城去赴試,在途中遇到一艘前往京城的船,當時天氣火熱難耐,董教增便想請求搭乘這艘船去京城,船上的客人答應了。
  • 明朝侍郎宋琰年輕時,一次鄉里瘟疫大作,他姑姑家鬧的最厲害,別人都遠遠躲避,沒有人敢上門,宋琰說:「如果這樣的話,她家要絕種了!患難不能去救恤,要親戚幹什麼?」就去住在姑姑家,煎湯熬藥,救活了她們全家。
  • 晏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賢相,春秋時期齊國人。齊景公有一個心愛的女兒想要嫁給晏子,景公就到晏子家去飲酒。酒喝到暢快的時候,景公看見晏子的妻子,說:「這就是你的妻子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