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臨摹作品是學習的良方嗎?

張三上
font print 人氣: 260
【字號】    
   標籤: tags:

一、縫合法在技法的應用上有那些注意事項?
答:在傳統的英國水彩畫風格之外,縫合法毋寧說是以美國為地區性的代表,傳統的英國風是採層層重疊的技法,作畫方式通常由遠而近,由上而下,由淺而深,循序漸進,層層重疊,有計劃性的理性作畫方式,而較少激情及偶發的表現,色彩的呈現方式,穩重而富詩意,溫潤而典雅,畫面效果則景物井然有序,理智與感情兼具,相對於重疊法而言,縫合法則具備了以下的特性:



縫合法的作品一




縫合法的作品二

(1)縫合法的作品講求色彩鮮艷明快,造形明確明暗清晰。
(2)縫合法較少重疊。更不宜塗改過多,否則顯色易呈污濁狀態,而失去此法的特性。
(3)縫合法常採局部描繪,即色塊並列的方式來描寫對象的,因而又稱為色彩並置法,處理上以平塗及渲染的方式交互運用,待局部完成後再拼接其他份。
(4)在著色順序上是先上一塊色,而後在其旁再拼接另一塊色,而為免兩塊顏色相互滲透影響畫面形體的完整,常會在兩色間預留一條小縫,而此微縫則等顏色乾涸後再行處理。
(5)針對第四點所言,著色順序是指處理不同形體間的方法,然而大部份的畫家在掌握同一形體內的色彩效果時,更喜在一色未乾時緊接著再上另一塊色彩,而使得兩塊色彩趁紙張未乾時產生紙上混色的效果,而使得兩色間自然的渾合在一起,以提高色彩的顯色性及增加色彩的趣味與偶發的美感。
(6)縫合法講求技法乾淨利落,筆法生動,因而作畫前必先研究主題,待胸有成竹後再行下筆,效果將更佳。
(7)縫合法雖有各項優點,然而亦有一些極待克服的弱點,例如:著色時不宜修改,兩色間的預留白縫若處理不當亦會顯得呆板、生硬而不自然,此外若彩度控制不當也會顯得單薄。
(8)題材上之選擇,似乎以平滑光亮的物體表面較易發揮、靜物、人物、風景皆可,相反的粗糙的物體質感則較難勝任。
(9)此法由於講求色彩鮮艷亮麗,因而很少打底色,且通常著色時皆在乾紙上進行,亦很少將畫紙打濕作畫。
(10)打稿時,輪廓線須肯定,且不宜過重,以免影響顯色之清新。
(11)就工具材料的選擇而言:紙張部份,由於此法重疊較少,且很少在濕中作畫,而畫面大部份皆分塊完成,因而紙張磅數影響不大,然而若畫幅較大則仍以重磅為原則,至於紙質的粗細則各有趣味。
(12)畫筆部份,圓筆效果優於平(扁)筆,除了水彩筆之外,國畫用筆中的羊毫亦可得極佳之效果。

總之縫合法是20世紀水彩畫壇的嶄新方法:在眾多水彩技法,平塗法、重疊法、乾筆法……當中,確有其獨到之處,喜歡她不妨好好的練習及研究她,相信必有一番驚喜。



重疊法與縫合法交互運用之作品

二、就學習的過程而言,臨摹作品可行嗎?
答:臨摹就字義上而言,乃是對著一張前人的作品加以研究,而後以實際之繪製行動去體會作者之創作本質,其研究內容可略分為二:一為形而上的領悟,即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者的風格特色,及創作的動機…-等內心世界的探求,
一為形而下的體會亦即作者的繪畫技巧,造形(構圖)、用水、用色、材料的選擇、表達的手法……等技巧的研習,而由此二者的交互運作去深刻體會隱藏在作品後面的繪畫本質的真義,從而對日後的創作方向有所裨益。



作者大學時代臨摹(研究)魏斯的作品

西方的一些偉大藝術家,例如:魯本期(RUBENS 1577~1640)巴洛克時代的代表畫家,早年亦曾遊學義大利潛心研究過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馬內(MANET 1832~1883)印象派前期的代表畫家,其名作「草地上的午餐」其人物的配置與1530年馬康東尼,萊蒙迪模仿拉斐爾素描所刻之銅版畫「帕里斯的審判」有極其類似之處。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7)的「新奧林匹亞」亦受馬內的同名作品所影響,此外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90~ )1995年所作之「教宗伊洪肯迪烏斯10世之肖像習作」也是根據委拉斯貴茲的同名作品而產生的,而陳錦芳博士的新意象派更將西洋經典名畫,加以重新組合,給人一種嶄新的視覺感受,然而他們學習與創作的方向,有些著重在技巧與造型的鑽研,有些則傾向於繪畫本質的探究,有些則據以另創新意,甚至對傳統美學提出質疑與批判的精神,凡此種種都說明臨摹並不只是單純的模仿,也可以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否則就太陝隘了。



作者大學時代臨摹魏斯的作品

反觀國內,中國歷代對繪畫之研習,在學生之階段,亦莫不先從臨摹著手,而後輔以寫生之觀察.在心領神會之後另闢蹊徑。在南齊謝赫所提的國畫六法,開宗明義即提出「傳移模寫」可見臨摹之風在中國確已行之久遠,然而臨摹亦有其危險之處,即若一味模仿而不知探求本意,則乃捨本逐末,前後倒置的作法,如此將扼殺藝術的生命與發展的契機,因藝術貴在創造,若僅是拾取前人牙慧則無異畫餅充飢,毫無可取之處,簡言之臨摹長久以來即是學習的方法之一,必有其可觀之處,其理甚明,話雖如此然而亦當知其所為為何,比如:
1為何要臨;主動或被動,有意的或無意義的。
2如何臨;師其法或師其意或兼而有之,抑或再創造。
3擇取的原則;選擇那些畫家的作品,同時代或不同時期的,同性質或相異的……等等。
4臨摹的心態;點到為止,抑或幾達亂真的地步,目的為何。
5比較與檢討;臨摹前必先將作品與作者好好的研究一遍,完成後更須做一通盤的檢討,對往後創作上有何啟發與影響。



作者大學時代臨摹沙金特的作品

了解了以上各項問題的癥結之後再下筆,將是篤定而堅毅的,對往後的藝術創作也才會有所助益,如此才不致將臨摹淪為單純的模仿,更不致將學習變成無意義的行為,而阻礙了藝術創作發展的生機,總之,神韻是繪畫的骨裡,而筆墨色彩則是繪畫的皮毛,兩者互為表裡,缺一不可,明白了這點,則在學習過程中,臨摹何嘗不可。
(本文摘自1995《水彩雜誌》夏‧停刊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水彩之含膠量較高,因此可以用較多水稀釋渲染,若將不透明水彩如水彩般稀釋薄塗,因含膠量較低,附著力不夠,畫面會剝落,故不透明水彩是為了平塗均勻與遮蓋性強,比水彩較厚塗的目的而設計的,而為了使用中更容易控制掌握故甘油含量也較多,少量的填充物加入不透明水彩中,造成了它的高遮蓋力,但若加大量的填充物於色粉中,則就成了低廉之廣告顏料或小學生用顏色,遮蓋力平塗性反而不如透明水彩,畫面也會更厚,彩度較低;不過一般而言,廣告顏料不會採用耐久性的原料調配。
  • 本幅取材自英國較為偏僻的西海岸地區,強烈對比的意念是畫面的主題,巨大的岩崖是恆久的,瞬間的幻影是翻騰滾動的雲彩,代表死亡的船骸與充滿生命力的鵲鳥,動盪喧嘩不休的海濤,和安靜祥和的沙灘……:在構圖布局上處處用心,畫面中激盪著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調歌和讚嘆。
  • 大天鵝,正是青海湖夏季的嬌客。潔白的羽毛,喙部黑色而局部艷黃,是非常入畫的鳥類。至少在兩百年前,歐洲已有畫家畫過它的插圖(生物畫),畫裡的池沼、苔原,不止一次打動我。
  • 從他的油畫作品中,我們見到深厚紮實的功力。油彩或薄或厚,總是恰如其分的表達出空間、體積、質感、光線與色彩。用筆則是瀟灑處自在而強勁有力,細膩處又精緻婉約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這麼厚重沉穩的油畫作品轉換成水彩時又是如何的面貌?
  • 翁先生的收藏以水彩畫居多,因他本身創作水墨畫,因而認為水彩與水墨是相通的,雖然水彩畫是學自外國,但他可以表現出很中國的味道,而且以現代的科技製造出的紙張與顏料之精良,再設除濕機,水彩畫保存久遠的年代應是不成問題的
  • 蛋彩畫:一種古老神秘又極富魅力的繪畫表現方式,在沉寂一段長時間之後,又在20世紀的藝術創作領域裡展現其傲人的光彩,以精緻細膩的繪畫風格,嚴謹而精湛的表現手法,確實令人目炫神移,留連忘返
  • 這件大約創作於1828年間的作品,在大師的筆下,被以誇張的時空變幻,極富有戲劇般的張力,強力的扣緊每一位觀賞者的心扉;我們相信在照相技術尚未發達的年代裡,除非畫家擁有高超及過人的實力,否則絕難如此化剎那為永恆的。
  • 探源的目的,除了拓展作畫的題材外,最主要的還是為我所規劃的「長江風光」郵票,收集「長江源地區」最新、最正確,也最美的資料;而韓韓與我合作的「我們只有一條長江」一書中,更不能缺少長江源這一段。
  • 洋洋灑灑數百件,件件精彩,看得人是目瞪口呆,而每一件作品都是在野外現場寫生完成所花的時間、精力實在無法估算,對於一位堅持以寫生方式作畫的畫家而言,如此大量的作品如無過人的毅力、體力,實在無法作到。
  • 現在流行著「生涯規劃」,尚女士從十多年前就開始了有計畫的生活。生命是從絢爛漸趨平淡,如何在平淡中咀嚼甘美而走出屬於自己的寧靜和諧呢?尚女士說自從進入繪畫的領域之後,繪畫中的思考想法已進入生活,提升了欣賞的眼光、角度以及人生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