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華夏陰陽五行學說與漢醫學

——追尋華夏神傳文明的足跡(三)
川人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訊】華夏歷史上陰陽五行學說與漢醫學緊密相聯,一脈相承,有著許多的共同之處,在翻閱漢醫學基本理論時,筆者不由的感慨古人對天、地、人的認識是如此的深刻,非當今科學所能及。對漢醫學瞭解越多就會越感覺華夏文明就是神傳文明,尤其把華夏玄學、陰陽五行學同漢醫學聯繫起來時,這種感覺便越發強烈。

一、漢醫學的理論基礎:

漢醫學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和華夏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主要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等。早在兩千多年前, 漢醫學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漢醫學學的基礎,內容包括攝生、陰陽、髒像、經絡和論治之道。時至今日,華夏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漢醫學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辯證論治療。漢醫學的精氣學說認為: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氣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天地之精氣化生為人,這便是華夏醫學對人的由來的基本看法,它來源於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氣。

不僅如此,漢醫學還根據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特點來描述五臟的特性和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其特點是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洩之功能;火性溫熱而炎上,心屬火,其特點是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其特點是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其特點是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其特點是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而且五行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相剋即相互制約和約束。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相生相剋的關係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於解釋五臟之間的關係,臟腑間的病理影響,和相應的診斷和治療。五臟之間相互資生的關係,可用五行相生來闡明:如腎(水)藏精,肝(木)藏血,腎精可化生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木)藏血,心(火)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即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所以五行學說同漢醫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漢醫學影響至深。

藏像學說更加豐富了漢醫學的理論,「藏」指人體內的五臟六腑、奇恆之府,「像」指髒腑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透過外在「像」的變化,以測知內在「藏」的生理病理狀態,稱為「從像測藏」。漢醫學還認為:氣、血、津液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等作用。不僅如此,漢醫學還有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等,組成了一套完備、科學的醫療體系。

由此看來,我們不難發現,漢醫學的理論基礎根植於《周易》中的陰陽五行學說和相生相克的道家理論,同神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從某種角度上講,漢醫學就是神文化的遺產,華夏古人只不過是繼承和發揚了它,而不是創造了它。

二、漢醫學獨特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漢醫學在診斷治療疾病時,採用扁鵲所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以收集資料,判斷症狀和體征,並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內在之間的關係,從而得出結論,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

所謂望,是運用視覺來觀察病患神、色、形、態的變化,以判斷病情的一種方法。神就是指人的精神狀況;色主要是指觀察病患面部的顏色和光澤,根據不同的色澤可以看出氣血盛衰和疾病發展變化;形,是指人的外部的形體;態,主要是指病患行動的姿態,如果人走起來精神抖擻,則說明很健康,而彎腰曲背,多半是肺部有毛病,如果總是一副腰酸腿軟的樣子,則可能是腎虛。如果行醫之人有當今人所說的「天目」的特異功能,那麼他這一望,便能透視人體,比當今的CT還厲害,傳說扁鵲、孫思邈等大醫學家均具備這種功能,故他們能透視人體,查明病因。

所謂聞,主要是指聽聲音。如果人說話聲音洪亮,鏗鏘有力,那麼說明這個人精氣十足,精力充沛;相反,如果病患語聲低弱,有氣無力,甚至不想說話,多為虛證,多半是氣虛等一系列的病。而所謂問,則是向病患詢問其感受,如哪些地方不舒服,問一般情況的生活習慣,問病史,問起病時間等。它是一種最能直接獲取一些病情信息的方式。

所謂切,包括切脈和按診兩個部份,是切按病患的脈搏、皮膚、手、腹部、四肢及其他部位,以診斷疾病的方法。脈搏的波動可以反映人的一些內在的生命信息,因此可以通過它觀察到人體內部一些病情。脈象分很多種,各自反映的生命信息也不同。通過診脈,有經驗的醫生就能從脈搏反映來判斷患病的性質和部位,比如說一個人情緒不好,煩躁,即所謂肝氣鬱結,它能通過一種叫弦脈的脈象反映出來,這種脈象琴弦,很硬,很直,繃得很緊,就能根據這種脈象特徵查知病情。

而漢醫學的治療方法有多種,既有一般內服藥物的內治法,又有藥物外敷、熱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獨特的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氣功等非藥物療法,還有以藥膳為代表的日常食品療法。一般而言,完整的漢醫學處方,至少包括四項以上:情治(情緒控制)方面的指導;忌口(飲食應注意的事項);運動的建議(打坐、導引、氣功等);中藥的使用,或針刺、推拿等,故漢醫學在治療疾病時,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盤考量,這充分體現了華夏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通過對漢醫學診斷和治療的大致瞭解,我們不難看出華夏醫學自成一套體系,並有著完備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這體系同華夏陰陽五行學密切相連,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具體事物上的運用和體現。

三、歷代漢醫學家和特異功能:

歷代著名的漢醫學家不僅對漢醫學有著深刻的認識,並有著特殊的功能,這種功能是歷代不被人所正視的,很多人僅是當作一個神話傳說,當我們以一種審慎的目光再次看待這一問題時,我們發現原來的神話傳說是真實可信的,歷代大醫學家都有種特異功能,他們這種功能用氣功治病的理論來說稱之為「天目」。

關於扁鵲的特異功能,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是這樣描述的:「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挸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說的是,扁鵲依照他(扁鵲師父長桑君)的說法服藥三十天後,便能隔牆看到另一邊的人。用這種功能診察疾病,完全能看到五臟六腑疾病的病根和體內發病的部位,他只是把診脈當作一種名份上的事情。由此看來扁鵲的「四診」中的「望」靠的就是他的特異功能「天目」,他治病中的診脈只是掩人耳目的一種形式。

歷代名醫如陶弘景、孫思邈、李時珍都是修道之人,他們在修煉中開天目,出現各種特異
功能均屬常理,尤其孫思邈的《千金方》中的有些方劑,無法用中醫現有的理論通過辯證
論治的精神去衡量和理解,這均源於行醫者的超常能力,今人稱之為特異功能。

四、漢醫學對行醫者的道德要求:

正是由於漢醫學深厚的內涵和理論的超常,才使得漢醫學對行醫者的道德水平要求甚高,這種高標準的要求行醫者不僅有利於患者,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是提高行醫者技能水平的前提,用修煉界的話說,就是要出特異功能必須得達到出功能狀態的心性要求,也就是道德水平的達到相對的高度。

對於這一點,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裡有詳細的闡述,在《千金方》的序中孫思邈以「大醫精誠」為題,向後世所有誠心學醫和行醫的人提出了行醫者的醫德修養問題。「大醫精誠」中的「精」指醫技、「誠」指醫德,要成為大醫對兩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這就要求要正心、要慈善,要達到這點,行醫者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不斷的昇華自身的精神境界。不僅如此,對待患者的痛苦要像對待自己的痛苦一樣,不避艱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等等艱苦,「一心赴救」。對於生瘡、下痢,體有穢臭的病人不能反感,要有憐憫心;反對殺生,認為「殺生求生,去生更遠」,這都體現出藥王孫思邈認為行醫者應該具備高尚的道德水平的思想。

要達到孫思邈這個「大醫」的標準,行醫者就必須時刻要求自己道德水平的昇華,一個人如能持之以恆,便是「不修道已在道中」,長期以往這個人就能出能量,從而強化自身攜帶的先天本能(特異功能),通過特異功能就能診治各種頑固疾病,就會創造眾多的醫學奇蹟。所以道德水平的昇華,是汗醫學對行醫者的基本要求,是行醫者的根本所在。

眾觀漢醫學的方方面面,從漢醫學所秉持的理論基礎到汗醫學診治的方法,從漢醫學行醫者的特異功能到汗醫學對行醫者的道德要求,無處不體現出漢醫學的深奧之處,這種「深奧」更加展現了漢醫學是神傳技藝的特點,尤其當我們瞭解它同陰陽五行學是如此貼近之時,在感歎漢醫學精湛、深奧之餘,不由得對神傳技藝產生了幾分敬畏和神往。

( 大紀元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