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相聲名段之傑作探源》( 四 )

對口相聲﹙下﹚
說唱藝術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對口相聲《找堂會》︰
傳統相聲中以豆腐為表現對象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豬吃豆腐》、《找堂會》。九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會席面。當時,曲藝藝人組成班社,除了街頭或茶園作藝外,還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會。

按一般習慣,管吃管喝,還付給一定的報酬和賞錢。如果飯菜特別好,可以少付一些報酬。如果碰上演出行業不景氣,也可以只管飯,不付報酬。因此,找堂會,首先要問︰「是八大碗還是海參席?」看看差事美不美?藝人常說︰「賣藝就是為了這張嘴啊!」

《找堂會》是「撂地」藝人根據生活經歷與體驗創作的。它諷刺的是那些社會渣滓——靠跑合拉縴從中牟利的掮客。這種人憑一張嘴,茶館、書館裡轉,賺佣金,討賞錢,至不濟也要騙上幾個車錢,喝杯蹭茶,抽根蹭煙,屬於“以剝削藝人而活”的角色。

由於藝人們對他們非常反感,編成相聲,也就淋漓盡致,入木三分。這段相聲主要通過「貫口」,渲染跑合的能說會道,虛張聲勢,花言巧語,騙人上鉤的醜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口相聲《對春聯》︰
這段相聲是張壽臣根據李德錫的傳本豐富發展而成的。他曾說︰「當初李先生和張德泉使響了這塊活,傳到我這兒又經過加工。」在這個“子母哏”的段子裡,甲乙二人有同樣的文化素養,談古論今,頭頭是道,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乙出上聯,甲對下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脫口而出,應答如流,或是假作搜索枯腸,張口結舌,無非是為抓哏取笑。尤其是「象聲」詞的運用,具體、形象、恰切,頗有獨到之處。

*對口相聲《誇住宅》︰
這段相聲是數趟子的「貫口」段子,「墊話」運用的是岔說的手法,通過四字對句的方式,描繪了孔雀台、阿房宮、臥龍溝、大觀園的景色。進入「正話」,又通過對大門內外、前廊後廈、東西配房以及裝飾擺設的誇張描繪,生動的介紹了中國古典式住宅的寬敞、古樸、幽靜、雅致。最後歷數各種鐘錶名稱,抖響「包袱」,耐人思索,饒有興味。

《誇住宅》注重辭藻,文學性強,屬於「清門」相聲,至於「墊話」的呈現則因人而異。

*對口相聲《文昭關》︰
這段相聲是根據生活中的故事加工而成。大弓《梨園話舊錄》裡說︰
「清末,譚鑫培﹙人名﹚應上天仙﹙人名﹚之聘來津,配演名伶赴站迎接,譚卻漫不為禮,且謂︰『當面恭維人者,暗地必罵人。』因頗招怨謗,群思有以報之。」意思是指這位譚先生,先前對於大家到車站接他來天津演出並不領情,還冷言冷語說︰「會當面說人好話的,必定在背地裡罵人。」於是招到大家怨恨,便想找機會整治他。﹚

「會譚之跟包未至,暫由該園代備。群以金賄跟包,囑檢理一切道具時,設法挫之。」不多時發現,原本應該跟來幫譚先生打點上台配備的“跟包”助手還沒來,只好暫由園方代備。此時大家便以金錢來賄絡這位助手,交代他在準備譚先生道具的時候,要想辦法讓他出醜!

「是晚譚演《文昭關》,伍子胥例應配劍,而跟包反掛以刀。」當天晚上譚先生演出《文昭關》一劇,原本主角伍子胥應該是配劍的,可這位行頭助手卻反而給譚鑫培掛上把刀。

「譚出場時已偵知為刀,然猶從容豋場。其子小培操琴,見狀大窘。」到了譚鑫培出場時已知被配上了刀,但他還是從容豋場了,而他的兒子小培剛好在場上操琴伴奏,看到這副光景是非常的困窘。「乃譚唱至︰『過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滾油煎』時,改為『過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滾油熬,腰中空掛二尺刀,眼前的仇人殺不了。』台下采聲雷動。」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拆唱八角鼓」包括「說」、「學」、「逗」、「唱」、「吹」、「打」、「拉」、「彈」八項技藝,其中又以「逗」最為重要。從現有的資料看,丑角的「逗」與相聲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十分類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的丑角的插科打諢。清初,北京盛行高腔,並有「八角鼓岔曲」即源於高腔脆白的說法。
  • 北京圖書館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謳》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間藝人在雜耍館作藝的情形︰「萬年茶社好風光,雜耍紛陳歡樂場。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聲接上畫眉楊﹙人名﹚。」詩下有註︰「萬年茶園,在鼓樓前,常以各班演劇。如遇無戲之日,則陳雜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場供應。碟子李,畫眉楊,皆雜耍中著名專精一技之人也。」

    這裡提到的「象聲」,就是後來單口相聲的一種。

  • 民間藝人的特點是流動性大,不論「撂地」還是茶館、書場,哪裡掙錢多就奔向哪裡。張笑俠﹙人名﹚《相聲總論》載云︰「相聲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會中有,外間少見。後來學者眾多,堂會又少,實在不足維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說。又過了幾年,便跑到天橋地場上說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們說相聲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實,從子弟票友轉變為自食其力的藝人,和流落街頭的「叫花子」完全是兩回事。

  • 相聲的「柳活」屬於學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橋「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橋「撂地」表演的技藝,除練把式、耍大刀、盤杠子、拉硬弓、獨角戲、學口技、數來寶、拉大片、說評書、唱漁鼓外,還有單人做滑稽表演的。這類藝人憑藉巧舌如簧,能說善唱,精於表演,滿足觀眾的娛樂要求。

  • 有關滑稽的演出誕生於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寶林在表演「賣梨膏糖」時,說唱朝報新聞添加笑料而成。隨後,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聲、「雙簧」的表演方式,豐富了這種單人滑稽說唱,並由地場轉到戲園子,稱之為“小熱昏”、“獨角戲”。1920年流傳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獨角戲,鼎盛時期擁有一百多個班社。
  • 侯寶林表演「柳活」,緊緊抓住某些著名演員聲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學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學兩、三句就能要下“好!”來。

    侯寶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關公戰秦瓊》正式演出,受到廣大聽眾熱情讚揚,可以說是侯寶林表演「柳活」的巔峰,並曾灌製唱片發行國內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寶林就以《關公戰秦瓊》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 侯寶林談及表演心得時曾說︰「藝術離不開美學,相聲藝術也不例外。」我們前輩有四句口訣︰「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生而不緊,熟而不油。」
  • 相聲溯源,其重要性毋庸贅言,然而,不論就整體藝術還是具體的相聲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難的。這裡選擇了包括「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在內的十幾段傳統相聲,略予追溯它們的變遷與來歷,旁及當時的社會態勢,作為一種小民歷史的佐證。當然,對於數以百計的傳統相聲數量來說,區區十幾段的比例所佔甚小,只能窺全豹於一斑。
  • 先說這個相聲源流的背景,從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選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廢除。因此明、清兩代,文科考選士每三年一次,考試題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體,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互相排比的兩段,一共八股。
  • *對口相聲《賣掛票》︰
    1931年《戲劇月刊》第五期刊登鄭劍西的見聞錄,介紹了這麼件事︰
    「譚鑫培晚年,除了堂會,戲館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廣德樓日戲,貼他的《碰碑》,午後一點已經把戲園子四周上下,擠個水洩不通。好些人來不及吃飯,買了乾點心充飢,還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佔老地盤啦!饒是這樣,一張條凳還是擠好些人,只要有好戲聽,也就不覺其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