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靈膠囊
有一位鬱鬱寡歡的丈夫請教婚姻專家,他覺得婚姻乏味。諮詢後,專家回答他,是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枯燥、單調,不能期望婚姻的另一半要義務取悅丈夫,繼而帶來快樂,你對她乏味,她給你的回應就是乏味,唯有改變自己才能改善婚姻關係。
「不敢和輩分大的人四目相交,不敢說出自己的意見,只會一味附和。」一旦形成這種模式,無論對象是直屬上司、職場老鳥還是合作客戶,你都會像條件反射似的做出同樣的反應,而這有時就是「上司職場霸凌」和「工作都做不久」的原因。
編者按:「神經語言學」(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ing)能夠改變人的思考和行為模式,除了掌控情緒之外,還可改善溝通能力、提高目標達成能力,有助於發現對將來的展望。實際上,它是個各類運動選手和世界級商業人士都在實踐的手法。這一節將要介紹使用神經語言學來掌控情緒的五個方法。
編者按:覺得自己只是平凡人,沒有天賦和才能,而且運氣一直不好嗎?別擔心,只要簡單運用「想」的量子力量,這些都能心想事成! 我曾說過「意識」及「情緒」的真面目,都是「光子」。 光子具備各種有趣的特徵,其中一項便是「意識(光子)偏移的方向機率接近一」。 這聽起來有點難懂對吧?那我用簡單一點的例子來說明。 比方說你期許自己「成為醫生」,而將...
有位四十來歲的H先生,在二○一五年秋天來聽我的演講。當時H先生已經轉職多年,認定「工作是為了生活」而終日過著妥協的生活。每天都覺得上司也不好好聽人說話,只能和同事互相抱怨,我感覺到他有些放棄自己的人生。
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煞車台詞,當煩惱超越當下,過度奔向未來的時候,當數不清的煩惱一口氣撲向自己的時候,我就會從嘴裡把這句話反覆唸出來好幾次......
照護生病的家人對很多人而言一直是艱難的任務。如何正面看待家人老化、病痛,以樂觀的態度活在當下,讓照護者與被照護者都能「共同好好活著」,不只是金錢、時間的花費,更深一層是心靈層面都達到平衡。《照護年邁父母的勇氣》一書,作者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出發點,敘述自己面對親人罹患失智症如何自我調適、找出親子關係的突破點,也給予有相似困擾的人一份正向力量的借鑑。
很多人認為人緣好,才能拓寬人脈、擴大影響力,或者賺更多錢。人緣好的人,確實有很多優勢;但人緣好的人也是周邊人的福氣,因為他能提升人的靈性;他能把人凝聚在一起;他還能打開大家的話匣子。如果你想廣結善緣,那麼用心博取好人緣就是一筆絕佳的投資。教你三個竅門贏得好人緣:1.保持好心情。2.樂於分享。3.懂得發問。
恐懼的存在其實是和其他事物相依相恃的;它不會獨立存在。它是依存於一條蛇、你的父母或是老師,或者是死亡。它總是和某個事物有關。恐懼不是自存的東西。你是否意識到、覺知到你的恐懼和其他事物有關?
很多人認為,清理家中贅物、減少社交活動,就是在實踐極簡生活。因為這些事最容易著手,只要下點功夫做就會見效。但現實中,有些大忙人雖然家裡亂了一點,但內心卻非常簡樸,他們心思單純,專注於自己的人生目標。這才是真正有分量的簡單。極簡主義最絕妙的境界就是「專注」,掌握這個心法,你才能實現真正的極簡生活。
以古溯今,無論東、西方的古聖先賢皆感慨,「一寸光陰一寸金」。現今年代,大家都知道黃金很貴,但是古人卻在久遠年代以前就下了定論,認為時間比黃金還珍貴,因為「寸金難買寸光陰」啊!
一個陪著憂鬱症員工度過難關的經歷讓我感觸良深,經過這事件,我深深體悟到:人與人之間,那怕是一個鼓勵、一份關懷,往往能啟發善的循環,無論是對施予者或是被關懷者而言,都是人生中難得的成長經驗。
我在整理遺物。這種事我們瑞典話稱之為döstädning。其中的dö,意思是「死亡」,städning是清理。在瑞典語裡,這個字的意思是,當你覺得自己就要離開地球的時候,先把用不到的東西清理掉,讓你的家變得舒適又整齊。這件事實在太重要,所以我不得不告訴你,也許我還能提供你一點訣竅。
天色漸漸暗下,工作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子,終於回到了家。卸下公事包、癱在柔軟的沙發上,整個身體都放鬆了,這時,若要看些什麽,你會從口袋掏出手機滑一滑臉書、線上購物?還是按下遙控器、打開電視?或是拿起擺在茶几上的書?如果那本書是經典書籍——《紅樓夢》呢?
你曾經尷尬到臉紅嗎?第一次約會手心直冒汗?在公司上台報告時緊張得胃痛、心蹦蹦跳?這都是我們的思想情緒所引發的生理變化。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之深廣,既能引發疾病,也能療癒疾病。西醫也承認,有90%的疾病都是由壓力造成或與壓力有關。我從母親患病的經歷中領悟到,每個人都有一項共同的天賦,那就是駕馭情緒來改變身體的能力。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王侯將相本來就不是天生的,想要將來有一番成就,在小孩時候就必須一直發奮圖強,時刻內省改進,才會見到充滿陽光的未來。
很多人可能都曾經在半夜突然醒來,接著輾轉難眠,甚至到天亮都還無法繼續入睡的經驗。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人們在醒來後,很容易就再度進入夢鄉呢?
運動是一條持續及漫長的路,路上會看到不同的景色;艱難難挨、失望挫敗、愈挫愈勇、漸入佳境、心曠神怡等,它從來沒有盡頭,也不會一無所獲。
相貌會隨著心境、作為、生命經驗、烙印臉上,並附著成為氣息,年輕時不易覺察,年紀長了,臉上就寫滿故事。
我在本書力勸各位接受有限的時間,也接受你能掌控那些時間的程度有限。理由是那就是事實,乾脆接受吧。不過也是因為一旦接受,自然會獲得很大的力量。當你愈能夠接受真正的現實,就能完成更多重要的事,從中獲得滿足感。除了正文各章節提到的建議,這裡額外提供十種技巧,協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貫徹擁抱局限的哲學。
公園裡,一個穿著百慕達短褲的彪形大叔混在大媽群中,正跳得渾然忘我,這位大叔一樣無懼他人眼光,與大媽們一起跳廣場舞,萬紅叢中一點綠的這份自得其樂、不怕丟臉的氣魄,值得我們伸出大拇指按「讚」。
每個人的境遇都不一樣,現實的殘酷無情總讓人透不過氣來,經歷的磨難對我們來說,就像是老天安排要過的關,一個成長的契機,也許經歷的苦難越多,那麼生存能力也就越強。
我進行衣櫃斷捨離之後,一部分衣服直接丟掉,一部分損贈,還有一部分則放在部落格舉辦跳蚤市場。我將衣服照片上傳到部落格的時候,剛好媽媽來看我兒子,看到那些我要賣的衣服,竟然還慫恿我把衣服收回去。以前也是如此,我只要拿出想要丟的東西,媽媽就會在旁邊嚷嚷說:「衣服好好的幹嘛丟!放回去啦!」媽媽真的無法幫助我斷捨離。
有次我在醫院電梯口看到一對母子,媽媽氣得跳腳,兒子在一旁哭哭啼啼。媽媽說:「都是因為你一直哭,才害醫生和護士阿姨那麼辛苦。唉唷!真丟臉……」那孩子看上去大概小學二年級,他邊跺腳邊跟媽媽哭訴:「嗚嗚嗚……好可怕!我討厭看醫生!」那位媽媽雙手抱胸盯著孩子,目光相當嚴厲:「到底有什麼好怕的?生病本來就要看醫生啊!你是男生耶!都這麼大了還不敢看醫生?」可能是因為媽媽...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減少羞愧的影響,那麼無論在心靈層面還是在現實中,都應該好好關注你身邊的人。你花越多時間和那些能激發出你最好一面的人在一起,就會讓你變得越好。相對的,和那些容易讓你羞愧的人在一起,會讓你提高警戒,設下更多的界線。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相同的。每個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中,透過經歷形形色色的事物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如果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比作神聖的存在所創造的舞臺,我們每個人都是演員,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既無法找人代演,也無法抗拒被賦予的角色。
和我共同創辦「神聖設計實驗室」(Sacred Design Lab)的蘇.菲利普斯(Sue Phillips)認為,和自己連結其實與和他人連結習習相關。「我是誰?」這個問題不可避免地會引出下一個問題:「我屬於哪裡?」因為我們所了解的自己,本質上其實是由周圍的人塑造出來的。本章將會探討如何轉化古老的儀式,幫助我們更人性化,如何加深我們現有關係的品質,以及如何建...
當我們跟大自然連結的時候,能深化對於「我是誰」、「我屬於哪裡」的意識。被大自然包圍時,往往能讓我們記起真正重要事物。高峰體驗會帶來一種壓倒性的敬畏感,以及瞬間產生人生意義的體會。我們經常在大自然裡感受到深刻的感動,感覺跟自己周圍的一切相連。置身在大自然裡,能夠重新聚焦我們的優先順序,遠離自我涉入、苦悶和絕望,並打開新的可能,以及更強大的同理能力。對那些掙扎於...
面對職場、家庭和人際關係,很多人因為壓力無法紓解,導致身體健康拉警報,不只是晚上睡不好,心裡也開心不起來,這種困擾應該怎麼辦?如果你已經嘗試過很多方法都無法擺脫憂鬱傾向,不妨嘗試剋憂鬱教練川本義巳的「心靈重開機計畫」,每天3分鐘,幫你找出憂鬱地帶,擺脫情緒低潮!
我的母親特別喜愛迎春花,她總說:在早春看到這些小小的黃花,讓她心中「充滿希望」。不是嗎?迎接春天的花,它的出現告訴我們會有更溫暖的陽光、更多的花朵和更長的戶外時光。
共有約 462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