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危机及心理干预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0日讯】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就像心理学家霍尔所说:“此时的男孩和女孩们处于一个骚动的年龄,一个与情绪冲动、精神混乱有着必然联系的发展阶段。”

  青少年期心理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涵盖生理、心理、社会诸多方面:处于性成熟过程与“生长爆发”阶段的发育冲突;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模糊性(同一性迷惘);突发事件与应急能力低下(重大灾难、亲人亡故、身患重症、被奸污、高考落榜、恋受失败等等);以及一些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有关系的前驱表现。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看:心理危机可有是青少年期其他心理问题中的一组症状或前驱表现。与之有关的问题有以下五类:
〈1〉抑郁以及自杀企图,多在15-19岁期间出现。
〈2〉焦虑,特别是害怕学校和社会性情境(孤独、不愿交际)。
〈3〉出现行为问题和犯罪。
〈4〉进食障碍(贪食、厌食、体象障碍)。
〈5〉滥用毒品(或药品),其危险性在于他们由于对毒品的危害性没有充分认识而无意间成瘾。当然以上五方面的问题也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有时也够不上危机的标准。按西方国家的标准,约1/5的青少年可能发生前述问题,尤其是一个缺乏良好教育条件的环境(学校)能使那些脆弱的青少年的困难更加突出和恶化,幷且容易同时发生心理危机。

  一旦你的孩子产生了心理危机,首先是要尽快防止过敏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应有效地控制冲突的局面,在事态平息后求助额外资源的介入(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医生)。因为此时的心理学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对处于困境或受挫折的个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心理崩溃,幷使之尽快摆脱困境,将来才会有一个良好的预后。

当然,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巧,要确保不发生心理危机的“后遗症”恐怕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中都会残存一些青少年心理危机不恰当处置的阴影,甚至它们还可能是一个从未中断过的连续过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被称为“苦行僧”的理想主义者胡佳,多年来致力环保,关怀爱滋病人,做出了很大贡献。十月九日是刘荻的生日,北京下着连绵不断的小雨,为了营救现在秦城监狱的刘荻,胡佳坐自行车奔波了一天。他在上午先给刘荻的奶奶刘衡打了两个电话,询问究竟是哪个司法部门拘押了刘荻,并且表明他想要帮助刘荻。刘奶奶不希望给胡佳带来风险,她认为很难找到相关部门。 当天下午14点45分,胡佳到达北京公安局治安总队。15点55分,胡佳结束与警察的讨论。然后,胡佳去了刘荻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看了看刘荻昔日的学习环境。晚上19点25分,胡佳到达刘衡奶奶家,和老人畅谈。第二天,胡佳又冒雨去了他所在小区的北京公安局朝阳分局六里屯派出所,和几位警官面谈有关刘荻的案子。 因为淋了雨,本来体质就虚弱的胡佳感冒了,但他愿意带病接受我的采访。下面是电话采访实录。
  • 男人的潜意识中普遍有“儿童心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会对某些玩意儿(如看录像、玩电子游戏机或打扑克等)着迷。当妻子的要懂得:只要丈夫的这种“不成熟”的玩耍行为没有出格,没有过分着迷,就应该持宽容的态度。因为这种玩耍行为可以使工作劳累的丈夫获得精神上的松弛,并丰富其生活内容。
  • 害羞、撒娇、矜持、抗拒等情绪表现,以至于脑神经中枢所发出之指令讯号和反应等均可视为性行为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譬如男性在直觉下产生的做爱模式,捆绑、折磨、咬伤、强暴、掐颈捂嘴、凌辱讥笑等妨害女性自由的突发状况,均可纳入本文探讨之范围,与变态心理之性欲展现,可详加评估与比照,女性于交媾过程所展现的意识讯息属于被动而又模糊的,如叫春、疼痛、痒觉、兴奋、呼吸心跳的变化,神情体态的起伏不定等,但是对性所孳生之生理现象却需要生物或医学的知识导入才能有所查觉,故分析为感官及知识等两种层面,各有男女两性之差异。
  • 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存质量。
  • 】王杰近日被追踪到酒吧独自饮闷酒,回到家后他更上网发表文章,透露自己心情忐忑,受尽污辱及委屈。心理学家认为,王杰可能已患上抑郁症。
      
      据中华网10月13日报道﹐近年不获英皇力捧反而被放
  • 据《华西都市报》2003年10月10日第9版国内新闻版载:我国每年有20万人自杀 八成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报道说:“10月10日是第1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记者近日了解到,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而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像感冒一样普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的排名位居第一,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据此,专家向人们开据了快乐人生处方。“多年从事心理疾病预防工作的心理专家李宁,开出了一剂‘快乐人生’良方:一是从完善个人性格入手,塑造成一个相对健全的人格,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切忌遇事完全主观化;三是要善于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帮助。李宁认为,预防心理疾病可以归纳为‘人活一生快乐为先'这一主题,尽量忘却烦恼,一个人无论财富多寡,年龄大小,都有权利而且应该选择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快乐人生'才能体现生活的高质量。”
  • 曾经看到过一组外国幽默画,由于内容与笔者的专业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时隔多年在脑海中却依然记得十分清晰。这一组画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丈夫在单位中受了上司的批评,心中十分委屈,认为自己受了冤枉,却不敢申辩,于是带着一股怨气回到家中。回家后,尽管妻子殷勤关心,丈夫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最后对妻子发了一通火。妻子莫名其妙受了委屈,便对儿子发火……。这组幽默漫画是很有代表性的。自己在单位中受了气,把不愉快的情绪带回家,使原先和睦的家庭搞得气氛十分紧张、不愉快,因此,心理学家和精神卫生专家告诫人们,莫将负性情绪带回家。
  • 】所谓健康、不仅指躯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不只是没有疾病。”
  •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曾列举丰富的材料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可以从他童年的记忆中寻找其蛛丝马迹。
  • 据美国《科学》10月3日报道,现在佛教徒与西方科学神经学家一起在探索精神是如何起作用的,从而希望能对心理学有所帮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