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新生儿得病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7日讯】
新生儿抵抗力差,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容易患病,而且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略。因此,在日常护理时,年轻的父母要随时观察新生儿是否生了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可以按照以下几点观察新生儿的情况:

一、 观察体温。

  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超过37.5℃即为发烧,说明有细菌感染,也说明新生儿有一定抗病能力。但早产儿有时不烧反而是体温较低(不到35℃),遇有这种情况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二、 注意精神状况。

  当有异常情况时,新生儿常表现为精神弱,眼神发呆,反应差;也有的表现为烦躁不安,这也是疾病的征兆。

三、 面色的变化。

  正常新生儿面色是红润的,偶有口周围稍微发青,幷不一定有问题,但遇有面色发青或灰白,口周围明显青紫时多半是有了病。

四、 吃奶情况。

  新生儿哺乳量每天各有差异,偶尔吃的少些,幷非是有什么疾病,只要精神好、睡眠好,就不必担心。假如突然不爱吃奶,或吸吮无力,这就要对新生儿进一步观察。

五、 对哭声的鉴别。

  突然剧烈用尖锐声音哭泣时,一般表明有疼痛感。如两腿紧缩剧烈啼哭时,多半是肚子痛;若哭声无力或呻吟则说明有重病;如果哭声为高音调、短促、突然,应考虑到有无脑疾患。

六、 黄疸的观察。

  若生后24小时内出现重度黄疸,有可能是母子血型不合。若黄疸重新出现颜色较前见深,日渐加重,幷持续2-3周,即为异常,应引起注意。观察黄疸一定在自然光线下观看。

  此外,遇有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皮肤红肿等均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3个月内的婴儿来说,仍然要使用尿布,但使用的次数要比新生儿期减少。在家中,可用自制的布尿布,勤换勤洗,使婴儿感到舒服,在换尿布的同时对婴儿的皮肤也是一次触抚,以以满足婴儿对“皮肤饥饿”的需求。
  • 在德国的莱比锡有一个产后七个月的母亲,她在这七个月当中总共挤出了二百二十四公升的母奶,平均每天她都可以挤出大约一点七公升的母奶。她很高兴,因为她是目前为止最多奶的德国妈妈。当然,她的女儿没有办法喝这么多奶,所以,喝不完的,她就卖给医院里面没有奶的妈妈。三十一岁的苏珊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她去年九月刚生完她的第一胎,这位目前七个月大的女婴名叫索菲,索菲一天大约能喝六百五十西西母奶,至于剩下大约一公升,就由医院里面的其他婴儿一起分享。苏珊母奶之多竟然可以喂给整个病房的新生儿。当然她也创下了一个纪录,那就是七个月里面苏珊总共生产了二百二十四公升的母奶。
  • 新竹市第三十八万名新生儿在四月四日诞生,新竹市长林政则将为这名幸运宝宝李蕴哲庆满月,赠送三万八千元红包等礼物。国际米粉工厂和进益贡丸响应庆生活动,也将赠送宝宝免费吃三十八年的米粉、贡丸,林政则直说宝宝有口福。
  • 新生儿主要是靠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其他任何乳类所不能比拟的丰富的营养素,其比例恰当、均衡,易消化,生物利用率高,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具有很强的防病、抗病能力,所以母乳(尤其初乳)是婴儿最佳天然营养品: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可采取混合喂养;若无母乳可采用人工喂养。
  • 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最佳时间是当新生儿出生后第15天。其目的是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发生。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我一岁大的女儿喜欢跳舞。一听到音乐,无论何时何地,她的脸上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然后靠在沙发、椅子或父母的腿上,开始左右晃动还有踏地板。有时,她小小的心灵完全陶醉在音乐之中,她的四肢着地来回摇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条腿做出旋转的动作。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教养不同调的照顾者,有时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况是上一代长辈,甚至是保母。因此当教养不同调的时候,骑虎难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