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一落千丈

一斗
font print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唐朝时,有个叫颖的天竺(印度)僧人来到长安,他善弹古琴,听的人很多。

有一次文学家韩愈听了他的弹奏,感叹他技艺的高超,写了首诗赞扬他。诗中说:(译文大略)

刚开始琴声像一对男女,尽是恩恩怨怨,突然变得轩昂起来,勇士要奔赴战场了,战场天阔地远,今后的命运如浮云柳絮没有根蒂。琴声一转,风和日丽,百鸟在一起叽叽喳喳,这时看见一只凤凰奋力向上孤飞,一分一寸的上,到最后,好像力气用尽,突然以千丈的速度从高空跌落下来(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我想站起来,马上中止这琴声,因为我已经无法控制我自己,我的衣服已经被泪水打湿。颖师啊,你的技艺确实高超,可是请不要把冰炭放进我的心里啊!

“一落千丈”形容境况、地位等下降得很厉害。

(译自韩愈《听颖师弹琴》)

[原文]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赤膊上阵”比喻做事鲁莽,没有策略。
  • 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养,朋友之间能相互信任,少年人都能得到关怀。”
  • 有一次,会稽灵宝寺请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围观者都称妙,可戴逵左看右看,总是不满意。怕别人不好意思提意见,戴逵就躲到屏风之后,听取参观者的评论、意见,然后进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三年后才完成。
  • “松柏之志”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 “强作解人”现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 “忠心赤胆” 形容十分忠诚。
  • 读了陈奎德先生的《“叶公好龙”与“胡公好宪”》,心中有些感触,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些不太遥远、至今仍和我们分不开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当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党还处于弱势时,曾通过重庆《新华日报》、延安《解放日报》还有其他的载体不断地发出民主、自由的呼号,1945年9月,毛泽东初到重庆,即在回答路透社记者的书面提问时明确提出,他们的目标是“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多么美丽动人的口号,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不明就里,纷纷倒向了这个会填词、打仗的一世之雄。数十年后,在经过了无数的浩劫之后,当人们蓦然回首,当年的空头支票不仅一点也没有兑现,而且正好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一本叫《历史的先声》的书仅仅因为收集了这些当年的承诺,就遭到封禁的下场。旗号终究只是旗号,或许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可历史的真相却不是毛泽东的“叶公好龙”,而是他本无诚意。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往往被人们忽略了而已。
  • 杜荀鹤是唐朝末年池州(今安徽石台县)人,出身贫寒,刻苦好学。
  • “刮骨去毒”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粮食。孔子说:“给他母亲一釜(六斗四升)米吧。” 冉子嫌少,请求再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一庾(十六斗)米吧。” 冉子还是嫌少,就自己拿出五秉(一秉是二十四斗)米送给了子华的母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