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瞑大一寸 谈孩子的成长

黄宜中  
【字号】    
   标签: tags:

成长需要足够的营养,但摄取过多营养的后果是肥胖而不是高大。刚出生的婴儿一天天长大,父母亲有着说不出的欣慰与得意,满以为孩子就此顺顺利利“一瞑大一寸”。可是往往过不多久,孩子的成长速度与父母的美好期待有了差距,父母亲开始担心焦虑,尤其是再加上食欲变差,那父母亲可要气急败坏了。强迫进食、求医、开胃药、营养补给各种手段,纷纷出笼,让医生看了,也忍不住摇头。

■成长的速度随年龄而变化
出生到满一周岁间孩子的成长速度最快。出生的体重大约3公斤,身高50cm,周岁时增至10公斤(出生时的3倍),身高75cm(出生时的1.5倍),真是速度惊人。此后至满6岁前成长速度缓慢下来,每年只约增加2公斤。上小学后每年也只3-3.5公斤的增加,直到青春期才又开始另一段快速的成长。

■成长是阶梯式的
以前人们总认为成长是持续不间断的,但近来研究报告显示成长其实是阶梯式的,有成长阶段和停顿阶段之分,期间每一阶段长短因人而异。一个停顿阶段可由几天至二、三个月之久。成长快的阶段孩子营养需求量大,当然吃的多;停顿阶段成长慢需要热量少(只够维持日常活动而已)量当然少。换言之,不是“吃得少才长不大”而是“长得慢才吃得少”。

■父母的身高决定孩子的身高
至于身高方面,人人希望男生高大挺拔,女生亭亭玉立。虽说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不少,但父母的身高(也就是遗传)是最重要的。例外(矮小的父母有高大的子女)当然有,不过观察父母判断子女,70-80%的正确率还是有的。至于孩子身高中等,体重正常,却因父母期望太“高”而将孩子认定太“矮”的,则属自寻烦恼。

■身材矮小常见的原因
当然,真正的身材矮小,还是需要请教医师,从孩子的出生经过、家族成员的身材、临床表征、各种检查数据作鉴别诊断。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原因为:
一﹑遗传性身材矮小身材矮小的父母,子女也较矮小。
二﹑内分泌异常通常是脑下垂体(生长激素)或甲状腺素不足。
三﹑染色体异常
四﹑各种慢性疾病如贫血、肝、肾的慢性疾病…等。
五﹑骨骼发育不全六﹑体质性生长成熟延迟

■如何看待营养的问题
孩子的营养是父母关切的另一个焦点。营养的好坏固然可影响成长,但并不是决定成长的唯一要素,营养只要足够就好,摄取过多的后果是肥胖而不是高大。将长不好归罪于营养不够,因而在进食方面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强迫喂食),或给予多种营养品,使得孩子视吃饭为“畏途”,绝非聪明的作法。孩子身体需要多少营养,自会表现在食欲上,不强要孩子多吃(只会有反效果)是帮助孩子成长最简单的方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杜宇尘,欧阳宇编译报道)在中国南方省份云南省的首府昆明,拐子在大量外地民工居住的偏僻地区自由进出。按照一个民工的统计,至少有215个孩子在过去四年里在昆明失踪。中国全国性的政府电视台最近突出报道了这则新闻,警察否认这个数字,家长说警察并不关心这个严重的诱拐问题。
  • 美国许多外国移民的孩子,星期六上午都要去学校学习他们父母的母语。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的蒙特利公园、圣盖博和圣马力诺,亚裔儿童正在学习中文,这些孩子在大约20个只有星期六上课的学校里学习。这些城镇的人口至少有一半是亚洲人。 出生于台湾的格罗﹒李是圣马力诺中文学校的校长。他的中文学校是这个地区最大的,有1000名学生。格罗﹒李说:“我们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学生,其中多数是所谓的ABC。”ABC的意思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学生里还有一些亚洲和美国白人夫妇所生的混血儿。格罗﹒李说:“这儿还有韩国人、日本人,因为我们的学校最大,我们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学中文*
  • 中小学的招生活动,愈来愈有趣。在高雄有一间中小学,透过学生堆彩色大积木,测验视觉逻辑,还有,邀请家长一起来帮图书馆选书的活动,让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第一次交流很不一样。这所国际中心学送给新生的礼物是,堆积木。大型的魔术方块,可以堆出两公尺高的图案。22]]这主要是测试学生的拼图视觉逻辑,还有体能。家长可以或者观察孩子的能力。这所学校上个月才创设,预定九月开学,在此之前,学校欢迎家长一起参加图书馆的选书工作。希望孩子念什么样的书,长可以直接和学校沟通,而不必单向接受绝校的决定。这让家长很有参予感。民视新闻吕镰显高雄报导
  • “爱孩子,请陪他一起用餐”。日本官方一项调查指出,托儿所的时间长短不致影响幼儿发育,反倒是全家是否经常一起用餐、有无对象可商量育婴事宜,才是决定幼儿智能和运动发达与否的关键主因。厚生劳动省从一九九八年起,前后花费五年时间追踪所得的这项调查,堪称全球罕见。
  •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贫血,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补血铁剂,认为多吃些没坏处。殊不知,如果滥用或长期过多地吃补铁药和食物,也会引起一种疾病——血色病。
  • 美若天仙的妻子却生个奇丑无比的孩子,日前,全国首例“人
    造美女”引发的家庭纠纷案在鹤岗结案,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丈夫获赔青春补偿费
    100万元。
  • 〔自由时报记者李开菊、洪臣宏、蔡佳蓉╱高雄报导〕高市楠梓区八岁欧姓男童日前意外坠楼,十六日下午二时宣告脑死,欧童父母强忍悲痛,决定捐出孩子可用的器官遗爱人间,高雄长庚指出,欧小弟弟成功捐赠两枚肾脏、一枚肝脏、两枚眼角膜,共计五人获得重生。

      高市社会局长洪富峰闻悉,昨日下午特地前往欧家慰问,对欧童父母感人情操表达敬意,并致赠两万元慰问金,不过家贫的欧童父母决定将此慰问金转捐给高雄市自闭症协进会,此举令人感动不已。

      洪富峰局长昨日下午四时在社会局第五科科长陈桂英等陪同下,到达楠梓欧童的家中慰问,正忙于处理欧童后事的欧宗林、黄淑芬夫妇,强忍着悲伤后的疲惫神情,虽然说信亨已经走了,但夫妇俩仍极力为其他自闭症孩童请命,希望政府真的做到“零拒绝”的教育政策,不希望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黄淑芬难过地表示,她为了信亨的求学,和其他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样,四处碰壁,当初就是因为楠阳国小附设幼稚园拒绝信亨,才被迫转到私立托儿所。

      不过教育局表示,原本就读楠阳附幼的欧小弟弟,去年就应届龄进入小学就读,但家长为他申请缓读,在各校名额都有一定限制下,为保障学前特教班新申请入学学生的权益,经鉴定单位核准他的延缓入学申请后,才将他转到同样设有学前特教班的爱国附幼,并没有拒绝他入学。

      但欧童只就读一个学期,家长就因故将他转到民间托儿所,教育局依法又无法强制安置学前教育儿童,对于家长指控,教育局感到相当无奈。

      因照顾信亨无怨无悔辛勤付出的黄淑芬,去年当选模范母亲,今年奖牌依旧放在客厅的橱柜上,信亨却走了,欧宗林夫妇体认再多的难过与不舍也唤不回信亨,因此决定捐出信亨的器官,遗爱人间。

      据了解,欧宗林工作收入微薄、黄淑芬因全心照料及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并无工作,另欧童祖父中风于安养院疗养中,家庭经济十分困窘,家属在丧失爱子之际尚能做出此大爱决定,种种举动,实在令人感动。

  • 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肥胖或超重危及青少年情绪和身体健康,使他们容易受人欺负并且自己也去欺负别人。

    安大略省金斯顿市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公共健康和流行病系的詹森(Ian Janssen)博士及同事分析了2002年对5749名11至16岁的加拿大青少年进行的一次全国性调查资料,发现超重和肥胖的孩子比其正常重量的同龄人更可能成为被戏弄和歧视的受害者,而他们反过来子会这样对待别人,这些倾向会在短期甚至长期妨害他们的心理和社会发展。

  • 一大早,看到孩子们在法轮大法悠扬的炼功音乐中打坐,他们小小的脸蛋上露出祥和平静的神情,让人不禁为他们感到高兴,能在小小的年纪就懂得修炼,真是幸福!
  • 刘昌莲,女,1972年出生于重庆永川市朱沱镇,现年32岁。郑兴华,男,1978年出生于贵州省正安市,现年26岁。两人现在广东打苦工,各奔东西。

    刘昌莲与我是同市同镇之人,她在万分穷困的家中排行老七,有一个四姐叫刘昌琼(现在广东打苦工),其余皆是兄弟。19岁时,刘昌莲的父亲以区区3000元钱将其嫁至贵州省六盘水市。刘昌莲曾经给家中写信,表示她对家庭生活的不满:白天十来个钟头磨来磨去,日晒雨淋,饥寒辘辘,就像人嫁过去就要成为奴隶,就成了专管生孩子并且还得每天察言观色磨破手皮的贱女人。她逃过很多次,但一次次被捉回,又一次次被打。短短几年,刘昌莲人都老了。好不容易离婚之后,刘昌莲又被嫁至朱沱镇德龙村,与我老家新岸山村相邻。孩子生了两个,一男一女,男的今年已满7岁,女的今年已满5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