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 一担布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从前有个人,30多岁才成婚,到40岁生了个儿子,夫妻俩十分高兴,为了儿子衣食无愁,整天拼命干活,以为这样可以为儿子积下些钱财。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把儿子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要。尽管这样宠爱儿子,却不能博得儿子欢心。

儿子渐渐长大,十几岁了不帮父母干一点活,天天东游西荡,手里拿着个刀,口喃喃自语:“总有一天,我得把你杀死。”父亲听见了问:“儿啊,你整天闷闷不乐,还说杀死,杀死的,谁惹你了,要杀谁呢?”“你惹我了,要杀你!”儿子恶狠狠的说。“什么?你要杀我!我是你爹呀!”父亲很吃惊,“我天天拼死拼活的干活,不都为你吗?你有什么理由要杀父呢?”儿子被问住了,无话可辩,还是一脸的不高兴。

儿子虽然衣食无愁,可总也高兴不起来,自己也纳闷,出去走走,散散心吧。一天他来到一座山,山上有座庙,“进去看看吧,”走进大殿看见一位年长和尚在打坐,老者听有动静慢慢睁开眼,见一位少年站在眼前,便道:“施者请坐,何事烦闷?”少年见老者一脸慈善,决心把心事讲给老者,也许能除去自己的烦心。于是他讲述了他自从记事就看父亲不顺眼,看似仇人一样,非欲除掉他不解心中烦闷。可他又是生身之父,与理不合,所以整天心事重重,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老和尚一听就明白:“作孽呀!作孽!”少年一听不明其意,恳求“帮帮我吧,不然我会郁闷而死。”“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就为那河边一担布吗?都过去了,好好回去过日子吧。”少年似乎明白怎么回事了,于是道别和尚下山,一路上,思前想后总不释然。“好了,这样我杀他就死而无怨了。”决心一下,回到家备好刀,中午了父亲从地里回来进门见儿子手拿刀子,怒气冲冲,不解其意,和悦的问道:“儿啊,到底怎么了,不能和父亲谈谈吗?”“有什么好谈的,就为了河边那一担布。”父亲一听“布”就呆了,脸煞白,儿子见状,知其理穷,不等辩解,手起刀落,结果了其父性命。

原来十多年前,他父家贫,三十岁了还光棍一人,心中不快。到河边散心,走到河边见一生意人躺在一块大石上休息,身边放着一担布料,走近见其正在鼾睡。他见财起意,看四下无人,轻轻卸下担布的担子,想这根扁担足以伤他,他一心想发财自己过好日子,哪管什么“伤天害理”,一扁担打去,立即脑浆崩裂。他把死者拖进河中,清理血迹后,担上布担,回家卖掉,用卖布钱置办家产,娶妻生子。

常言道“害人害自己”,世上万事皆有前因后果,天理昭昭,乌鸦遮不住太阳。劝君诸恶不做,专行善事,因为“善恶必报是天理”。

(本文摘录自【明慧网2004年8月23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来自台湾的“九歌儿童剧团”,今天在“2004汉城儿童青少年公演艺术祝祭”中,以布偶与演员搭配演出的台湾民间故事“城隍爷传奇”,博得南韩观众的热烈掌声与喝采,充分扮演了促进台、韩文化交流的文化大使角色。
  • 俄罗斯奥委会为吸引更多民众到希腊雅典参观奥运会,为俄罗斯运动员加油,特别设计了一个奥运吉祥物|契普拉斯卡。它是俄国自苏联时代以来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的主角,在俄罗斯的地位等于美国的米老鼠。
  • 从前,有一座小村庄,叫作西村,而在西村的另一头则是东村。西村和东村仅隔一座山,但西村的人却从未到过东村,为什么呢?
  • 有名的“八仙过海”民间故事里,何仙姑是被视为法术最高的一位。她的高超法术是借着手中一支莲花施展出来。听说有一次,两个名叫张虎和赵豹的恶少,到庙里游玩,看见壁上的八仙图有多处破损,唯独何仙姑像没有丝毫残缺,色彩如新像是刚画上的一般,对仙姑的法术益加敬佩。参观之后,他们即跑去赌钱,赌到半夜赢了不少,在回家的路上,张虎说:“今天真是感谢何仙姑的护祐,我们应该去供一炷香才好!”赵豹不信,反而逗弄说:“不错不错!不过该买炷大斗香供何仙姑面前,明天才会大赢特赢,我的眼睛快睁不开了!抱歉我要先走一步!” 花的故事
  • 侨声粤剧团为庆祝成立65周年纪念﹐于7月25日晚7时假帝苑大酒楼举行折子戏欣赏﹐演出两出民间故事改编的戏剧﹐分别为“灯街拾钗缘”及“狄青问三关”﹐ 社区多位名角参加演出﹐华丽的戏服、动听的戏曲给华埠侨胞带来家乡的回忆。(记者朱江摄影)

  • 您知道庙里的木鱼和棒槌是怎么来的吗?听说这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 从前有个人,30多岁才成婚,到40岁生了个儿子,夫妻俩十分高兴,为了儿子衣食无愁,整天拚命干活,以为这样可以为儿子积下些钱财。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把儿子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要。尽管这样宠爱儿子,却不能博得儿子欢心。
  •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他很穷,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 奉化棠云乡有个小小的汪家村,村里居住着“刘贝胡成董、骆朱毛竺钟”等十多个家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这个优良传统是从汪家汪老太公时形成的。
      
  • 这是我祖父经历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