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 东野稷驾马

如真
font print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东野稷十分擅长于驾马车。他凭着自己一身驾车的本领去求见鲁庄公。鲁庄公接见了他,并叫他表演驾车。只见他驾着马车,前后左右进退自如。而且无论是进还是退,车轮的痕迹都像木匠画的墨线那样的直;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旋转,车辙都像木匠用圆规划的圈那么圆。鲁庄公大开眼界。他满意地称赞说:“你驾车的技巧的确高超。看来,没有谁比得上你了。”并请他继续表演。

一个叫颜阖(he)的人看到东野稷这样不顾一切地驾车用马,便对鲁庄公说:“我看,东野稷的马车很快就会翻的。”果然,没过一会儿,东野稷的马果然累垮了,它一失前蹄,弄了个人仰马翻,东野稷因此扫兴而归,很是难堪。
  
鲁庄公不解地问颜阖说:“你怎么知道东野稷的马要累垮的呢?”颜阖回答说:“马再好,它的力气也总有个限度。我看东野稷驾的那匹马力气已经耗尽,可是他还要让马拼命地跑。像这样蛮干,马不累垮才怪呢。”
  
故事寓意: 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限度。不要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否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时候有个寓言故事,说几个小偷到人家去偷东西。各个争先恐后偷值钱的东西,没什么偷的了一个胆大的小偷看到那家有只驴拴在橛子上,上去把驴解下也牵跑了,最后一个小偷看实在没什么好偷的了,还不甘心,看只剩下拴驴的木头橛子,就上去要把它拔出来偷走。偷这东西可是最费时间、最危险、最不上算的事了。

  • 大司马是楚国的官员,有一位专为他造剑的工匠,尽管80多岁,但打出的剑依然锋利无比,光芒照人。

  • 齐国的宰相晏子出使晋国完成公务返国的途中,路过赵国的中牟,远远地瞧见有一个人头戴破毡帽,身穿反皮衣,正从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边歇息。
  • 封疆官吏出任长梧的地方官。有一次,他碰到孔子的学生子牢。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与子牢探讨治理地方、管理长梧的方法。
      

  •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郑人置履”的出典比“实事求是”要早几百年:前者是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所杜撰的寓言故事;后者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但这两个成语所包含的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不约而同地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国人思维习惯中如下一个致命的缺陷:重经验、轻演绎,重事实、轻原则,重具体、轻抽象。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思维倾向极大地束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我认为这种思维倾向还应为国民劣根性的形成负责。
  • 卫灵公在位时,不常亲理朝政。一些有政治野心用腐蚀、献媚的手段取悦于灵公,从而换取宠信。在封建官场的争权夺利中,弥子瑕不仅使卫灵公对他言听计从,即使他为非作歹,灵公也不去过问。对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 有一个人拿着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要将之敬献给楚王。宫廷的守门官捧着药进宫去,碰上宫中的卫士。卫士问:“你拿的是什么好东西?”守门官说:“是不死的药。”卫土说:“是可以吃的吗?”

  • 有一位任公子,胸怀大志,为人宽厚。有一天他做了一个硕大的钓鱼钩,并用粗且结实的黑绳子把鱼钩系牢,然后用15头阉过的肥牛做鱼饵,挂在鱼钩上去钓鱼。
      

  • 九岁的小紫和父亲住在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小小山谷里,他们拥有一个小小的农场。父女相依为命,过着简单幸福快乐的生活。
  • 在古希腊,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即《伊索寓言》。虽然每则寓言篇幅精短,但因深具哲理,不仅影响了欧洲的寓言文化,也成为世界上广泛流传的经典著作。牛年话牛,在古希腊流传着哪些关于牛的故事?我们撷取几则寓言,一起来看看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