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 皇帝老爺的印章

心語
font print 人氣: 352
【字號】    
   標籤: tags:

印章集實用與玩賞於一身。早在殷商時期就已存在。印章,又稱為圖章,古人稱「璽」。如《小爾雅》上載︰「璽謂之印。」及東漢蔡邕《獨斷》曰︰「璽者,印也。」秦朝前,無論尊卑印章都泛稱為「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章專稱為「璽」,臣民只能稱「印」。


1796年鐫刻之乾隆玉璽。(AFP)

古代用玉作印始於戰國時代。秦時,皇帝用印多為美玉刻成,並飾以龍紋及虎形印紐,故又稱為「玉璽」。如蔡邕《獨斷》中載︰「天子璽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臣莫敢用也。」及《說文解字》︰「璽,王者印也。」

《後漢書.徐璆傳.章懷太子.注引衛宏》記載,秦始皇獲藍田玉雕為印信,其印紐上盤有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寫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稱為「秦璽」。


1796年鐫刻之乾隆玉璽。(AFP)

秦王子嬰降漢時獻出了「秦璽」,漢高祖即位後就佩帶此印,世世相傳,稱「漢傳國璽」。後來,唐朝時改稱為「傳國璽」。歷代帝王都以得到此「傳國璽」為符瑞,視為「君權神授」的正統象徵。然而歷經多次改朝換代使「傳國璽」屢易其主,也因而輾轉流失。

印章出現始於商朝後期或商周之間,在戰國時代逐漸盛行,而完備於漢朝。印章可分為官印、私印,各代表了官府及私人的往來憑證。印章隨著朝代不同,也有多種不同名稱。

先秦前,官、私印都稱「璽」,是印章最早的名稱。「印」,最早出現於秦官印中,而漢朝有官印制度,諸侯王用印稱為「璽」,列侯、御史、中二千石官吏稱「章」,千石至四百石官吏則稱「印」。


清康熙遺留的玉璽。(Getty Images)

漢朝的將軍用印,一般都不稱「印」而叫「章」。軍事行動中因需要而臨時任命將軍,並以刀在印面倉促鑿成印章,故稱「將軍章」,是漢印中比較特別的。唐朝時,以印的大小來區分官位高低。武則天篡位後,認為璽與死近音,故改璽為「寶」。唐以後,璽、寶並用,官、私用印又有記、押、關防等名稱。

古籍《釋名》曰︰「印,信也。所以封物為信驗也。」另東漢蔡邕《獨斷》云︰「璽者印也,印者信也。」及《說文》上載︰「印,執政所持信也。」所以傳國要玉璽印,皇帝詔策、官爵任免、命令發布、通關邊防都要用印,私人交易往來合契、書畫落款也要用印。由此可知,印的內涵就是「信」,即昭誠信,代表本人。◇


圓明園中被盜走的乾隆玉璽。(AFP)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早期用大鼎(意即:大鍋子)煮飯,因此煮熟時,一方面「大鼎」裡水分還很多,一方面還要用「大鼎」煮其他食物,所以須先用「飯籬」必須放很多水……
  • 這對龍鳳禮盒十分罕見,上髹鈷藍、朱紅、貝白、墨黑和石綠等礦物顏料,畫作線條流暢,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刮魚鱗、磨薑汁,多種用途的刮板。
  • 五十年代夜市買賣、夜間抓青蛙和清晨打竹筍的最佳工具……
  • 沒有沒聽過「壞蛋蟛蜞的故事」?照片之後,有精彩的故事哦!
  • 賣糖雞的,是小孩最愛光顧的攤販之一……
  • 鏡子,是人們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據傳,女媧補天找到一種黑曜石,經打磨而成為石鏡,這就是鏡子的祖先。而早在軒轅黃帝之時,鏡子的雛形就已然出 現。明代羅頎編輯的《物原》中稱“軒轅作鏡”。《軒轅內傳》上說:“帝會王母,鑄鏡十二,隨用而用, 此鏡之始也。”。”《述異》上也說:“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于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由此可知,鏡子源於仙界正神之手,為解蒼生之苦,慈悲造下神鏡,以觀 天下黎民之疾苦,觀天下帝王治國之道,並且每個月都要查看,可見眾神對下界眾生的日常德行非常關心。
  • 鼓是樂器,亦是施行號令的工具。所以,古時士大夫、富貴人家宴飲時,鳴鐘擊鼓為樂;軍隊行伍施行號令,指揮作戰時,亦是以擊鼓作為前進的號令。
  • 狩獵是原住民社會賴以生存的重要方式之一,本件係宰殺山豬用的大刀,握柄有浮雕圖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