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招損 謙受益

大陸法輪功學員
font print 人氣: 99
【字號】    
   標籤: tags:

有一天,孔子讀《易》(又稱周易、易經),讀到損卦、益卦時,就接連發出了感歎的聲音。

子夏聽到後,便起身離座,問道:「老師,您為了甚麼而感歎呀?」

孔子回答說:「我從易經中的損卦、益卦裏,受到很大的啟發:那些自認為不足的人,會得到補益;而那些自滿狂傲的人,便會有損壞。我因此而感歎。」

子夏問:「那麼通過學習,就不能得到補益嗎?」孔子說:「『否!天之道:成者未嘗得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這麼講!上天的規律即宇宙的法則是:成功了的好事情,未必能夠長久。那學習的人,如果是以謙虛的態度,來接受知識,就會有所得。假若不懂得採取謙虛的態度,就是自認為不足,那麼天下的好言論,就不能進入他的耳朵和心中了。

從前,唐堯登上天子的高位,仍然恭敬虔誠的來自律,用謙虛恬靜的態度,來對待臣民,所以他的事業,經過百年而更加興盛;他的德澤,直到今天越發昌明。昆吾(指夏朝的部落君主)自以為是,志得意滿,他登上最高處,貪慾仍不停止,因此在當時就受到挫敗,到今天更加使人憎惡。這難道不是損、益的證明嗎?

所以我說:『謙虛的態度,就能用來保存自己的地位。』豐卦說:要趁日中時行動,因為那時光明普照,所以能算得上是豐大;如果已達到豐大時,便會開始虧缺了。因此說,太陽到了中午就開始偏西,月亮圓了就開始變缺;天地的盈滿空虛,按照一定的時間彼消此長。因此聖人不敢自負盛名,他坐在車上遇見三個人時,就下車;遇見兩個人時,就扶軾表示禮敬,主動調節那盈滿與空虛的關係,所以盛名能夠長久。」

子夏聽完孔子的話,敬誠的說:「好!我一定終身記住您的這番教誨。」

筆者附言:

孔子從易經的卦爻辭中,受到啟發,領悟出謙虛可以受益,自滿必會受損。這是聖人謙虛好學的表現。

最後,孔子講:「天之道:成者未嘗得久也!」孔子認為,上蒼規定了一條法則:世界上,取得了成功的人與事,不能讓他或它,長久的保持、存在下去。對於成功了的人與事,要想保持長久,惟有謙虛謹慎,才能做到。這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謹記自勉。

作為修煉人,無論悟到甚麼法理,都不能認為自己有多麼了不起,應該始終敬師敬法。(事據漢代劉向《說苑》)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漢時期,齊國的太倉令淳於意犯了罪,應該受刑。
  • 人們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見面,只好以目示意。
  • 戰國時期,韓國有一個特別善於唱歌的人,叫韓娥。
  • 紂王聽說武王來攻打自己,也發兵七十萬來抵抗武王。
  • 《宋史》上說文天祥「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
  • 晉元帝任用鄧攸為太子中庶子,後又任命他為吳郡太守。鄧攸自己帶著米糧前去就任,不肯接受俸祿,只飲用吳郡的水而已。當時吳郡正鬧饑荒,鄧攸上書請求朝廷賑濟,但沒有得到朝廷的回覆。為了不讓百姓餓死,鄧攸私自下令開倉放糧。這時朝廷派來賑濟災民的官員也到了,同時來了解鄧攸從政的好壞。有人彈劾鄧攸私自放糧之罪,但是朝廷很快赦免了他的罪過。
  • 我曾經探求過古代仁者的心情,他們或許有不同於上述兩種情況(極度傷感和無限喜悅)的心情。
  • 唐明皇時,長安人楊崇義的妻子劉氏與鄰人李弇私通,二人竟想害死楊崇義,做長久夫妻。
  • 子禽問子貢:「老師到了一個國家,一定參與該國的政事,這種待遇是老師主動求來的呢,還是國君主動給他的呢?」
  • 孔子的其他弟子向曾參請教修養德行的體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