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醫德高尚 母患絕症天賜良藥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東漢名醫邳彤,信都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安國人。他滿腹文韜武略,不但是光武帝劉秀手下開國功臣之一,更因他醫術超群,懸壺濟世醫德高尚,受到世人的廣泛尊崇,同時也得到上天的惠護,使身患絕症的母親能獲得天賜良藥,枯木逢春、絕症痊癒。

邳彤治病救人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治病不分貧富貴賤,全都一視同仁、盡心竭力。遇到貧苦人家,他不但不要診金藥費,還慷慨解囊相助。給帝王將相治好了病,也不收過分的藥費和酬謝。

例如一次他給公主治病,經過一番望、聞、問、切,弄明白了公主的病情,斷定公主得的是消化不良頑症,導致胃口閉鎖。他回到住處後,將身上的汙泥搓成一個藥丸,給公主奉上。公主服下後,一陣劇烈的噁心,嘔吐之後,慢慢地能進食水,不幾日,食慾正常,神色好轉。

邳彤怕皇上按皇榜承諾把公主許配給他,連夜逃出京城奔回故里。皇上念其為公主治病有功,便傳聖旨:封邳彤為藥王,並在其家鄉祁州立廟。就這樣,邳彤被世人尊崇為藥王。

被封為藥王的邳彤聽說南方瘟疫流行,便離開家鄉祁州,前往災區為百姓治病。邳彤離家後,母親得了重病,百醫無效。捎信給邳彤,邳彤在南方的病人很多,又離不開。他儘管十分想念、擔心母親的病情,但還是脫不開身回家探望。母親病中又十分思念邳彤,哥哥邳祝只好送母親去南方見兒子。

邳彤見到母親後,趕緊為母親診治,苦於找不到所需的良藥,母親的病情依然不見好轉,只好讓哥哥帶母親回家。臨別時,邳彤流著淚說:「不是兒子不孝,確實是兒子不才。我治好過那麼多人的病,今天卻治不好母親,因為治這種病的藥世間難以尋找,除非是天地有情,念我為世人治病的一片真情,或許有緣能碰到,母親保重,就看命運造化如何了。」

一天,哥哥邳祝攙著母親走在半路上,母親口渴難忍,可前不著村,後不歸店,哪裏去討口水喝。邳祝將母親安置在路邊,四處尋找。後來走到一片槐樹林裏,看見一個死人頭骨,裏面存有雨水,裏面有兩條細細的小蛇在水中嬉戲。邳祝轟走小蛇,把水端給母親說:「母親,您就閉上眼睛把這點雨水喝下去吧。」母親實在渴極了,也顧不上乾淨不乾淨,閉上眼一飲而盡,覺得心裏好受多了。

這天來到一個村寨,母親又覺飢餓難挨,小村裏又沒有飯鋪,邳祝只好上門討飯。可巧有一家生了一對雙胞胎,這家的婆婆是個瞎子,公公是個拐子,這樣的人家一胎添了兩個胖小子,自然十分高興,一聽有人討飯,趕緊把產婦吃剩下的一碗薏米飯和一個雞蛋給了邳祝,沒想到那雞蛋還是一個雙黃蛋。母親吃了薏米飯和雙黃蛋,身上覺得有力氣多了,終於回到了家鄉。

又過了一段時間,母親的病竟然完全好了。不久,邳彤託人捎來一封家信,信上寫道:如母親能喝到二龍戲珠天然水,吃到一胎雙子雙黃蛋,牛馬小姑碾薏米,拐公瞎婆做成的飯,自然病除。這四種藥非人力可為,若母親命大,自然天緣巧合,藥到病除。不知母親一路如何,十分懸念。邳祝看了信,回想母親在路上的遭遇,才知道喝的吃的正是弟弟開的方子上的藥,趕緊寫信告訴了弟弟。

邳彤接到哥哥的回信,熱淚盈寬的感嘆道:「真是行善之家必有餘慶,感謝上蒼垂護,老母遇難呈祥。我邳彤今後更要順天行事,多行善事,普濟眾生,以報天恩才是。」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歷史中,諸葛亮羽扇綸巾輕易地就以空城計騙過了司馬懿,真是如此嗎?真正的高手過招,看不到刀光劍影,勝負已定。但在刀光劍影之外,仍有招式,而你看見了諸葛亮的招式嗎?
  •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健身方法,也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健身方法之一,由模仿五種動物:虎、鹿、熊、猿、鳥(鶴)的動作組成,據說由東漢醫學家華佗創製。
  • 其實對於演藝界利用花邊新聞來炒作的情況,也不必太過驚訝。古代三十六計中,即有一計「無中生有」,藝人的經紀公司不過是運用古人所流傳下來的智慧而已。
  • 中國舞主要包括身韻和身法,身韻是中國舞的內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跳同樣的動作,韻味都不同。身法是指舞姿和動作,目前中國武術中太極、劍、京劇動作等大量用於中國舞中。
  • 民間有很多話聽起來特別的樸素,可仔細品味,卻往往蘊含深刻的道理,就像「一心不能二用」。有些人把這個一心,理解成一顆心,一個人的心....
  •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這是清代鄭板橋寫的一首詠竹蘭石品格的題畫詩……
  • 楊家將的故事因其膾炙人口和忠勇精神而廣為流傳,而遇事身先士卒、推讓不居功的楊門精英楊延昭,對保衛北宋不滅亡起了決定性作用...
  • 談起兩宋的「詞」,就不能不談起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她所作的〈聲聲慢〉,至今仍是膾炙人口的作品。而這首傳世作品,正來源於其跨越兩宋,痛失親人的淒苦傷感之中。
  • 孔子曾說:「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顯示了孔子對周代禮樂制度、宗法人倫的推崇。而建立這套周代制度的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