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鐘聲

作者 : 真珮
font print 人氣: 91
【字號】    
   標籤: tags:

寒山寺位於蘇州閶門外楓橋鎮,唐朝詩人張繼曾入過楓橋,因而寫下了有名的詩句。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途經此處,滿懷旅愁,觸景生情寫了下了千古絕唱。近年來,有不少人因為這首詩,千里來到蘇州,為的只是想一睹寒山寺。寒山寺是一佛教寺廟,據傳已有1400年的歷史。寒山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原名妙普明塔院。千年滄桑中,寒山寺數次遭遇火災,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寒山寺由來

蘇州附近有一個村舍,有兩個兄弟常常在一起。他們雖然不同姓,不是同一個父母生的,但感情卻比親兄弟還要親。一年街坊鄰居幫哥哥作了個媒。準備婚嫁前的一天,哥哥約了弟弟一齊到了姑娘家。等三人吃過飯後,因為哥哥還有事要趕到別的地方辦事,於是讓弟弟幫忙收拾收拾。

哥哥走沒多久後,才發現東西忘了拿,又折回去拿。來到了門口,哥哥猜想弟弟已經走了,姑娘也可能睡了,就小心翼翼爬上樹再往裏一跳,他拿了東西後正準備要離去時,卻聽見姑娘在哭泣。然後聽見弟弟說:「別哭了!哥哥如果知道我們的事,也不會把我們拆散的」。 姑娘說:「那你為什麼不跟哥哥說呀?」弟弟回答:「親事都定了,哥哥人也很好,我也不能跟他搶呀?」

沒想到哥哥在窗外聽到了這一切,決心要離開這個地方,並成全弟弟和姑娘。他在門上畫一個光頭和尚翻牆出去,然後就毅然離去。

這會兒弟弟正準備回家時,卻意外的看見了門上的畫,知道哥哥為了成全他,出家當和尚去了。弟弟越想越不對勁,決心去找哥哥,如果找不到他也不想回來了。

弟弟到處打聽始終也沒能找到哥哥。後來弟弟來到了江南蘇州城,聽說有個和尚也剛從北方來,在離城七里的何山腳下,楓橋邊上,結草為庵苦修行。弟弟聽了後便匆忙趕過去,趕到楓橋一看,果然找到了哥哥。

哥哥和弟弟兩人相見,相抱而笑。後來弟兄倆就在這裡立了庵,因為哥哥法名叫寒山,庵名就叫寒山寺。弟弟也起了一個法名,叫拾得。

寒山鐘聲

話說寒山、拾得倆人行影不離。一次,因為下了半個月的雨,在寺院岸旁邊漂來了一口青銅古鐘,寺裏的和尚都出來圍著觀看,大家都說它一定是天賜的鐘。眾和尚於是努力的想把鐘給搬到岸上來,可是任憑大家怎麼拉也拉不動它。

拾得找來了一根竹竿,藉著竹竿力量,人一下子就翻到古鐘上去了。拾得原本想慢慢的靠到岸上來,沒想到那口鐘竟然載著他搖搖晃晃的飛快的逆水而行,直到消失在眾人面前。

拾得坐的那口鐘漂洋過海到了一個叫薩提的地方。薩提的人聽說他是來自中國,也非常好客的請拾得登岸,還用九條牛把古鐘拉上了岸灘。拾得上岸後,便在那裡落了腳。

寒山因為思念拾得,作夢也在喊著拾得的名字。有個和尚便出了一個主意:我們敲鐘尋人吧,說不定拾得聽見鐘聲會循聲而回。寒山聽後,真的請了治匠,仿造神鐘的模樣,鑄了一口大鐘。寒山寺的鐘聲敲響了,把聲音傳到老遠。

這鐘聲竟也漂洋過海,傳到了薩提地方。拾得聽到了這鐘聲,知道這是寒山在思念他。於是拾得也敲響了漂到薩提的那口鐘,這鐘聲也傳到了寒山寺。這樣兩邊雖然隔了千里遠,兩邊發出的鐘聲,就好像兩個人在說話一樣,把心意傳給了對方。

相傳寒山、拾得為唐代奇僧,這二位高僧後來雙雙乘鶴而去。而寒山寺以寒山得名,以鐘聲而揚名。寒山、鐘聲現在已成為不可分的專有名詞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國寺位於河南開封市市中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古剎之一。
  • 寒山寺以寒山而得名,以鐘聲而揚名,寒山寺與其鐘聲已不可分離。
  •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東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寶雞市96公里。 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 懸空寺在半山之腰建築寺廟,實乃是超凡之作。它的設計構思,還是它的建築構想,它的大膽、奇巧、無畏可說是讓人驚慕不已,慨嘆不盡!嚴肅中有活潑。
  • 「禪宗祖庭」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名剎,因坐落在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位於嵩洛文明之腹地,經過千餘年的歷史沉澱,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時至今日,這座千年古剎仍盡顯芳華。
  • 戒台寺又稱「戒壇寺」,建於唐代的古寺,以擁有中國寺院中最大的戒台(寺院中傳授戒律的地方)而聞名,同泉州開元寺戒壇、杭州昭慶寺戒壇並稱為「中國三大戒壇」,寺院規模宏大。
  • 蒼巖山群巒積翠,危崖峭壁,古柏橫空,重林蒼郁,福慶寺的殿、閣、樓、台多晻翳於山麓古木之間。
  • (shown)響堂山石窟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為出家人提供了一個修煉場所,在山上或平原建廟為寺,在山裡建廟為窟。寺即是窟,窟也即是寺,因為他們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樣的,只是名稱叫法不同而已。
  • (shown)主塔南北邊70米處各有一座八角形磚塔,每塔各十層,高42.19米,兩塔頂處有三個互相銜接的銅製葫蘆和傘形銅鈴。據專家們初步斷定,主塔--千尋塔建於唐開成年間..................
  • 唐朝僖宗皇帝到西蜀巡視那年,有位會稽山的隱士孫位隨皇駕一塊兒來到蜀地。孫位會道術,還擅長書法、繪畫,每有作品都是上乘之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