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雋永詩文 領略張三豐超然襟懷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張三豐,名全一,三豐是他的號,他是一個傳奇人物。《明史》記載他「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書經目不忘,凡吐詞發語,專以道德、仁義、忠孝爲本。遊處無恆,或云能一日千里」,是以「人皆異之,咸以爲神仙中人」。

由此可見,張三豐是一位修煉有成,功夫出神入化,經常濟民於水火之中的神仙、真人。

張三豐著述豐富,如〈大道歌〉等,創造了奇妙通玄的太極拳法,不僅武功蓋世,而且擅詩書,文才出衆。

他在〈正教篇〉中寫道:「孔之仁民,老之濟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趨一也」,儒、道、釋三教的社會功用都是「行道濟世」,都遵循天道而行,只是修煉的路徑不同而已。

張三豐一生走遍天下,從他寫的衆多的雲遊詩中可以看到他修道、得道、弘道、隨緣度衆的過程。這些自勉詩也是提醒世人認識塵世的苦短與空幻,勉勵世人踏上修道、向善之正途。

張三豐曾自叙曰:「幼年慕道,長歲求玄,識至人之奧旨,悟義理之深玄。識取夢中之夢,鈎探玄上之玄」,又寫詩云:「少年立志道心堅,跳出樊籠出水蓮。散盡錦雲空似洗,一輪明月掛長天」,可見其修道之志。

他雲遊四海,訪真修道,「生平好善訪仙翁」,其詩〈中州紀行〉云:「中州南北遍尋真,到處高歌吊古文」;〈河東詩〉云:「三年步履遍河東,戴月披星兩袖風」;〈關中旅寺有懷〉云:「拋別家山處處游,塞去關月幾經秋」;〈吳月吟〉云:「大江南北任浮沉,遍遊蘇杭道倚深」,由上舉各句來看,大江南北,西蜀吳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張三豐不慕榮利,不趨炎附勢。從明初起,他便受到明朝諸帝的欽重。明太祖曾三次下詔訪求他,而終不得遇;明成祖亦遣使屢訪,張三豐終不應召。他隱跡山林,稱其生平所欽慕者有漢代的嚴光、法真,晉代的陶淵明、戴逵,唐代的盧鴻、 軒轅集,宋代的陳摶、林逋等,表現出一種不慕世榮的隱仙精神。

張三豐行至寶雞金台觀時,見此地山澤清幽,松濤蒼潤,又有三尖山,三峰挺秀,實爲仙境之地,他便在此住下,也因此自號三豐。後又跋山涉水南行到武當山,結廬而居,修煉了九載。

他遊武當諸岩,在〈兩湖吟〉中寫道:「化著漁翁蕩小舟,湖南湖北任遨遊。酒乾直欲吞雲夢,吟罷高飛過鄂州;萬里遙看吳地月,一聲長嘯楚天秋」,使人感到詩人是沒有任何世俗束縛和羈絆的得道仙人,輕舉高飛,任意遨遊;遠隔萬里,看過吳月之後,在楚天清秋中一聲長嘯,整首詩氣勢闊大宏偉。

(Fotolia)

張三豐後來走遍天下,其詩〈三十歲北遊〉、〈西遊〉和〈東遊〉中都有記載。

張三豐一身仙風道骨,要求自我心靈時刻保持和道相通的狀態,保持著內心世界的空明,「所以心與神通、神與道一,事事皆有先見之理也」。

他在〈嵩岳〉詩中云:「石上彈琴思縹緲,雲中飛鶴舞翩翩」,使人感受到他在一片淡泊、清憩的環境氛圍中,獨抱素琴、撥弄清音的那種超凡脫俗的心境和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思緒。

他在〈閑眺〉中云:「山借雲霞藏峻骨,水將舟舫送行人。乾坤一覽饒吟興,造物原來各有因」,寫出了探究萬物之成理的奧妙;他在〈上曲〉中云:「芒鞋獨上堯峰頂,西望常山只白雲」,登上峰頂,放眼西望,只見悠悠白雲,多麽澄靜曠蕩的意境和玄遠超拔的精神境界!

張三豐崇道、弘道,規勸世人要超脫名利,不爲物欲所牽累,及時修煉,追求永恆。指出人生貪戀榮華富貴,猶如在苦海裏漂泊,時常處在危險之中,說「古今名利總塵埃」。

其詩〈晚步咸陽〉云:「天邊飛雁排雲表,我亦長吟咸陽道。咸陽古道草迷離,百代王侯盡枯槁。西行萬里多感懷,人生豈若神仙好!任他滄海變桑田,鶴貌松姿長不老」,喚醒迷中人,修身證道。

他在〈日觀早起觀日〉中云:「天雞一唱海門開,日湧波濤出海來。萬里眼光紅不斷,三山頭腦綠成堆。遙聞笙鶴從空降,只見雲龍帶雨回。別有飛仙揮鹿麈,令人企首望蓬萊」,日出的場景在張三豐描繪中很美,笙鶴與雲龍這兩種祥瑞之物交替出現,飛仙揮動著手中的鹿麈,招引著得道之人踏上成仙之路。

他在〈瓊花詩〉中云:「瓊枝玉樹屬仙家,未識人間有此花。清致不沾凡雨露,高標長帶古煙霞」,通過描寫仙葩瓊花的潔白無瑕,香遠益清,令人爲之神往,體悟到做人要一身正氣,不染纖塵,追求高潔的境界。

古語說「詩言志」,詩是人心靈世界的映現,人們可以從張三豐的詩歌中感受到他內心的平靜怡然和對「道」的崇尚。

他遊遍天下,濟世救人,化解危難,有許多神奇之事。他所倡導的修道人應具有的慈悲、仁心和化育衆生的襟懷,展示了道家文化的真精神,體現出其高標立世、獨立不阿的風骨和以天下蒼生爲己任的覺者風範。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書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都有缺點和犯錯的時候,以權勢壓人,最多只能讓人表面服從;而寬恕大度待人,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心。魏霸就是因為注重自己的德行修養,待人寬恕,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所以周圍人都很信任、服從和尊敬他。
  • 若是能夠把報應二字反覆思考,擇善而從,恭慎自己,順應天理,那麼心就會與天道相合,靜則雜念不起,動則萬善相隨,自然就會得到善報。如果有人的心行與此相反,那麼惡報也是避免不了的,因為不善之人,他們欺騙掩飾的行為,為神明所察見,以至於減少他們的福分與壽算,憂患也就會跟著接踵而來。
  • 從月相的形態及其變化來看,中秋月如圓盤,象徵團團圓圓。人們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空間,想起同在這一輪明月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等,「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 祁天宗這個人自恃有才學而驕傲自大,尤其不信神佛,經常隨意謾罵。下雨柴濕,他叫書僮劈開木作的神像燒火。
  •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专家研究,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
  • 張九齡(678~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唐代時的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進士出身,屢官至右拾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副宰相),後被李林甫所譖而被謫外任。他善詩文,有《曲江集》傳世。
  • 自古以來,信仰與文化是分不開的。信仰影響文化的產生、發展和衰落,文化反過來又滋潤著信仰。
  • 煌畫工的藝術靈感和創造力令人驚異。千姿百態的神佛形象,壯麗輝煌的佛國世界,雖在佛經中能找到些文字敘述,若不親眼所見,是很難想像的。還有那些聞所未聞的怪異的形象,那些神奇莫測的行為舉止,那些光怪陸離的幻夢般的景象,絕非人世間所有,也不是異想天開所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 莫高窟中那些刻畫神佛的雕像和壁畫,也反映了神傳的文化。釋迦牟尼佛曾經告誡弟子,不但要傳播佛法,還要傳播文化知識。歷史上大多數宗教都認同神造人的觀點,只有近代的科學讓人相信人是從猴子變來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