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正義(18)︰漢語——神的嫡傳語言

作者 : 子正
font print 人氣: 98
【字號】    
   標籤: tags: ,

「如果上帝曾經教導過人類某種語言的話,那種語言就一定會類似漢語。」(萊布尼茲語)
--李約瑟《中國的科技與文明》(卷七,P14)

世界各古老民族中,都流傳著神用泥土造人的故事。這些傳說分布於中國、中亞、新西蘭、澳大利亞、婆羅洲(位於馬來群島中部)、非洲、古希臘、阿拉伯地區、南美洲、北美洲等地區,幾乎涵蓋了整個陸地。其中,尤以中華民族的女媧造人與猶太民族的上帝(耶和華)造人最爲著名。

因此,人體在三界內就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傑作。《尚書.周書.泰誓上》中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所以中國古代把「天、地、人」稱爲「三才」。「才」是存在的意思,「三才」就是三種存在,也就是說,人與天地是並列的存在。

但是,初造的人,思想是空白的,應對自然與社會的生存能力也很弱。

所以,神還要造就與完善人類的思想意識與行爲方式,包括人的思維結構、思維模式、思想觀念、生存方式、文化傳統等。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工具性的東西要奠定,那就是人類對於表達、交流、傳播、繼承的方法與形式。

對於情緒與感性(意識)的表達,人可以通過動作、表情、聲音、音樂及繪畫等方式體現。而對於理性(意識)的表達(與交流),動作、表情、聲音、音樂及繪畫等方式就力不從心了。所以,神又給人傳下語言,並進而傳下文字。

神傳語言文字,不僅能適應人類生存的需要,同時也具有與上界貫通的特點。所以,神傳語言的音與神傳文字的形,與上界、宇宙就有了一定的對應關係。

當人類的墮落超出神設定的底線時,人類與其文明就要被毀滅。但每次毀滅時都會有少數人留下來,繼承下原來的一些文化,以使人類在經過又一個石器時代後逐漸發展起來。所以地球上留下了大量的史前文化的傳說與遺跡。

本次人類文明,是在四五千年前的那次大洪水以後發展起來的。《聖經.創世記》中記載的大洪水,在中國、印度、美索不達米亞、希臘、馬雅等文明中都有流傳。如《尚書.虞書.堯典》中說:「四嶽,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在這次大洪水中,只有居住在兩千米以上高山上的人活了下來。主要是住在喜瑪拉雅山和崑崙山一帶的中國人。他們繼承過去的河圖、洛書、太極、易經、八卦等古老文化,還有一些古老的修煉形式,今天人們所稱的「氣功」,當然,還有神傳給他們的語言與文字。其實當時留下的東西更多,後來在流傳中漸漸消失了。

而西方文明,在這次大洪水中完全毀滅了,包括他們的語言文字。所以現在的西方文明,是從一個沒有歷史沿革的空白中重新發展起來的,主體是現在的這種科學。也就是說,現在的西方文明,完全是為了人的生存而發展起來屬於「人」的東西,沒有神性的內涵;因此,他們的語言文字,只是神爲了維持那些地區人類的正常生活,而臨時爲他們創造的一種語音與符號。

如此一來,就使得中國的古老文明顯得內涵很深,歷史很淵源,神祕而瑰麗,宏博而精微。也因此,中華文化成了半神文化,東土九州成了「神州大地」,而漢語漢字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神的嫡傳語言文字。

當然,中國古老文化能得以獨傳也不是偶然的。神在地球上造人,自然很多事情都會有系統的安排。所謂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東士神州」近代稱「中國」,不是沒有寓意的。

大洪水過後,在中國,神繼續爲人類奠定文化。所以後來中國歷史上,就有了諸子百家,有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仁、義、禮、智、信的一整套道德理念;有了改朝換代,朝朝代代輪流奠定自己文化的周期變化。

同時,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覺者下世,重新爲人類奠定修煉文化,比如釋迦牟尼、老子、耶穌。所以當今世界上,80%以上的人信仰宗教,其他沒有明確宗教信仰的人,也多是有著對各種不同神明的信仰與崇拜,完全的無神論者,微乎其微。

所以,人類的很多東西在變,而唯有漢語、漢字,數千年來保持基本穩定與連續傳承。因爲,漢語與漢字,是地球上唯一的神的嫡傳語言文字。@*

點閱【漢字正義】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個老笑話,一個孩童到了啟蒙的年紀,父親找了位老師教孩子寫字,孩子學了三日後稟報父親自己已經學會了。於是父親命他寫封信給萬姓友人,未料孩子一寫三日...
  • 倉頡造字數千載,幾人歸去幾人來;神傳文化展新意,大道已就天門開。每一個漢字,其點橫豎捺撇折勾都有特定位置,隨意改變某一筆的位置就不協調。而人類社會的群體關係與漢字結構的這種特點何為相似。
  • 漢字不僅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更是唯一現代人仍在使用的象形、形聲、會意字體。學習漢文的台灣人會正體字,沒甚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對於一般用字母和拼音書寫的人來說,能書寫千年前的漢語卻是件神奇的事!
  • 中國古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看似簡單的一句成語「不三不四」,卻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淵源。「三」與「四」這兩個數字的由來,及其中隱藏的原始涵義,要追溯到上古時代的《河圖》...
  • 百果之中,我獨愛鮮桃,尤其喜歡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細思之,百果中只有桃子可以稱「仙桃」,其它果品都不能冠以「仙」;百木之中,唯有桃木可以稱「仙木」,其它樹木與仙無緣。
  • 通讀《弟子規》,概而括之,就是一個「孝」字。儒家孔子講「百善孝為先」,可見「孝」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是如此的重要。
  • 通讀《弟子規》,概而括之,就是一個「孝」字。儒家孔子講「百善孝為先」,可見「孝」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是如此的重要。
  • 我們的先祖是以服飾華采的美稱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稱之為「夏」;從字義上看,「華」字有美麗的含義,而「服章」就是「漢服」,「夏」字有盛大的意義,「禮儀」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規範;「華夏」連起來確是個美好的詞,所指的是中原諸侯國民,也是漢朝以前對漢族先民的稱謂。追溯歷史,恍然大悟,如果沒有服飾與禮儀,又如何稱「華夏」?
  • 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用祖傳結繩記事的辦法,替黃帝記載史實。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什麼,連他自己也忘記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