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能與機智兼備──晏子的故事

作者: 羅忍
font print 人氣: 13907
【字號】    
   標籤: tags: , , ,

晏子分食

有一次,齊相國晏子正在吃飯,正好齊景公派遣的使者來到。晏子起身迎接,並邀請使者一同吃飯。晏子把自己的飯分出一半招待使者,結果使者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

使者回去後,把這件事告訴了齊景公。景公驚訝地說:「唉!沒想到相國的家裡竟是這樣貧窮啊!我一直不知道,這是我做國君的過錯啊!」

於是,景公派人給晏子送去一千兩黃金和從集市上收來的稅租,讓他用來供養賓客。晏子說什麼也不要,景公三次派人去送,三次都被晏子謝絕。

晏子對景公說:「我並不貧窮,我靠國君的俸祿,已是恩澤惠及家族,而且足夠供交遊之用,還可以接濟窮苦百姓。您給我的俸祿,已是夠多的了!

「我聽說,接受君主所賞賜的豐厚資財,而轉施給老百姓,這是臣下代替君主取悅於民;忠君之臣,是不會這樣做的。從君主那裡得到豐厚資財,卻又不施捨給老百姓,這是私自竊藏君主的恩惠;仁義之人,也不會這樣做的。靠取悅國君升官,又因得罪士人而被貶退,身死而財貨被他人占有,這是替別人守藏錢財;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我的家中,現有一些布,一些糧食,已經足夠享用了。我為什麼還要接受那多賞賜呢?」

景公反問晏子:「過去先君桓公,用書社五百(古代二十五家為一社,書寫社人姓名於籍冊上,稱為書社)封給相國管仲,管仲一點也不推辭,就接受了。可您為什麼一再推辭呢?」

晏子向景公揖揖手,鄭重地說:「我聽說:明達的人,既使思考一千遍,也會有考慮不周的時候;愚鈍的人思考一千遍,肯定會有正確的時候。我想,管仲雖是聰明人,也會有思慮不周的時候;我雖然愚昧,或許也有正確的時候。大概,管仲失誤的時候,正是我正確的時候吧?所以我再三推辭,而不敢接受。」

景公聽了,點了點頭。

楚王自討沒趣

有一次,晏子將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就對手下大臣說:「晏嬰是齊國一個能言善辯的人,他的口齒伶俐,唇槍舌劍。現在他奉命出使我國,我想侮辱他一番。你們看用什麼法好呢?」

左右大臣獻計說:「等晏嬰來了以後,我們綁上一個人,故意從您面前走過。您看到後就問:『這個人是幹什麼的?』我們就回答:『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要被處刑。』這樣不就侮辱晏嬰了嗎?」

楚王一聽,連連拍手叫好。於是吩咐手下人作好準備。

不久,晏子來到楚國,拜見了楚王。楚王舉行盛大酒會招待晏子。賓主喝得正高興時,兩個差役架著一個披頭散髮的人,從堂前走過。楚王很不高興地問道:「你們捆綁的是什麼人?」兩個差役回答道:「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聽了,得意地看看晏子,說:「齊國人天生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看看楚王,站起身來,離開席位,鄭重地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了枳樹,橘樹和枳樹的葉子,極其相似,可果實的味道,卻完全不同。」說到這裡,晏子笑著問楚王說:「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楚王不解地搖了搖頭。晏子接著說:「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就是因為南北水土不同啊!」說著,晏子指指堂下的那個被捆的人說:「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不偷竊,來到楚國後卻偷起東西了,莫非貴國的水土,容易使老百姓做盜賊吧?」

說完,晏子哈哈大笑起來。

楚王聽了,臉色一陣兒白、一陣兒黃。他尷尬地笑著說:「聰明賢智的人,真是不可戲弄啊!我這是自討沒趣了。」

晏子放逐楚巫

楚國有個女巫,通過齊景公的近臣裔款(人名,一個佞臣)的引薦,見到了景公。楚巫陪伴景公玩了三天,景公十分喜歡她,下令把她留在身邊。女巫對齊景公說:「您是一個明智神聖的君主,能成就一番帝業啊!可是您即位已經十七年了,成就並不大,原因是您的聖德還沒有充分顯示出來,我可以為您作法(施展法術),請求五帝昭明您的美德。」

景公聽了十分高興,他對女巫叩首拜謝說:「請你多多幫助我。」女巫說:「五帝的位置,是在國都的南邊,先祭祀牛山,然後再上去。」於是景公下令運送祭祀的用品,並讓裔款主持這件事。

晏子聽到這件事後,急忙去見景公,他說:「聽說君主讓楚國的女巫祭祀牛山,有這回事嗎?」

景公說:「是的。我想請求五帝昭明我的德行,讓神靈降福於我。」

晏子說:「您的話錯了!古代統一天下的帝王,用寬厚的德行,來安定國家。諸侯擁戴他,把他作為領袖;百姓歸順他,把他視為父母。因此,天地四時和諧而不失調,星辰日月運轉有序而不亂。順乎天意,合乎民心的君主,才是明智神聖的君主。古代的明君,不頻繁地祭祀,不輕信神巫。而您卻拋棄賢人,重用女巫,上天是不會降福的。可惜啊!居於君主的地位,卻說出如此低下的話呀!」

景公聽了,不好意思地說:「是裔款讓我親近楚巫的,我很欣賞她,聽信了她的話,險些做出蠢事來,多虧先生及時勸諫。」說完,景公下令驅逐楚國女巫,並拘捕裔款,晏子說道:「不能把楚巫驅逐出齊國。」

景公很奇怪,問道:「她是個壞人,為什麼不逐出齊國。」

晏子說:「正因為她壞,所以才不把她逐出齊國。您想,把她逐出齊國,一定還會有別的國王,被她迷惑並重用她。您聽信了她的話,已經很不明智了。要是讓她再去危害別的國家,這也太不仁德了?」

景公說:「您說得對!那該怎麼辦呀?」

晏子說:「把她流放到齊國東邊最荒涼的地方去,讓她無法再惑亂人心。」於是,景公下令流放了楚巫,並把裔款永遠囚禁起來。

晏子知禮

有一次,晏子出使魯國,孔子聽說後,就讓弟子前去觀看,他囑咐弟子們說:「你們一定要注意晏子的禮儀。」很快,子貢回來了,他對孔子說: 「誰說晏子精通禮儀呀?我看他一點都不懂。《禮記》上說:『登台階不能越級,殿堂之上不能快步行走,授給玉器不能下跪。』現在晏子全都違背了,怎麼能說晏子懂得禮儀呢?」

晏子拜見完魯君後,特意去會見孔子。孔子對他說:「禮儀有規定,登台階不能越級而上,在殿堂上不能快步行走,授給玉器不下跪,可你在拜見魯君時,都沒按禮去做,先生不是違反了禮儀嗎?」

晏子回答說:「我聽說,在殿堂的東楹和西楹之間,國君和臣子各有固定的位置,國君跨一步,臣子要走兩步。魯君走得很快,所以我登台階越級快走,是為了及時到位。魯君接受玉器時,身子下傾,所以我跪下來授玉給他。要不這樣,魯君低下我站著,那是君卑臣尊,豈不有失君臣之禮嗎?我覺得,大的規矩不能超越,小的禮節有點出入是可以的,您說不是這樣嗎?」

孔子沒有回答。晏子起身告辭,孔子以賓客的禮儀,送晏子出去。返回後,孔子把弟子們都叫來,感歎地對他們說:「晏子是精通禮儀的人啊!他不僅知道明文寫好的禮儀,更懂得那些沒有明文寫上去的禮儀,而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去實行它,這叫理論聯繫實際。晏子是真正懂得禮儀的人啊!」

(以上均據《晏子春秋》)@*

責任編輯:梁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別看她是女輩,因出身於文豪之家,頗有文學素質。
  • 有一山東老人,對這聯詩表示不以為然。薩都刺聽說後,便特意前去拜訪、求教。
  • 清代著名畫家和詩人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他少年時代就很聰敏,賦詩撰文有獨到見解。
  • 一字之差,反映了兩人的不同襟懷。
  • 北周武帝將要親臨太學,拜師求教,封賜太傅燕國公於謹為三老。於謹上表,執意推辭。武帝不肯答應,仍然賜給他延年枴杖。
  • 唐代文學家駱賓王,婺州義烏人,他的詩文寫得很好。因參與了徐敬業叛亂活動,被武則天嚴令通緝,只好換名改姓,躲藏起來。時間一長,人們把他淡忘了。
  • 從原來的二十個字,幾經壓縮,成為八個字,卻仍不失原意,而且言簡意明。可見,做詩撰文,貴在精要。
  • 長大後,他漸漸與人不同:人家明明在那兒唱歌,他卻說:人家是在這兒哭泣。漸漸地,人看是白的,他看是黑的;人聞是香的,他聞是臭的;人吃是苦的,他吃是甜的。到後來,但凡人世的一切,他和常人的認識,全都翻了過來。
  • 如果自己做了壞事,得到惡報時,因而怪罪替他祝福的人不力,那就會貽笑大方!
  • 過去,有人送給我一匹千里馬。我雖然沒要,但是每當三公選拔官吏時,我心中就想起這個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