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繪畫大師德爾‧薩爾托重現光芒

lin.zhang
font print 人氣: 49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2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Kati Vereshaka報導,張小清編譯)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1486—1530)並不是個默默無聞的畫家,不過,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先驅,在身後的幾個世紀中,他的光芒一直被同代的三大師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所掩蓋。

由(紐約)弗里克美術收藏館和蓋蒂博物館合辦的《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再現文藝復興畫室》(Andrea del Sarto: The Renaissance Workshop in Action)正在展出畫家的近五十幅素描和三幅相關油畫,觀眾不但可一窺畫家的創作過程,也可看到他在不同繪畫材質之間的嫻熟轉換。

紐約弗里克美術收藏館正在展出額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畫展展廳一景。(Michael Bodycomb/The Frick Collection)

德爾‧薩爾托的畫室在當時的佛羅倫薩可說是最成功的,但為甚麼慢慢變得不受青睞,這還是個謎。有學者指出,這可能和德爾‧薩爾托的學生瓦薩里所寫的《大藝術家傳》有關。瓦薩里在書中批評德爾‧薩爾托總是在畫自己的妻子,並且被她控制了。他寫道:「在那些不以她為模特的畫中,從來沒有女人形象。」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年輕男子肖像,油畫,約1517年作,倫敦國家畫廊藏。

在瓦薩里看来,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妻子,德爾‧薩爾托的藝術成就很可能超越拉斐爾;當時的畫家們普遍用男模特寫生,即便是為女性人物繪製習作也是如此。

瓦薩里的觀點啟發了19世紀英國詩人羅伯特‧白朗寧,後者以《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為題寫下了一首戲劇性的長詩,讓藝術家剖白了內心的衝突和不安全感。不幸的是,高中英語課本收入的這段獨白讓很多人對薩爾托形成了某種觀念。

助理策展人Aimee Ng告訴記者,新近學者們在審視瓦薩里的傳記和歷史檔案後發現,德爾‧薩爾托藝術影響力的減弱不是他妻子的錯。而儘管瓦薩里給出了德爾‧薩爾托的負面形象,但他也承認,後者描繪的人物堪稱完美。

當觀眾與德爾‧薩爾托具有強大表現力的作品面對面,這些負面描述、包括白朗寧的詩意誇張都顯得無力了。他表現的題材讓觀眾感到親切,而且具有精神上的深度,只有大師的作品才能兼備這兩種特質。

在描繪抹大拉的瑪利亞的素描習作中,畫家捕捉住了主人公微微看向遠處的內斂目光,對頭髮的描摹也恰到好處,讓人想起她曾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基督的腳。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抹大拉的瑪利亞素描頭像,約1523年作,紅色粉筆畫。

此次展出的一些素描如此精緻,幾可視為完成的畫作。在一幅作品中,德爾‧薩爾托充分運用紅粉筆的色調,用油畫筆進行渲染,達成了驚人的肌理效果。

在一幅嬰兒素描頭像中,幼嫩肌膚的質感、面龐的飽滿彷彿穿越了時間,新生命的氣息透過畫面呼之欲出。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嬰兒素描頭像,約作於1528年,粉筆畫。

我們也看到他妻子的肖像,德爾‧薩爾托托用炭筆對其面部特徵加以了極為細緻的捕捉。

不少草圖展現了畫家為甄於完善而進行的反覆努力,從一縷頭髮,到手指和手臂的屈曲,這些細節都讓我們得以在畫家去世近500年之後,一窺其畫作中的活力與韻律。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人體習作,粉筆畫。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裘力斯‧愷撒頭像,約1520年作,紅色粉筆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萊昂納多洛倫佐.莫雷利頭像》(Head of Leonardo di Lorenzo Morelli),約1510—1512年作,黑色粉筆畫。

Aimee Ng介紹說:「對那個年代的所有藝術家來說,為畫面局部繪製素描還很少見,而我們蒐集的這一大批安德烈亞的素描,確實為我們展現了畫作的誕生過程,即他是怎麼讓人物各就各位來講故事。」

她解釋了德爾‧薩爾托在籌備濕壁畫《聖母子和聖約瑟》時,是如何先設定了三個人物的空間關係然後又否定了它;畫家當時反覆設計了五次,「似乎就是幾分鐘之內的事」。

展方還首次將德爾‧薩爾托的一些相關畫作放在一起,如從佛羅倫薩皮蒂宮借來了油畫《施洗約翰》,與他最令人屏息的素描之一《施洗約翰素描頭像》並列展出。

[[6]]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施洗約翰像》,約1523年作,木板油畫,佛羅倫薩皮蒂宮藏。

這些畫作都足以證明,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復興大師之一。
《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再現文藝復興畫室》展覽將於2016年1月10日結束。

展覽地址:1 East 70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1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至18:00, 週日11:00至17:00。

相關展覽: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的《聖家族》

與此同時,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624號展廳正將該館收藏的《聖家族與幼年施洗約翰》(Holy Family with the Young Saint John the Baptist)與華盛頓國家藝廊收藏的《慈愛》(Charity)並列展出,德爾·薩爾托的這兩幅油畫在構圖上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展覽將於1月10日結束。

[[2]]

[意]安德烈亞‧德爾‧薩爾托,《慈愛》,作於1530年之前,板上油畫,華盛頓國家藝廊藏。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盛期文藝復興三大師中,達‧芬奇最年長,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1520)是年紀最輕的一位。拉斐爾在藝術生涯早期的1504年去了佛羅倫薩,據說是專門前去研習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作品。由此,文明史迎來了十分特別的一刻:在那個時代,佛羅倫薩城集中了不可思議的藝術力量,且兩位年長大師的力量都傳遞到了拉斐爾身上。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約分為15世紀的初期、鼎盛期和17世紀後的矯飾。文藝復興初期出現在1400年,文藝復興繪畫的構圖是和諧的,勻稱和穩定的,時常有等邊三角、矩形和圓形的構圖。透過科學透視,空間深度比以前的繪畫描繪得更準確。文藝復興總是同傳統古老價值觀相聯繫,信神的主題仍然佔主導。
  • 本文作者卡拉‧萊桑德拉‧羅絲(Kara Lysandra Ross)為「藝術復興中心」的運營總監,也是一位19世紀歐洲繪畫史專家。在本文中,她以布格羅的兩幅聖母像為例,通過對比,展現了其對人體姿態和表情處理的豐富多變,及其表現視覺美感、真實感與微妙主題的深厚功力。值布格羅逝世110週年(8月19日)之際,大紀元得到授權和廣大藝術愛好者分享此文,在紀念這位古典油畫大師的同時,也希冀著更多的讀者做出發現:從古希臘、文藝復興至學院派這些帶來正向思維的美好藝術,才是人類應該回歸的藝術之路。
  • 譯者按:19世紀中葉以後,現代藝術的支持者們開始全面顛覆和壓制西方正統寫實藝術的審美價值和表達體系,使之完全陷入癱瘓之境,從畫廊、博物館、藝術教育機構到報章媒體,諸多的「權威暗示」帶動著大眾不辨美醜、人云亦云。近三十年來,現代藝術的公正性開始受到質疑,同時,古典寫實與當代寫實藝術也勃然復興,此間,創辦於美國的「藝術復興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簡稱ARC)已成為全球藝術界同好研究、交流和競賽的高端平台。本文是ARC創辦人弗雷德里克‧羅斯(Frederic Ross)2014年2月7日對康涅狄格肖像藝術家協會的主題演講,也是ARC藝術哲學系列演講的第一講,通過對一個半世紀以來藝術史的重新審視,不僅申明了視覺藝術為什麼要寫實的問題,也匡正了偉大畫作的定義。今分為五篇發表,各篇標題均為譯者所加。

  • 然西方古典音樂據信源於中世紀,但西方古典音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地中海希臘和羅馬帝國,以及他們兼收並蓄的文化。
  • 希望能將歐洲第一名瓷的專業用筆技巧傳授給學生,讓藝術大師麥森的獨門技術在臺流傳。為慶祝嘉義大學創校96週年校慶,嘉大瓷繪工坊特別邀請出自歐洲第一名瓷,麥森(Meissen)瓷工坊的德國大師ANDEREAS KNOBL,遠自德國來到嘉大,並於11月5日至8日在蘭潭校區瓷繪工坊指導學員更深層的彩繪技術。
  • 我們知道,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兩個大力扭轉了人類文明方向的時代,而路易十四時代正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站立在文明的十字路口,這偉大的世紀扮演了甚麼角色?十六到十七世紀,在太陽王登基前後,歐洲經歷了全方位的衝擊。把他所身處的時代放入歷史的大背景中,我們將更能理解路易十四時代的意義。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