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助軍 活民濟世

秦自省
font print 人氣: 59
【字號】    
   標籤: tags:

東漢末年,發生了震驚天下的黃巾大起義。東漢政府實行內部和解政策,幾乎動員全部力量,把黃巾起義鎮壓下去。但這些鎮壓活動,卻帶來了豪強並起的混亂局面,皇朝不但控制不了混亂的局勢,結果是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在戰亂之中,生產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老百姓背井離鄉,土地荒蕪。與此同時,各支軍閥也都面臨著糧餉缺乏的困難問題。

在混亂之中,原來的頓丘令(官職名)曹操,也以討伐董卓為名,在中平六年(紀元189年)起兵。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把被軍閥們攆得無處存身的漢獻帝劉協,迎到許昌,曹操也因此被「天子」拜為大將軍,成了政治上、軍事上都比較強大的一支軍閥力量。

但是,他也面臨著糧餉不足的嚴重問題。那時,一斛米賣到五十多萬錢,有的地方出現人吃人的現象。中原大地,到處是一片荒涼。各路軍閥都沒有糧食吃,就到老百姓中間去搶。又因為他們都是流寇式的行動,糧食搶得多了,又無法保管,有時只能丟棄。有很多支軍隊,並不是被自己的敵人打垮的,而是因為解決不了糧食問題,而自行垮台的。袁紹在河北的軍隊,有一段時間要靠採桑椹活命。而在江淮一帶的袁術,則要到水裡去抓河蚌充飢。所以,沒有糧食,兵力再多,也難以制勝。

就在大家都在糧食問題面前束手無策的時候,曹操原來的陳留太守,現任羽林監的棗祗(人名。祇讀支。)給他提出一個建議:實行屯田,自己生產糧食。屯田就是徵集一些百姓,到地多人少的地區開荒種地,發給他們土地、耕牛、種子、農具等等。讓他們集中耕種。打下的糧食,一部分留給他們自己,大部分交給國家(因為曹操是漢獻帝的「臣」,所以他是代表漢朝廷的)充作軍糧。

棗祗是穎川郡(在今河南省登封、寶豐、尉氏、郾城一帶)人。原來他姓棘,他的先人在躲避戰亂的時候,為了家人安全,把「棘」字的兩個部分挪了個位置,就成姓棗了(繁體的「棗」字是兩個束字,上下加在一起)。棗祗當初與曹操一同起兵。後來袁紹想拉他到自己的麾下,但棗祗表示忠於曹操。曹操讓他當了東阿令。當呂布強大起來的時候,兗州大部分的地方勢力,都背叛了曹操,但棗祗所在的東阿,卻沒有動搖。棗祗還在東阿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了大量糧食,解決了曹操軍隊的部分急需。所以,曹操對棗祗是很器重的。

曹操聽了棗祗的建議,非常高興。因為那時候荒蕪的土地有的是,而逃亡的農民也很多。他們並不是沒有土地可種,而是一沒有可以種地的和平環境,二是沒有種地必須的耕牛農具、種子等物資。如果國家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又有軍隊保護,他們是很願意參加屯田的。

「這真是個活民濟世、安定國家的建議!」曹操激動地說:「活民濟世、安定國家,就是要強兵足食。當年秦國人是靠優先發展農業,才兼并天下的,前漢的孝帝也是靠屯田定西域的。這都是前人已經證明瞭的成功經驗!」

於是,從這一年開始,曹操募集大批農民,在許昌以南地區大量屯田。曹操任命棗祗為屯田都尉。可惜他死得早,未能看著實現自己的宏願。曹操又任命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就是負責發展農業生產的將軍,全面負責屯田事務。

任峻是河南中牟(在今河南省鶴壁市西)人。漢末農民大起義發生後,他說服中牟令起兵,參加了曹操的隊伍。曹操對他非常歡迎和信任,任命他為騎都尉,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曹操讓自己最信任的人負責屯田,可見他對這一事業的重視了。

不到幾年的時間,屯田軍就收穫了上百萬斛的糧食。曹操所控制地區的倉庫,都裝滿了糧食。並且,這些糧食不是集中在許都,而是儲藏在各州、各郡。這就大大減少了運糧之勞,打起仗來,糧食的供應方便多了。

建安五年(200年),發生了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準備了充足的糧食,並讓任峻負責管理和供應這些糧食。兵力大大超過了曹軍的袁軍,千方百計地要斷絕曹軍的糧道。而曹軍以重兵復陣保衛糧食,使袁軍靠近不得。相反,曹軍卻用計燒了袁軍的運糧車。結果,曹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這不能不說是屯田政策的一個直接結果。

人們都說,曹操軍國之富足,起於棗祗,成於任峻。棗祗死後多年,曹操還提升他的幾個孩子為官。@*

責任編輯:梁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官渡之戰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以寡擊眾的三大著名戰例之一(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它為曹操統一北方的大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使驕橫的袁紹一敗塗地,失去江山。
  • 漢朝皇帝,請了一個大學問家班彪,整理漢代的歷史。班彪有兩個兒子,名叫班固、班超,一個女兒,名叫班昭,從小都跟父親學習文學和歷史。
  • 湯斌曾擔任嶺北道,赴任時,雇一頭騾子載衣被出潼關。後來稱病解任,衣物一點也沒增加。湯斌後來擔任江蘇巡撫,每天只吃蔬菜。湯斌一天查閱帳簿,發現某天買了隻雞,驚愕問道:「誰買的雞?」僕人磕頭說:「公子。」
  • 安貧樂道語出《後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 史可法在南京擁戴福王朱由崧,力主抗清,當時福王只知醉生夢死,其他要臣如馬士英、阮大鋮、孔昭等人,又互相傾軋。當時,史可法從抗清的大業出發,盼望福王認清形勢,勵精圖治。
  •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漢字皆因象形而造,意為「象形字」,由此可見,「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阿,人若能不偏不倚並做到竭誠盡責就是忠的表現。
  •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清正廉潔、秉公執法、善良大度皆是在朝野為官人士的優秀品質,而唐臨簡肅寬容、德行為本的事跡尤為值得稱頌。
  • 蕭何、張良和陳平在秦末漢初都是叱吒風雲、名垂史冊的人物,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分別把他們寫入了《蕭相國世家》、《留侯世家》和《陳丞相世家》中。班固的《漢書》基本承繼了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三人的記述,但由於體例的關係把他們三個人分別放在了《漢書》列傳的第九和第十部份,在對三人的評價上基本和司馬遷相同。
  • 古語云:「禍由惡作,福由德生」。古人認為世事無常,人生如夢,莫費盡心機貪求名利等身外之物,唯有積德行善,向道向善才是人生之正途,因為天道佑善。反之,貪圖利慾之人,必定只有自我的私念,少有大道的追求,也就不配上天的輔助與護佑。人若是想要趨吉避凶,前程光明,必定要遵循天理而為善,正信因果客觀規律,方能不迷不謬。
  • 中國明朝英宗時期,石亨、曹吉祥誣陷徐有貞,為了給徐有貞定罪,酷刑拷打其友人馬士權,逼取口供。觸怒上天,導致了兩次天災。這兩次天災在正史中都有記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