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紐約市大都會美術館裡的瑰寶(一)

作者:行雲

《蘇格拉底之死》,Jacques-Louis David作品,紐約市大都會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9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紐約市大都會美術館裡的瑰寶,實在是多得如過江之鯽。所以,我只能和朋友們分享冰山之一角。

我這一次造訪大都會美術館,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觀賞歐洲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的繪畫。其中第一張遇到的名畫,是法國「新古典主義」大師Jacque-Louis David(中文常翻譯成「大衛」)所繪的《蘇格拉底之死》。

歐洲的繪畫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達到古典主義的高峰。但是隨後的矯飾主義(Mannerism)、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時期,則逐漸走向了華麗和繁複。 所以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之際,出現了一個回復到古典主義的穩重莊嚴的風潮,被稱為「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而畫家大衛則是這個運動裡的佼佼者。 其實在同一個時期,在音樂的領域裡也有一個相應的風潮。但是因為音樂過去的發展,並沒有像繪畫的發展那樣,有一個顯著的古典時期。所以和繪畫「新古典主義」相應的音樂風潮,只被稱為「古典主義」,而沒有加上「新」的字樣。像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都是音樂「古典主義」的大師。

這幅畫的主題「蘇格拉底之死」,在西方的哲學史上是一個重要的事件。根據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的記載,蘇格拉底在被古希臘雅典的公眾宣判喝毒藥處死之後,不但沒有趁機出亡,反而坦然就義。而且在喝毒藥之前,向他的門徒們闡釋他為什麼要選擇從容就義。他的論點,對西方的生命哲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大衛的這一幅畫,就是在描繪這重要的一刻。

《蘇格拉底之死》局部,蘇格拉底在喝毒藥之前,向他的門徒們闡釋他為什麼要選擇從容就義。(行雲提供)
《蘇格拉底之死》局部,哀痛的門徒。(行雲提供)

這幅畫的構圖並不繁複,是以半裸的蘇格拉底為軸,而以他的右手和他的視線形成一個三角形。那位遞毒藥給蘇格拉底的青年,和幾位哀痛的門徒,則成了這個三角形的其它兩點。而且,畫裡的用色也相當內斂。這兩方面,都顯示出大衛當時想要脫離洛可可浮華風格的努力。另一方面,大衛也善用了顏色,來反映畫中人物的心靈狀態。 除此之外,背坐在畫面左端的柏拉圖,也因為衣著淡色,所以雖然顯著,但是並沒有很突兀地干擾到三角形的主構圖。

蘇格拉底之死》局部,坐在畫面左端的柏拉圖。(行雲提供)

中國繪畫和歐洲繪畫之間,有一個有趣的差別:中國繪畫除了早期的漢、唐時期,和受到西方影響之後的清朝及晚近,其他時候都是「重山水而輕人物」。而歐洲繪畫則是反其道而行:重人物而輕山水。我相信歐洲繪畫的這個傾向,或多或少受到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大力倡導「人本主義」的影響。 @#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米開朗基羅是神的寵兒,他就是為讚美神、儆醒人,恢復人類的正統文化,而被派到人世間來的。
  • 「法蘭西繪畫之父」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年)在他的畫作中深蘊天機,這或許得益於他執著的古典精神和濃厚的信仰情懷。此幅〈阿卡迪亞的牧羊人〉(Et in Arcadia ego, Les bergers d'Arcadie)歷來為人所稱道,她非常類似中國的一首古詩〈春江花月夜〉,因為他們都能將唯美和哲理融於一身,從而享譽千秋。
  • [法]雅克―路易‧大衛《蘇格拉底之死》,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18世紀的新古典主義哲學,呼喚復興古典時代的莊嚴、道德與理想。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作為畫界的代表,其繪製於1787年的《蘇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以堅忍的主題成為完美的新古典主義宣言。英國著名出版家博伊德爾(John Boydell)在給同時代畫家雷諾茲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的信中,曾盛讚這幅畫作是自米開朗琪羅的西斯廷禮拜堂天頂壁畫和拉斐爾的梵蒂岡宮壁畫之後最偉大的作品。
  • 1837年1月,在法國諾曼底的偏遠小村莊,一個小伙子在鄉間小路上飛奔,還沒進家門就高喊:「奶奶,我拿到獎學金!要去巴黎了!」「哦,弗朗索瓦,感謝上帝!」老祖母擁抱著孫子,親了又親。母親在兒子懷裡落淚:「終於能到巴黎美術學院了,要是你爸爸活到今天,該多高興啊!」
  • 在動盪不安的年代,在饑饉貧困、病痛折磨和不被認同的辛酸中,米勒竟畫出了曠世傑作《晚禱》。遠處教堂的鐘聲傳來,一對年輕的農家夫婦在田野裡站起來祈禱,感謝上蒼賜給他們食物,保佑他們平安地度過了一天。挖出的馬鈴薯放在籃子和小推車上的麻袋裡。農夫脫帽,少婦合十,完全沉浸在禱告中,那麼虔誠靜穆,那麼純樸祥和……
  • 近期劍橋大學學者在研究中做出一項新發現,充分證明在文藝復興通才、大畫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那裡,即便看似無意義的手跡也可能有很深的含義。
  • 回溯19世紀法國藝術,就不能不審視「國家科學與藝術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e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簡稱研究院)及其下屬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 Arts,通常稱為法國美術學院)的歷史。
  • 如果把古代的油畫作品與近一百多年來的各類現代派油畫比較一下,可以看到它們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在畫面效果上的巨大差異。通過歷代留下的典籍和文獻,或現代的一些科學檢測技術,美術界早已認識到這種差異來自於繪畫技法的不同。
  • 意大利巴洛克藝術盛期時,最偉大藝術家的代表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濟安‧勞倫佐‧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貝尼尼的很多作品都和聖彼得大教堂有關,他以列柱的形式,興建了聖彼得大教堂前著名的廣場迴廊。今日的羅馬,處處都有貝尼尼留下的作品,譬如著名的《四河噴泉》(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
  • 這幅畫正是描寫剛剛凱旋,為國王帶回光榮的勝利的大孔代,被堂弟國王路易十四所接見的場面。這是表揚他不朽功績的榮耀時刻!只是大孔代雖然戰功彪炳,晚年卻為痛風所苦;因而有了畫面中舉步艱難的情節。一個是寬宏大量、勵精圖治的英主,一個像是迷途知返的脫韁戰馬,兩人本應惺惺相惜。這段恩恩怨怨,卻寫就了法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