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纽约市大都会美术馆里的瑰宝(一)

作者:行云

《苏格拉底之死》,Jacques-Louis David作品,纽约市大都会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7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纽约市大都会美术馆里的瑰宝,实在是多得如过江之鲫。所以,我只能和朋友们分享冰山之一角。

我这一次造访大都会美术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观赏欧洲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的绘画。其中第一张遇到的名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Jacque-Louis David(中文常翻译成“大卫”)所绘的《苏格拉底之死》。

欧洲的绘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古典主义的高峰。但是随后的矫饰主义(Mannerism)、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时期,则逐渐走向了华丽和繁复。 所以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之际,出现了一个回复到古典主义的稳重庄严的风潮,被称为“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而画家大卫则是这个运动里的佼佼者。 其实在同一个时期,在音乐的领域里也有一个相应的风潮。但是因为音乐过去的发展,并没有像绘画的发展那样,有一个显着的古典时期。所以和绘画“新古典主义”相应的音乐风潮,只被称为“古典主义”,而没有加上“新”的字样。像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都是音乐“古典主义”的大师。

这幅画的主题“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的哲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根据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被古希腊雅典的公众宣判喝毒药处死之后,不但没有趁机出亡,反而坦然就义。而且在喝毒药之前,向他的门徒们阐释他为什么要选择从容就义。他的论点,对西方的生命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大卫的这一幅画,就是在描绘这重要的一刻。

《苏格拉底之死》局部,苏格拉底在喝毒药之前,向他的门徒们阐释他为什么要选择从容就义。(行云提供)
《苏格拉底之死》局部,哀痛的门徒。(行云提供)

这幅画的构图并不繁复,是以半裸的苏格拉底为轴,而以他的右手和他的视线形成一个三角形。那位递毒药给苏格拉底的青年,和几位哀痛的门徒,则成了这个三角形的其它两点。而且,画里的用色也相当内敛。这两方面,都显示出大卫当时想要脱离洛可可浮华风格的努力。另一方面,大卫也善用了颜色,来反映画中人物的心灵状态。 除此之外,背坐在画面左端的柏拉图,也因为衣着淡色,所以虽然显着,但是并没有很突兀地干扰到三角形的主构图。

苏格拉底之死》局部,坐在画面左端的柏拉图。(行云提供)

中国绘画和欧洲绘画之间,有一个有趣的差别:中国绘画除了早期的汉、唐时期,和受到西方影响之后的清朝及晚近,其他时候都是“重山水而轻人物”。而欧洲绘画则是反其道而行:重人物而轻山水。我相信欧洲绘画的这个倾向,或多或少受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大力倡导“人本主义”的影响。 @#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米开朗基罗是神的宠儿,他就是为赞美神、儆醒人,恢复人类的正统文化,而被派到人世间来的。
  • “法兰西绘画之父”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年)在他的画作中深蕴天机,这或许得益于他执著的古典精神和浓厚的信仰情怀。此幅〈阿卡迪亚的牧羊人〉(Et in Arcadia ego, Les bergers d'Arcadie)历来为人所称道,她非常类似中国的一首古诗〈春江花月夜〉,因为他们都能将唯美和哲理融于一身,从而享誉千秋。
  • [法]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哲学,呼唤复兴古典时代的庄严、道德与理想。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作为画界的代表,其绘制于1787年的《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以坚忍的主题成为完美的新古典主义宣言。英国著名出版家博伊德尔(John Boydell)在给同时代画家雷诺兹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的信中,曾盛赞这幅画作是自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和拉斐尔的梵蒂冈宫壁画之后最伟大的作品。
  • 1837年1月,在法国诺曼底的偏远小村庄,一个小伙子在乡间小路上飞奔,还没进家门就高喊:“奶奶,我拿到奖学金!要去巴黎了!”“哦,弗朗索瓦,感谢上帝!”老祖母拥抱着孙子,亲了又亲。母亲在儿子怀里落泪:“终于能到巴黎美术学院了,要是你爸爸活到今天,该多高兴啊!”
  •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饥馑贫困、病痛折磨和不被认同的辛酸中,米勒竟画出了旷世杰作《晚祷》。远处教堂的钟声传来,一对年轻的农家夫妇在田野里站起来祈祷,感谢上苍赐给他们食物,保佑他们平安地度过了一天。挖出的马铃薯放在篮子和小推车上的麻袋里。农夫脱帽,少妇合十,完全沉浸在祷告中,那么虔诚静穆,那么纯朴祥和……
  • 近期剑桥大学学者在研究中做出一项新发现,充分证明在文艺复兴通才、大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那里,即便看似无意义的手迹也可能有很深的含义。
  • 回溯19世纪法国艺术,就不能不审视“国家科学与艺术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e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简称研究院)及其下属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通常称为法国美术学院)的历史。
  • 如果把古代的油画作品与近一百多年来的各类现代派油画比较一下,可以看到它们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在画面效果上的巨大差异。通过历代留下的典籍和文献,或现代的一些科学检测技术,美术界早已认识到这种差异来自于绘画技法的不同。
  • 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盛期时,最伟大艺术家的代表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济安‧劳伦佐‧贝尼尼 (Gian Lorenzo Bernini,又名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贝尼尼的很多作品都和圣彼得大教堂有关,他以列柱的形式,兴建了圣彼得大教堂前著名的广场回廊。今日的罗马,处处都有贝尼尼留下的作品,譬如著名的《四河喷泉》(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
  • 这幅画正是描写刚刚凯旋,为国王带回光荣的胜利的大孔代,被堂弟国王路易十四所接见的场面。这是表扬他不朽功绩的荣耀时刻!只是大孔代虽然战功彪炳,晚年却为痛风所苦;因而有了画面中举步艰难的情节。一个是宽宏大量、励精图治的英主,一个像是迷途知返的脱缰战马,两人本应惺惺相惜。这段恩恩怨怨,却写就了法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