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來莫直入 古人入室很講究禮儀

作者:劉曉

清畫院《十二月月令圖‧八月》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258
【字號】    
   標籤: tags:

常常看到日劇、韓劇在描寫家庭成員回家或者客人前來拜訪,尤其是在敲門無人應答直接進入沒上鎖的屋子時,通常會大聲說「我回來了!」「請問家裡有人嗎?」等等。而這正是中國古人提倡的禮儀,即「將上堂,聲必揚」。古人認為外人(家人)來訪(回家)不敲門、不打招呼是不禮貌的行為。

《列女傳‧母儀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孟子既娶,將入私室,其婦袒而在內,孟子不悅,遂去不入。婦辭孟母而求去,曰:「妾聞夫婦之道,私室不與焉。今者妾竊墮在室,而夫子見妾,勃然不悅,是客妾也。婦人之義,蓋不客宿。請歸父母。」於是孟母召孟子而謂之曰:「夫禮,將入門,問孰存,所以致敬也。將上堂,聲必揚,所以戒人也。將入戶,視必下,恐見人過也。今子不察於禮,而責禮於人,不亦遠乎!」孟子謝,遂留其婦。君子謂孟母知禮,而明於姑母之道。

明 文徵明《赤壁圖》局部。(公有領域)

大意是:孟子娶妻以後,有一次剛要進內室,見到他的妻子衣衫不整,袒露著身體在屋裡。孟子不高興,轉身離開不再進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親請求離開:「我聽說夫婦之間的規矩,在私室裡可以不遵守。現在我在臥室中有些隨便,丈夫見到就突然不高興了,是把我當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規矩,是不在別人家裡過夜的。請讓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於是叫來孟子對他說:「從禮節上講,將要進大門的時候,要先打招呼,問下有沒有人在,這是表示尊敬、講究禮節;將要進入廳堂,一定要高聲提醒一下,要讓裡面的人知道有人來了;將要進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避免撞上屋內的人正處於尷尬的狀況中。如今,你不遵守禮節卻責怪妻子沒有禮節,不是(和聖人)差得太遠了嗎?」孟子於是道歉,將妻子挽留下來。

《禮記‧曲禮》中除了要求進門提高嗓音、告知來人的身分外,還提出:如果看到人家室外放有兩雙鞋子,而室內說話的聲音聽得很清楚,那樣來人就可以進去。反之,如果聽不見室內說話的聲音,表示兩人在裡面可能在商談什麼機密的事,最好就不進去了。即使進去,也要眼睛看地下,以免衝撞人家。

明 仇英《錦堂》局部。(公有領域)

有意思的是,唐朝人還將入門禮儀改成了通俗的五言詩,並刻在瓷壺上。比如上個世紀80年代在長沙出土的「長沙窯」執壺上,就有這樣一首題詩:「客來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門三五下,自有出來人。」意思是說客人造訪,不要徑直入內,先叩門三五下,主人自會出來迎接。

題詩書法精妙不說,而且短短二十個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對於普通民眾有著一定的教化作用,即去別人家裡做客,不要魯莽失禮。而它也讓我們遙想當年大唐的百姓有著怎樣的待人接物、規規矩矩的禮儀風尚,慨嘆古風的遺失。@*#

參考書目:《禮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輝煌的大唐文明對日本的影響體現在文字、經學、史學、文學、藝術、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宗教、禮儀、建築、自然科學、社會風俗等許多方面,迄今仍清晰可見。不妨先說一說大化改新。
  • 如今妻子稱丈夫為「老公」,其實古時候「老公」是指太監。那麼古代女子如何稱呼丈夫呢?
  •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稱帝九年後,發現不少官員的德才和職位不相符,導致很多政事廢弛。忽必烈向漢臣張雄飛、江孝卿說起此事,將此局面比喻為「大廈將傾,非良工不能扶」。並詢問二人的建議。
  • 不久前,媒體報導了徐州八孩母被鐵鏈鎖頸,遭受囚禁及虐待一事。此事涉嫌拐賣人口,備受外界關注。徐州官方發布四次通告,其說辭對八孩母身分前後矛盾,引發外界質疑,更有法律人士認為,中共官方縱容和參與拐賣人口犯罪。如果在中國古代拐賣人口,各朝刑法將如何懲治?
  • 古典小說《紅樓夢》第三十九回中,有這麼一段:賈母等人在屋裡聊天,忽聽外面的人吵嚷起來。賈母問怎麼了,丫鬟回話說:「南院子馬棚裡走了水了,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這裡的「走水」是失火的意思。
  •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市井雞販。(公有領域)
    在當今社會,人們稱生意人為「商人」,稱買賣行業為「商業」,而買賣雙方交易的物品稱為「商品」。在上古三代,中國出現了一個商朝。現今人們所說的「商」,是否和商朝有關呢?
  • 桌曆
    從1752年9月3日至13日,英國沒有任何人出生、死亡、結婚或工作,也沒有爆發戰爭或出現天災人禍,甚至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事實上,這11天並不存在於英國的日曆上,也就是英國人在當年的9月2日晚上睡覺,隔天早上起床就是9月14日了。為什麼英國會憑空失去11天呢?
  • 九品官人法的出現和存續,是適應了當時的社會要求。皇帝把士族看作人才庫,猶如對待御苑裡的寶馬良駒,既給予高規格優寵,又得備好鞍轡、打上馬釘兒,以保證能駕馭馳騁。朝廷不斷加強管理規範,以保證士族的精英優品不墮。
  • 九品官人法在實行中,相關的配套管理制度越來越完善。在東晉到南北朝這六朝時期,打造了歷史上特有的士族文人貴族時代。表現上是:皇權或皇朝雖頻繁更迭,而士族大夫們持續穩定地職掌國家典制。中國禮制文明與文化不因皇權姓氏改變而損折。因此,我覺得以士族制度或者文人貴族制度來概說六朝政治制度,更能貼近歷史真貌。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選官制度是九品官人法,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科舉制,深刻影響了社會的興衰更替與文化走向。士族集團縱橫國政,士族標舉貴族精神品質,享有空前絕後的榮譽和地位。這也是中國在長期分裂大變革時期的一段特有現象。本篇以人才選舉制度為核心,概括揭示九品官人法在每個大的歷史時代用人之面貌,以及其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