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直言進諫念國忘身 三義士捨命追隨

文/劉曉
明 文徵明《空林落葉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25
【字號】    
   標籤: tags: , ,

古代儒家推崇仁義禮智信。那麼何為「義」?《孟子》中云:「義,人之正路也。」韓愈《原道》中說:「行而宜之之謂義。」通俗地講,「義」是指人們的思想和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追求「義」並踐行「義」的人並不罕見,而那些在危難中不顧危險,依然堅持正義、選擇行義之人尤為可貴。

東漢中期的李固和杜喬是當時有名的直臣、忠臣,後世評價他們「忠直不回」,「忠以直言,德以輔政,念國忘身,隕歿為報。」

李固出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是司徒。他年輕時便博覽古今書籍,學識淵博,還通曉風角、星算、河圖及讖緯之術。二十多歲時他開始在朝廷嶄露頭角。

陽嘉二年(133年)六月初八,京師雒陽宣德亭發生地裂,長八十五丈。漢順帝讓三公九卿薦舉淳真樸實之士,進行對策,並讓他們指出當下的弊病和如何為政。李固是受薦舉人之一,其對策被評為第一名,而他在對答中直接彈劾皇宮中受寵的乳母以及宦官。順帝接受了其建議,讓乳母搬出皇宮,回到私宅,宦官們也向順帝請罪。朝廷一片肅然,李固則被任命為議郎。

其後,痛恨李固的乳母和宦官設計陷害李固,將其下獄。在一些大臣的營救下,李固之案水落石出,他被調離朝廷擔任廣漢郡雒縣令。不過,他到達任職所在地後,即辭官回家,而且關門謝客。

李固辭官回家,而且關門謝客。圖為明 沈周《秋日山居》。(公有領域)

兩年後,順帝皇后的父親梁商被任命為大將軍,輔佐政事,他邀請李固做自己的從事中郎。李固為其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議。永和(136年—141年)年間,李固出任盜賊猖獗的荊州的刺史。他到任後,一方面赦免盜賊以前的罪行,讓他們重新開始;另一方面,則收編盜賊團伙六百多人。半年時間,荊州再無盜賊。

其後他又被調任太山太守平賊,李固同樣採取恩信的方法招誘盜賊投降。不到一年,盜賊都消失了。杜喬等八使按察天下後,表奏李固政績為天下第一,順帝後下詔任命李固為大司農。高升後的李固依然保持了直臣的本色,多次上奏要求處罰那些不稱職甚至橫行無道、侵害百姓權益的官員。

建康元年(144年)八月,順帝駕崩,年僅三歲的太子劉炳即位,是為漢沖帝,由太后梁妠臨朝聽政。同月,任命李固為太尉,與太傅趙峻、大將軍梁冀參錄尚書事。梁太后十分倚重李固,對於他提出的建議,比如排斥和遣退作惡的宦官,太后梁妠大都予以採納,引起了梁冀的不滿。

其後,沖帝在位僅148天就離世,梁太后降旨立年僅八歲的渤海王獨子劉纘繼承皇位,是為漢質帝,梁太后繼續臨朝聽政。

質帝死後,李固等就立誰為帝的問題與梁冀爭辯,最後遭梁冀誣告下獄,死在獄中,時年五十四歲。他的兩個兒子李基、李茲也都死在獄中。

而與李固同朝為臣的杜喬也是朝中重臣,先後任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大司農、光祿勛,他對梁冀家族擅權不法的行為極為厭惡,多次上疏彈劾梁冀及其親信,也因此受到梁冀的忌恨。建和元年(147年),他與李固一起受到宦官及梁冀誣陷,下獄而死。

李固、杜喬受到宦官及梁冀誣陷,下獄而死。示意圖 (Getty Images)

李固、杜喬被梁冀害死後,又被暴屍街頭示眾,梁冀下令說:「有敢來哭泣弔喪的,必將予以懲治。」李固十五歲的弟子汝南人郭亮正在都城洛陽遊學。他得知李固遇害的消息後,遂左手拿著奏章和斧子,右手抱著鐵砧,到宮門上書,乞求為李固收屍,但遭到拒絕。沒辦法,他來到李固的遺體前哀悼,守喪不去。

夏門亭的亭長呵斥道:「李固、杜喬二公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安撫君王獻上忠心,只會無端生造是非。你們這些迂腐的書生,難道要公開抗旨,干預官府辦事嗎?」郭亮回道:「我郭亮含陰陽之氣生於人世,行事頂天立地,且道義所在,豈能吝惜性命?你又何必以死來恐嚇呢?」亭長嘆道:「身處顛倒是非的時代,天高也不敢不彎腰,地厚也不敢不踮腳。耳朵可以多聽,眼睛可以多看,但口卻不能妄言啊。」

除了郭亮,另外一位曾經侍奉過李固的書生董班聽說李固遇害後,星夜奔到李固的遺體旁,不停地哭泣。司隸知道後上奏給了皇帝,漢桓帝並沒有怪罪他。董班就這樣守著李固的遺體,十日依然不肯離去。

還有杜喬的舊吏楊匡聽說他遇害後,也號哭著星夜趕到洛陽。他帶著原來的赤幘(註:赤色頭巾),假扮成夏門亭的小吏,守護在遺體旁,驅趕蠅蟲共十二天。司隸都官從事將他抓了起來,並上奏給朝廷。梁太后認為他有情有義,便放了他。隨即,楊匡帶著鐵鑕去朝廷上書,請求收李固與杜喬的遺體安葬。梁太后答應了他的請求。

郭亮、董班和楊匡於是用禮殯殮,將李固與杜喬的遺體歸家並安葬。三人的慷慨赴義之舉為天下人敬仰,朝廷亦徵召他們出仕,但三人在守喪後,卻都選擇了隱匿於田野。@*#

參考資料:《後漢書‧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