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超能力記載:遠距離傳音

作者:德惠
人體的精妙遠勝任何科學儀器,自然能夠產生出遠超科技力量的各種人體功能,只是現代人迷失在無神論等各種邪說與利益中,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超常。(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664
【字號】    
   標籤: tags: , ,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則古代正史《晉書》中關於超能力的記載。三國時,東吳統治者吳景帝孫休在位時(公元258─264年),烏程(今浙江湖州)有個人得病了,等他好了,不知怎的卻有了一種超能力。

什麼樣的能力呢?他說話時可以遠距離傳音,讓身處另一處地方的人聽到他說話的聲音。他自己也不知道這種能力是怎麼回事。他施展這種能力時,在他身邊聽他講話,不覺得他話聲有多大;可在離他傳音方向很遠的地方,依然能聽到他說話的聲音,而且聲音近得如同身邊有人對其說話一樣,聽到的人不認為這話聲來自於遠方。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遠距離傳音的方向、距離與接受對像,最遠可達十幾里遠。

他有個鄰居,欠了別人錢,在附近一躲就是好幾年不回家,債主就請他幫忙。他就用這種超能力傳音,說了指責其欠錢不還的話,還說了些善惡有報的話。那位鄰居在外地,聽到了他說的話,以為是有鬼神在冥冥中譴責他,於是趕緊回來還債。

這則記載出自《晉書‧志‧第十八章》,屬於古代官修正史,可信度是極高的。看到這則記載我也不認為是天方夜譚,因為現代還處於試驗中的音頻定向技術已經能夠部分實現遠距離傳音:把音頻信號以特殊方式加載到高頻超聲信號上,產生高指向性超聲波束。音頻聲在很長的距離上沒有明顯的衰減,可以做到遠距離傳播。它還有良好的反射性,類似於光的反射,傳播的可聽聲遇到牆或硬表面而反射,仍不失其指向性,可用於產生特殊的聲效,如虛擬聲源和環繞聲場。還有人基於此技術,研究定向聲波武器,能對單個或多個目標發出強力定向聲波攻擊。

記載中的這個人就是在得病的特定情況下,激發了自己的功能。某些武俠小說中描述過一種「傳音入密」的功夫,說話人可以將自己的聲音凝聚成線,直接送到特定人的耳中,使他的話只有在場的特定某個或幾個人聽到,而其他人聽不到。以前有迷信科學的人,說這完全是不可能的,結果後來出現了音頻定向技術,他又改口說是科學使「傳音入密」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迷信科學的現代人已經忘了,科學只是人類探索世界的一種方法罷了,科學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提出解釋,然後論證、質疑、推翻的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味迷信某種理論,去排斥未知。其實人體的精妙遠勝任何科學儀器,自然能夠產生出遠超科技力量的各種人體功能,只是現代人迷失在無神論等各種邪說與利益中,完全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超常。

資料來源:《晉書‧志‧第十八章》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和凝和狄仁傑都是古時德才兼備的宰相,能重視人才,提拔後進。和凝以范質繼承自己衣缽,可見和凝能賞識賢才,有提拔後起之秀的雅量。狄仁傑以元行沖作為規勸自己過失的一味藥材,可見狄仁傑能珍惜賢才,並有接納諫言的雅量。
  • 李靖雖為名將,但人間將相也只是龍族之奴,世上名利轉眼即逝,有沒有都無妨。而人們必須順天行事,照規矩辦事,否則好心反而會害了人。做人應盡孝道,王崇孝感天地,因而遇難呈祥。然而人世有其因緣,凡事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當世緣已盡也是天意,不如就隨其自然、節哀順變吧!
  • 荀巨伯長途跋涉到遠方探望生重病的朋友,正值戰亂,荀巨伯沒有捨棄朋友而去,並且願意犧牲自己保全友人。敵軍被感動,於是率軍撤回,他的義舉使得全郡城的財物和人命得以保全。許叔微家境貧苦,自知無力施捨救助他人,便刻苦學醫,以醫術救人。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許叔微以精湛的醫術活人無數。
  • 明武宗命令泗州進獻幾十名善長歌舞的美女,汪應軫智慧應對,於是明武宗下詔泗州暫停進獻美女。
  • 西晉的蔡子尼是陳留郡的的名士,北宋的劉少逸被稱為神童。
  • 王戎、裴楷同為聰明俊秀的人才,晉初吏部郎的人選,也是魏晉時期的清談名士,崇尚老子,放達自然。裴楷始終貞潔正直,不巴結迎合權貴,因而保全了自己,也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才能。王戎雖清淨豁達,但政局混亂中想法似乎變了質,增加了私心,占居高官卻閒散出遊,讓一起共事的同事撐起大局,坐擁財富卻不願與人分享,確實不如裴楷的度量寬大、守正不阿。
  • 富貴不如德義,道義之士心無所求,雖居貧賤而感自豪。富貴者不得驕人,應尊賢禮士才能保有富貴。太子擊受父親和田子方等儒家之士的教導,成為一位注重道德修養的明君。趙溫胸懷大志,救人不惜錢財,為民請命不畏強權,也是位了不起的仁義之士了。
  • 宋仁宗初即位時,京師流傳:「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寧,拔去眼中丁。」寇,指寇準;丁,指丁謂。當時王曾擔任宰相,見寇準因為丁謂的讒言而遭貶謫,十分不滿。後丁謂因擅移真宗山陵皇堂一事獲罪,王曾負責查辦,將丁謂免除相職,貶為崖州司戶參軍。
  • 王倫與金和議,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奉詔出使,卻被誤會是出賣國家。岳飛死後三年,宋使王倫也被殺,南宋滅亡已是必然,而王倫的忠誠廉潔卻讓人敬佩,令天地與之同悲。
  • 清改琦繪綠珠像。(公有領域)
    殺人劫財的石崇雖然富貴一時,被斬首前才悟到是財富害死了自己,後悔也來不及了。反之,王濬接受了范通的勸告,不再爭功,得以安享餘年,享年八十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