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年度大展 古色特展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亞晴整理報導)過年去哪裡呢?不妨走一趟幽靜的台北外雙溪,搭配觀賞故宮年度大展「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展期即日起至三月七日。此次不但有特展,故宮也安排有專業與業餘講座兩種、親子DIY。

晚明社會經濟繁榮,以文人為首,加上地方富商,兩者形成社會上「好古」風氣,因此也活絡了江南古物、仿古物市場;市場的需求刺激了手工藝技術蓬勃發展。

本次晚明古色特展有三個單元:「博古與生活」、「習古與典範」、「仿古與創新」。

「博古與生活」意在營造晚明文人「古雅」生活氣氛,透露仿古物在當時市場流通的概況。

「習古與典範」旨在探討當時人認識「古物」的途徑;讓觀眾了解當時人如何透過圖籍、實物,獲得古物知識。

「仿古與創新」針對此一時期的仿古作品,從對「古」的新詮釋、紋飾題材的選擇、形制結構的變化、材質特性的顛覆等,展現出晚明清初仿古藝術創作的獨特風格,以及其後隱藏的當代仿古理念、審美觀,以及工藝技術的豐富訊息。

為配合古色大展,故宮陸續推出系列教育推廣活動。

一、「現代名人玩古」演講:二月八日下午兩點起,「清翫雅集」理事長許作鈿演講「我的收藏因緣」。

二、「走出故宮 以古為色」藝文講座(金石堂書店協辦):

一月十四日╱張怡慶(故宮資深義工)╱晚明繪畫對近代繪畫的影響
二月四日╱許雅惠(故宮器物處編輯)╱紅綠斑斕-生活中的古銅趣味
二月十一日╱余佩瑾(故宮器物處副研究員)╱明晚期陶瓷鑑賞
二月十八日╱許文美(故宮展覽組編輯)╱別有天地-繪畫中的隱居世界
二月廿五日╱李孔昭(故宮資深義工)╱清宮的信仰
三月三日╱曾淑芸(故宮資深義工)╱從歷史文物看18世紀的兩岸關係

三、「文玩DIY」假日親子活動

二月七日╱10:00至11:30╱孫耀騫(故宮科技室)╱筆山、筆洗
14:30至16:00╱游秉國、郭律寬╱絹印手提袋
二月十四日╱10:00至11:30╱章韶芬(故宮科技室)╱琺瑯飾品
14:30至16:00╱游秉國、郭律寬╱絹印手提袋
二月廿一日╱10:00至11:30╱謝金鸞(故宮科技室)╱漆盤
14:30至16:00╱洪新富(洪新富紙藝研究室)╱立體魔法書

四、「玩古‧賞新-明清的賞玩文化」學術研討會,一月十五、十六日。

●精品搶先看


此器與《西清續鑑》所載「漢饕餮鼎」相似。四足圓鼎之造型罕見於商周古銅器,腹部裝飾雷文地獸面紋,四足為扁體夔形。

器表有紅綠假鏽,底部的銘文為一層假鏽所覆蓋,透過X光,可看到中心為「敬一主人」,周圍為「大明崇禎捌年潞國製成壹器」,可知本件器物為明末襲封於河南衛輝的潞王朱常淓所鑄。

關於潞王仿製古銅器在清初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十九曾載「故明潞藩,敬一主人……又嘗仿宣和博古圖式,造銅器數千枚,瘞地中……。」本件潞國銅鼎,當是朱常淓在順治二年降清、三年遇害後,歸入清宮,並於銘文部分以假鏽掩之。

敬一主人鑄器散見海內外,目前所見在北京故宮藏有銅鼎二,一為崇禎八年、一為九年;日本藏有一件銅觚,銘文格式相同,為崇禎九年所製。

(本文內容由故宮新聞處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京故宮繪畫館將於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六日,展出台灣畫家周澄書畫篆刻作品。這是繼已故攝影家郎靜山後,北京故宮再度舉辦台灣藝術家作品展,也是故宮繪畫館首次舉辦當代華人畫家個展。新華社報導,周澄書畫篆刻藝術研討會今天在北京恭王府花園舉行,兩岸書畫藝術家及致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人士數十人與會。
  • 北京故宮博物院今天起展出台灣書畫家周澄的書畫作品。這是北京故宮繼已故攝影大師郎靜山後,第二次展出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北京故宮副院長蕭燕翼在開幕現場表示,北京故宮與台灣民間有許多交流,但與台北故宮則因為一些因素缺乏互動,希望兩岸故宮能加強交流,例如合辦展覽。
  • 故宮「天子之寶」特展,將於十一月二十日移師舊西德臨時首都波昂展出,波昂是該特展主辦單位德國聯邦展覽館所在地,加上該展覽館可用空間比柏林老博物館大,預料展覽內容將會更加精采。策展人馮陶文淑表示,鑑於柏林展出時有不少參觀者無法於短時間參觀完畢,所以,這次將在展覽廳中間另闢一個休息廳,可喝水、看書、聽音樂,而這也將是德國聯邦展覽館開館以來破天荒的做法!
  • 北京市通州區文物管理所在通州東關大橋附近的運河邊,發現十個鏽跡斑斑的大鐵錨和三艘古代沉船。北京日報報導,通州區是在東關大橋以南施工舖設污水管道時,在地下挖掘出高一百七十公分、寬一百八十公分的涵洞,隨後發現十個大鐵錨,最大的有一百七十公分高,五十多公斤。文物工作人員在清理鐵錨時,又意外發現三艘古代沉船。報導說,在沉船周圍,文物工作者還找到半塊建故宮用的金磚和大量宋明碎瓷片。金磚上所嵌的印章字跡清晰,寫著「天啟陸年分燒貳尺細料」。
  • 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去年十月起大規模維修,工程分成三階段推進,預計二○二○年完工。北京人民網報導,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指出,整修計劃擬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從去年十月至二○○五年十月,維修故宮午門、欽安殿和中軸線周圍廡房;第二階段從二○○五年十一月至二○○八年奧運前,將整修故宮中軸線主殿例如太和殿、乾清宮以及東西六宮;第三階段從二○○八年至二○二○年完工。
  • 〔自由時報記者戴文祥╱苗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昨天首次為選舉站台,他批評連、宋的「一中」說法分別是「白日夢派」與「投降派」,並呼籲台灣人民要團結起來,否則過去三年多的努力將會白費。

      杜正勝昨天出席苗栗縣挺扁後援會成立大會,他致詞時表示,他過去一直在中央研究院等單位做研究,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為選舉站台,因為他認為這是台灣的關鍵時刻,台灣人民必須團結起來,否則過去三年多的努力將會白費。

      他表示,台灣的問題出在憲法,國民黨主席連戰說「一中就是中華民國」,但世界上並沒有人這樣講,連戰走遍世界,竟然會這樣說,實在莫名其妙。

      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說「一中是屋頂」,但全世界也都知道,「一中」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若承認這樣的屋頂,豈不是投降?倘若說宋楚瑜的「一中」是「投降派」,那連戰的「一中」就是「白日夢派」。

      他表示,台灣人民要認清此一事實,明年的總統大選,是台灣回復本來面目、不活在虛幻大中國意識中的一次重要選擇,只有靠台灣人共同團結與努力才能達成。

  • [記者謝亞晴╱台北日本採訪報導]故宮博物院(台北)之「人命千金—院藏古代醫藥圖書特展」將展到十二月底,院方表示,院裡收藏之古代醫籍涵蓋層面頗廣,希望民眾可以從史料中看見古人對生命的尊重及蘊藏的活力。
  • 德國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組織「普魯士文化資產基金會」,明年將在台北故宮策劃德國藝術回饋展,不只是亞洲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德國藝術大展,對台灣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可以稍稍彌補我們對歐洲世界了解的侷限和不足。不過很可惜的是,目前所訂的中文展覽標題「日耳曼之光」,不但無法忠實呈現出這次展覽的內涵,而且似乎容易造成進一步的誤解。
  •  故宮博物院走出深宮,金石堂書店則成為故宮出走的夥伴,將用一年的時間舉辦「走出故宮」活動,讓故宮的美走進民間,隨處可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