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件精美宋代瓷器 河南當陽出土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一千多件精美絕倫的宋代瓷器最近在河南省修武縣當陽峪窯址內出土。其中白釉剔花枕、絞胎碗、砵、醬釉碗、盤、白地黑花盆等一批瓷器,保存完整、製作精良,堪稱宋代瓷器中的精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說,種類豐富的瓷器標本的大量出土,以及發掘清理出的五孔窯洞式作坊和七座窯爐等重要遺跡,讓人們開始重新認識當陽峪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這裡應該是宋代北方地區一處重要的民間制瓷生產場地,規模宏大,其產品工藝精湛,種類齊全。

據瞭解,從當陽峪瓷窯遺址中出土的這批器物和標本,就質地來說,有極堅硬的灰胎,也有較為松粗的砂胎和缸瓦胎,還有極細潔的白胎。就釉色說,以白釉為主,醬釉次之,另外還有黑釉、褐釉、三彩釉、綠釉、絞胎等。

在裝飾工藝方面,有剔花、刻花、劃花等。它們分別出土於七十多個灰坑中,其中一個編號為H5的袋狀窖穴,口徑一點零六公尺、底徑三點八六公尺、深五公尺,出土器物除了大批的白釉瓷器外,還有不少的醬釉碗、砵、盤,並有部分細白瓷器出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河北的考古人員在渤海邊,發掘一個以瓷器貿易為主的古代口岸遺址|黃驊市海豐鎮遺址,出土了定窯、井陘窯、磁州窯、耀州窯、鈞窯等窯口的產品。這一遺址的挖掘,為尋找北方海港遺址、研究中世紀瓷器外銷等提供資料。新華社今天報導,海豐鎮遺址位於黃驊市羊二莊鄉海豐鎮村和楊莊村之間,總面積五十萬平方公尺。這次發掘面積有五百二十五平方公尺,清理出金代灰坑二十七座、灰溝六條、道路一條、殘存房基六座,出土完整或可復原的文物四百多件。出土的器物以瓷器為主,還有少量陶器、骨器和宋代銅錢等。瓷器主要有碗、盤、碟、俑、枕、瓶、罐、盆、骰子、圍棋子等,主要釉色有白、黑、醬、青灰、雙色、絞胎等,有印花、刻花、剔花等裝飾手法,紋飾有鴛鴦、魚、牡丹、荷花、山石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指出,海豐鎮遺址是中國北方集水陸交通於一體的大型口岸遺址,它在唐宋時期就是通商鎮,金代以後成為以瓷器貿易為大宗的中國北方一處重要出口口岸。
  • 經過近一個月的挖掘﹐北宋時期的一個家族式古墓群最近在河南省長垣縣被發現。考古人員已發掘古墓十三座﹐出土銅鏡﹑瓷器等陪葬物品七件和九枚北宋時期錢幣。
  • 陝西省安塞縣宋代城卯遺址出土了耀州窯等五大窯系瓷器,第一次發現了金代紅、綠色釉相間的瓷碗,對確定遺址的準確年代提供有利証據。
  • 美人祭簡稱祭紅,也作霽紅,又叫積紅,名稱雖不同,其實都是同一物品。還有一種說法,講它是過去祭品瓷器中的貴重瓷,所以叫做祭紅。祭紅釉色紅而細膩潤澤,色較輕淡,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紅釉中的上品,明代所產為最珍貴。
  • 中國考古人員近日在承德市灤平縣發現康熙北巡時所建行宮釣魚台遺址,並且挖掘出一些精美的瓷器片和瓦片。專家表示,此遺址的發掘對進一步探究清代建築風格和皇帝飲食起居有一定的作用。
  • 中國河北省考古人員近日在承德市灤平縣,發現康熙北巡時所建行宮釣魚台遺址,遺址面積有八百多平方公尺,出土了一些瓷器片和瓦片。
  • 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過去一直以為汝窯窯址在臨汝縣境內,則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臨汝進行了大量調查和發掘工作後,仍然是「踏破鐵鞋無覓處」。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進行實地調查,終於在與臨汝相鄰的寶豐縣(宋時屬汝州)大營鎮清涼寺發現了汝窯窯址,並出土了宮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從而揭開了汝宮瓷之謎。
  • 青花瓷器,是應用鈷料作為著色顏料,在瓷胎上進行彩繪裝飾,再施以透明釉,在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
  • 舊時與皇帝有關的事物稱為「御」。在景德鎮,習慣上就把為皇帝燒造的瓷器稱為「御器」。而皇室在各地瓷區專門設立的燒造御器的窯廠,被稱為「御器廠」。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