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口齿不清 四至七岁黄金矫正期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县十三日电)三、四岁幼儿说话口齿不清,台语称为“臭乳呆”,一般认为只要剪舌系带就能改善,奇美医学中心表示,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儿童说话不清,必须在四岁至七岁间完成矫正,才不会影响语文科别的学习。

奇美医学中心复健科治疗师柯美如说,“臭乳呆”在临床上称为“机能性构音异常”,根据国外资料统计,构音异常是儿童最常见的语言问题,占所有语言问题的百分之三十九至五十,但并非任何年龄的儿童出现构音障碍都需立刻接受治疗。

柯美如表示,目前至奇美医学中心复健科就诊的机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约是三岁至八岁,但四足岁前的儿童构音能力尚在发展中,所以构音障碍应从四足岁后开始评估,矫正黄金期是四岁至七岁,让儿童在小学入学前完成矫正。

柯美如说,临床上,机能性构音障碍的治疗率是很高的,多数儿童都能获得正常的构音及良好说话清晰度,但构音行为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儿童必须不断练习,治疗目标才算完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我一岁大的女儿喜欢跳舞。一听到音乐,无论何时何地,她的脸上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然后靠在沙发、椅子或父母的腿上,开始左右晃动还有踏地板。有时,她小小的心灵完全陶醉在音乐之中,她的四肢着地来回摇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条腿做出旋转的动作。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教养不同调的照顾者,有时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况是上一代长辈,甚至是保母。因此当教养不同调的时候,骑虎难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 为了孩子的在线安全,父母首先应该告诉孩子的就是,不接受陌生人的请求,不分享个人信息,以及在下载任何内容之前征求父母的许可。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为孩子在儿童照护机构注册之后,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孩子计划一个积极且成功的开始。
  •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产品对儿童注意力跨度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专家表示,与科技产品接触的增加,可能正在改变儿童大脑的连接方式。
  • 根据BestColleges.com的一项调查,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95%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初入职场的业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