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忍國際美展 作品賞析

我看《蒙難在中原》

周宇

李圓 蒙難在中原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西洋繪畫技巧中,初學者首先學會掌握外形(包括正確的比例、結構、透視等),然後要求立體感和空間感;此外物體的質感,例如皮膚就不能畫得和木頭或金屬一樣。具備這些基本功之後才有條件進入創作階段,整體地構思布局,以傳達作者要表達的意念…然而最難的,還是在創作中注入生命的力量,使畫活起來,直接打動人心。

《真善忍國際美展》中,李圓的《蒙難在中原》不僅基本功扎實,景象逼真,在情感的表達上尤其深刻,令人動容。

以構圖而言,作者采用的十字構圖,是十分平穩、對稱的構圖,左右對稱通常給人莊嚴的感覺。此外,十字也令人聯想到西方宗教中的《殉道》和《犧牲》的內涵,和大法弟子《蒙難》的主題也非常切合。在色彩上畫家有意選擇了大面積的陰暗背景,只有在主角身上集中了強烈的光線。這也是巴洛可時期一些畫家(如卡拉瓦喬和林布蘭特)喜歡采用的手法。強烈的明暗對比突顯了主題,加強了悲愴性;也象徵了修煉者的光明、聖潔。

簡潔的畫面直接告訴觀眾發生了什麼事。哭泣的女學員坐在橫躺的丈夫前面,死者膚色泛著青紫,和妻子血色的皮膚成為對比,傷痕和血跡可知他死前受到折磨。下垂的手臂引導著觀眾的視線移動到撕碎的洗鬧書,也明白了他死亡的原因 — 拒絕放棄修煉。

畫面中央女主角的神情則是作品靈魂所在。這是一種筆墨難以形容的複雜情感。失去了丈夫,她當然是傷心的(臉上還帶著淚珠);但是這個傷心又是壓抑的﹕壓抑的傷痛通常比嚎啕大哭要更觸動人心。至於為什麼壓抑?可能有多重原因﹕一個是中國大陸內部的情勢還很嚴峻,法輪功學員受了多大的冤屈也無法申訴,甚至自身還有安全問題;另一個原因是修煉人不同於常人,常人在哀傷中通常難以自制,修煉人則會以正念會超越個人的感傷。

當然修煉中的人畢竟還有人的情感,所以女學員雙臂緊抱胸前,似乎隱忍著哀傷、憤怒、不甘、委屈甚至恐懼(這是修煉者尚未修去的人心部分),但也透露出一種堅毅和決心(這是修煉者神性的一面)。似乎在悲傷中還是保持了理性思考,知道自己應該超越失去親人的傷痛,以正念堅定自己修煉的路。這種情感的升華,也是修煉者境界的升華。

通常畫家必需去設身處地揣摩畫中人物的情感和神態,才能畫得出傳神之作。一幅畫也經常是畫家內心的投射。我想,作者對大陸同修的遭遇必然感同身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這首詩曾在大學校園風靡一時,極富浪漫色彩,在精神境界有著極高的理想人格追求,是那樣的動人心弦。十幾年後的今天是否依然能感動當今的現代大學生,是否打動不了早已冷漠卻十分年輕的心靈,我不得而知,然而十多年前,我那顆十分純真的心卻被它深深的激蕩過,令我充滿對愛情的向往,更充滿對超越愛情的在名利與邪惡壓力面前毫不動搖的那份精神上十分灑脫自由的渴望。
  • 張昆侖教授的《擺位圖》是極富巧思且內涵深刻的作品。畫面同時呈現了天上、人間、地獄三個層次,並以其中人物的對應關係來表現生命因善惡果報的不同而決定了其最終位置的不同。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