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牽小館 活絡地方文化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梅芬台中報導) 豐原漆藝館帶著漆藝館藏及老阿嬤的嫁妝,移師台中市西大墩文化館展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6年「大館牽小館˙跨步向前走」活化地方文化館計畫,邀請包括傳統手工藝等五個館舍團隊參與巡演,其中豐原漆藝館將巡迴全省8個文化館作展演,23、24日在台中西大墩文化館是全省巡迴展覽的第3場次,藉由文化館際的交流,可望帶動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豐原漆藝館本次展覽特別找出80多年前出嫁女子,必備的隨身嫁妝,所有嫁妝幾乎都是木製漆器,價格不一定昂貴,卻製作的紮實精美,甚至還能傳承給女兒,雖然這些嫁妝都隨時代演變而消失或被取代,不過在這次展覽,可憶起當時純樸慎重的嫁娶習俗,展出設計有效活化豐原地區文化。

豐原漆藝館的成立,起因於日本傳統上對漆的瞭解與喜愛在台灣廣植漆樹,給了台灣的漆器製造工業蓬勃發展的機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漆器工廠位於台中縣,且多集中於豐原市附近一帶,漆藝成為豐原市的傳統手工藝。

豐原圖書館館長鄭道明表示,漆是手工藝品的化妝師,是天然資產,漆耐強酸,耐強鹼。只怕乾冷。從出土文物看中國也是世界最早發現並使用天然漆的國家,早在6-7 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利用天然漆樹的汁液,作為器物的塗膜與裝飾,進而發展成獨特魅力藝術境界。

豐原葫蘆墩社區合作社林宣宏表示,除了天份,在漆器上的愛好與培養各式葫蘆加上漆器未來將持續推廣,希望能成為豐原葫蘆墩漆器工藝的特色,也讓大家重新認識這種最具台灣味的特色。

目前館內擁有豐富的館藏,包括這兩年漆藝館自己開發的文化創意產品,有豐原糕餅之鄉的糕餅盒、天然漆小提琴、鋼筆、領結、漆盤及茶杯組等,帶動豐原地區傳統漆器產業的再興與活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1月28日訊】世貿中心wtc more今年新春邀請壯族繡球大師黃肖琴,首次到香港示範(壯族)這項傳統手工藝–繡球,製作出全球最大的手製福豬繡球。
  • 昨天(20日)﹐紐約市中心的「聯合廣場」(Union Square)鑼鼓喧天﹑肉粽飄香﹐人頭攢動。一年一度的「台灣巡禮」彷彿把台灣獨有的廟會表演、傳統手工藝品及令人食指大動﹑垂涎三尺的風味小吃一一搬到了紐約﹐使「聯合廣場」變成了「台灣廣場」。
  • 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捷克城堡與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歐洲中世紀城堡台灣巡禮,有近百件捷克珍貴文物精彩亮相。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著《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