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海漫遊】筆歌墨舞──書畫家井松嶺

嫣華、翠燕採訪報導 圖 / 嫣華 攝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6日訊】今年滿82歲的書畫家井松嶺,於兩年前在彰化市藝術中心舉辦書畫展,幾個月後又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舉行個展,可以說是一位活力充沛、創造力旺盛的老畫家。畫家井松嶺在高中擔任美術老師長達三十幾年,當他工作退休之後,就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自己熱愛的書畫天地中,同時他為了能專心繪畫,甚至一個人住在畫室裡面。井松嶺的兒女們從小受他的薰陶,在他的影響下,其中一個兒子在台南藝術大學任教,而一個女兒在美國教授中國畫,各自在藝術的領域裡,展現非凡的成就。

曾經是早期台灣藝壇的大家長姚夢谷先生,同時也是井松嶺父親的好朋友,對於後輩的提攜,不遺餘力。他在1986年為井松嶺的展出寫序文時提到:「歷30年竟達千餘幅畫作……。」可見他對於這位勤於創作的後輩,相當的肯定與感動,也是經由他的關係,井松嶺才得以得到張大千大師的指導,才能更進一步創作出獨具風格的潑墨畫。

畫風壯闊豪放

1928年出生,年過八旬的書畫家井松嶺,2006年在台灣中區的彰化市藝術中心舉行書畫展,展出七十幾件得意之作。以寫意山水見長,尤其潑墨山水更是獨樹一幟,對於中國畫,老畫家自有其深入的見解。

中國畫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中國有儒釋道三大主流,帶給我們創作的理念,支持我們數千年了,所以我們歷代的畫家,一直流傳到現在,不但在中華民國發光、發熱,而且中國畫、中國水墨畫,受到世界各國的讚譽與肯定。畫中國畫,必須使用中國的紙張、中國的毛筆,中國畫不一定在戶外畫,在野外打草稿或是照相,可以帶到畫室裡面來畫,所以和畫西洋畫是很不相同的。

井老師為我們當場揮毫,示範各種筆法,健筆如飛,令人嘆為觀止。他說:「畫中國水墨畫,要有中國水墨畫的濃、淡、乾、濕,五色就此分辨出來,才有看頭、才有效果、才有美感。中國畫完全靠中國的毛筆,用筆、用墨來變化。現在我幾十年自己創作的功力,就能隨心所欲,隨便拿起紙來調墨,在紙上揮灑,這就叫作大寫意,完全不受拘束,相當自在。畫筆的運用,上也有、下也有,左也有、右也有,還有轉筆、滾筆,用筆比較活,叫作『筆歌墨舞』。好像筆和墨在跳舞唱歌那樣,這樣才代表自然,畫得好。」

他接著說:「人坐在那裡一筆一筆畫,沒有一點生氣,不壯觀、不豪放,所以凡是看過我的畫的人,都說和別人的不一樣,看了以後會提神,心胸會開朗,可以帶給他們喜悅,帶給他們快樂。看到我的畫的觀眾,都有這樣的感覺,本來很沉悶,看看那個色彩石青、石綠,帶給他們一種喜悅和快樂。」

動作緩緩的,講起話來慢慢的,一拿起毛筆,卻是又快又準的在紙上飛舞著,往往讓旁觀者大開眼界。這種前後判若兩人的變化,顯露出老畫家對繪畫的熱情和投入。在下筆之前,老畫家早已胸有成竹,信手拈來,彈指之間揮灑出來的是數十年的雄厚功力。勤於作畫的井老,用俐落的筆法、明快的丹青墨色,調和愉悅的心情,和愛好者一同分享美妙的翰墨天地。

年紀大,不見得心就老,從井老的作品裡充分感受到清新、明朗的氛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讚譽井松嶺作品:「氣勢壯闊,悠悠高古,樸拙沉厚,豔而不俗。」將井老師的畫作做了最貼切的詮釋。

超過一甲子的時間浸淫在丹青世界中,井松嶺用一生的心力來詮釋中國繪畫之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江明賢評為:「奔放削峻,如行雲流水,有無涯、無盡之感。」
井老師自述說:「我的原籍是山東,因為父親喜歡書畫,家裡收藏很多,像顏真卿……這些有名的書畫,經常在客廳輪流掛著,從小在藝術環境的陶冶下,以及家父的鼓勵、指導,所以還沒進入小學前,就在家裡練《芥子園》,這是我開始學畫的啟蒙。」

井松嶺在自序中寫道:「自幼即嗜好丹青,或臨摹古畫、或即景寫生,不問寒暑,雖在抗日軍興,戎馬倥傯之際,仍樂此不疲。」後來跟著父親奔走大江南北,江南的風光都深入園邸,從此喜歡接近大自然,描繪中國固有的河山。年長後,至上海光華大學的藝術系深造,但因戰亂的關係,38年就離開了大陸上海,來到台灣。到了台灣以後,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一方面上課,一方面跟黃君璧大師學習。井松嶺跟著國畫大師黃君壁學習了6年,黃君壁長期任職於師範大學藝術系,故總統夫人蔣宋美齡也曾經跟他學習國畫,被稱為開啟台灣現代美術的重要教育家之一。

井松嶺又說:「後來經朋友介紹,與傅狷夫先生學習,同時又向馬白水先生請益。馬白水先生的專長是畫水彩,因畫中國畫,先要對素描做深一步的練習,因此對畫國畫也有相當的幫助。數十年來,創作山水從未間斷,開個展有28次之多,國外的邀請展也有六十多次。」

雖然當時已經是高級中學的美術老師,井松嶺從不放棄任何學習繪畫的機會,就連和國畫大師張大千也有一段因緣際會。井老師說:「姚夢谷先生帶我去摩耶精舍,才得到張大師的親自指點,一席指點的話,真是金玉良言啊!我永遠記得那些東西。『潑墨』這兩個字如何解釋呢?可以說,有時候墨潑上去,有時候色潑上去;但是另外一個解釋,『潑』是很活潑的潑,就是這個墨畫得很活潑,也可以這樣解釋。墨不是死的墨,是活潑的墨。」

由臨摹古人到師法自然,其間得到諸位大師的指導,井松嶺本著:「善畫者,能與古人合,復能與古人離」的原則,努力的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筆法和風格。

名山大川盡收畫中

年輕時,跟著父親行遍萬里路,千山萬水早已滿滿的裝在他的心中,所以一下筆,那些名山大川便氣勢萬千的呈現在他的畫作之中。

井老師為我們導覽他的畫作,他說:「這張畫是我三度到長江三峽去遊覽,看到長江三峽兩岸的大山而畫下的,山都是非常奇特、非常奧妙的,非常雄壯。畫出來要有意境,要有精神,要厚重,不是輕飄飄的。大山有千萬噸之重,看起來有重量、有意境,又瀟灑生動。謝赫六法裡面,氣韻生動占第一位,氣韻生動要把它表現出來。猶如李白詩作『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再現。」

他說:「這個雲就是代表虛,下面因為山比較重,下面都是實的。虛在上,實在下,這個構圖法,一定要有虛實,適當留白,畫作才能吸引人。有一句話說,白的不畫,留下空白,就等於我們畫了一樣,有一樣的效果,這樣子叫『借白當墨』。」欣賞中國畫要有豐富的想像力,透過層層疊疊、深淺不一的墨色,就進入了豐富、繁茂的山水之間。老畫家說,終日與畫為伍,不知老之將至。

怎樣欣賞水墨畫

在井松嶺的畫冊序文中,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主任,同時也是國畫名家的李奇茂寫道:「剛中帶柔、動靜合宜,讓食古而化的筆情墨意盎然於天地山水之中。」

我們應該怎樣欣賞中國水墨畫呢?井老師告訴我們:「首先要欣賞它的輕重濃淡,用墨的活潑,用墨的瀟灑。這一幅長江的畫,寫意的畫要看它的意境、氣魄,要離5尺遠來觀看。
一個眼睛閉起來,閉左眼,睜右眼來看,離5尺遠,慢慢的欣賞,慢慢的會走入畫裡面來,就好像親臨了大山大水,就好像到了長江之上一樣。那種感覺,雖然沒有到長江三峽,看了這幅畫以後,也就等於到了長江三峽一樣,要有這種真正領會這幅畫的奧妙之處。」

井老師說,欣賞寫意畫,不能太靠近畫作,最好退到5尺之後去看。倒退之後,我們果然看到那張才剛畫好的畫作中,幾座像是隨意幾筆畫上去的遠山,竟然看起來萬分的立體、自然。大寫意就是畫它的生態,畫它的自然。如果都畫崇山峻嶺的話,統統畫滿了,沒有透氣的地方,景色就太平了,所以要有重、有淡,有密、有疏。景色就是要密的時候,就密不透風,構圖密不透風;要疏的地方,就可以跑馬。古人說的密不透風、疏可跑馬,構圖要把握這個原則,一定要有疏、有密,畫面要活而流通、要透氣,也不要把它畫滿,這是畫中國水墨畫,一定要注意的。」

井老師告訴我們學習繪畫,首重興趣。他說:「第一,對書畫要非常有興趣,所謂『樂知之,不如好知之』,真正喜好最為重要;第二要有恆心,失敗不灰心,成功不驕傲。學習書法、國畫的過程,都會有起伏,波浪形的進展。有高潮的地方,也有低潮,低潮下來,又是高潮。有的學生學第一個月,畫得很好,心裡很高興。一個月以後,開始走下坡,進入低潮,那是遇到瓶頸的時候,他過不去,所以他就認為不行了,於是不學了,這就是沒恆心。如果堅持下去,凡是衝過瓶頸的,現在都成功了。我有很多學生都在外面開班授徒,也在書畫界中,展現不凡的才華。」

待人溫文有禮、和藹可親的井老師,教學經驗豐富,是學生心目中熱心負責、又有愛心的好老師,雖然已經從學校退休了,目前還是在美術班指導學生畫中國畫。他認為學書法對於中國畫有極大的幫助,而且一定要選定一種正楷體的書法,因為只要熟悉書法的筆法,就可以遊刃有餘的應用在中國畫上。

井老師的一番話,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期勉,他在教導作畫的同時,也在教導人生的道理。有人說,活到老,學到老。井老師則是活到老,畫到老,為了下一場畫展,努力作畫。
始終相信中國的書畫可以充實一個人的內在涵養,甚至於變化一個人的氣質,井老師建議家長讓年輕的孩子學習中國畫。只要能靜得下心來作畫,學習一段時間之後,接受藝術薰陶的孩子們,慢慢的就會變得舉止端莊、溫文爾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密閉沒有光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想見當年的工匠們,拿著燭光一筆一畫的在每一寸壁面上勾勒出細緻繁複的圖案,他們要付出多少時間和毅力才能完成這一座宏偉的石窟,憑藉的只是一顆對神佛敬仰與奉獻的心。
  • 敦煌石窟的開鑿,前後經歷了十個朝代,貫穿了千年的歷史,古老的敦煌似乎不受時光洪流的影響,石窟中凝結著各個朝代的藝術文化,靜靜的述說著當年它們的輝煌故事。因為保存了從五胡十六國到元朝之間各朝的文化特色,壁畫中除了眾多偉大的神佛畫像之外,工匠筆下鉅細靡遺的記錄著當時供養人形像的部份,尤其具有考古價值。
  • 數量高達數千個的秦俑,據說找不到兩個面貌相同的。這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萬萬沒有想到,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他們早就用精準的寫實技法塑造兵馬俑了
  • 曾經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就這樣記錄在一塊石頭裡面,然而這也是石頭讓人著迷的地方,它可以保持固定的形象,千萬年不變。
  • 愛彌爾.賈列的作品被尊為玻璃藝術中的極品。在百年前,藝術家為了要成就這些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是要做出極大犧牲的,包括自己的身體健康,甚至於為之付出生命。賈列在53歲鉛中毒死亡,因為沒有兒子,使他的工藝技法沒有人得以傳承,所以很多技法就失傳了。
  • 一般而言,多數的藝術都是從視覺上去感受,但是木雕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特有的氣味。蔡館長談到:「樟木有樟木的氣味,檜木有檜木的氣味,那種獨特的氣味是要上千百年才有的。上千年的才能散發出較多的芬多精,是十分香郁迷人的」。
  • 經過七年,兵馬俑再度來台,第一站抵達台中市科學博物館;策展人何傳坤博士表示,兵馬俑具有兩千年的歷史,價值已經無法用金錢來計算。
  • 黃媽慶善長用細膩的刀法刻畫「小小的世界」,除了物象質感的詮釋,在動態的掌握上更能表現得栩栩如生,而且在景物佈局以及剪裁的呈現上,也有深厚的功力。以細膩的雕工及優雅的風格見長,在視覺上,他的作品好像突破了木材的材質,具有彈性、柔軟的感覺,尤其在花鳥蟲魚的刻劃上,不但看起來栩栩如生,更呈現出如詩如畫的意境
  • 台灣是一個敬天畏神的地方,大部分的人們都有宗教信仰,在人們的生活中普遍存在著敬神、禮佛的思想和習慣。信徒們為了虔誠的禮敬神佛,他們依循古時候的規矩、禮制,去建造及裝飾祭拜神佛的殿堂。這其中包括木質的建築結構、木雕、彩繪、石雕、泥塑、交趾陶和剪黏等等,這些工藝被保存在廟宇裡,有的甚至長達數百年不變。
  • 在敦煌洞窟裡的壁畫,就是用膠來當作黏著的媒介,調和礦物質顏料所繪製的,至今仍然保持著美麗的顏色,讓現代人可以從中看到壯觀雄偉的神佛世界,以及古人優雅端莊的形象,同時這些壁畫也讓我們見識到,原來使用天然顏料的畫法,經得起千年時光的考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