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園地
案例:人際技巧缺陷的攻擊行為
觀看過許許多多教學觀摩,我的感想是:只要老師用心,是沒有教不會的學生的。連智能有障礙的孩子都教得會,何況是智力正常的。當然,父母教孩子也是這樣,成人也是可以應用這個辦法解決生活難題......
學習目標: 讓孩子瞭解學習的重要及環境的影響。
初任教師的第一年秋天,我擔任班上的導師,竟而發生盗竊事件。那是剛剛上體育課,偶然回到教室時,竟然看到某一女生從別人的書包裡,拿出一本書,放進自己的書包中......
菲拉老師的一道題目改變了26個學生的人生,這方法也能讓我們所有人走向成功......
當這些事情發生時,都讓我感到很不舒服。但現在看來,人生的挑戰不全然代表困境,換個角度看,挑戰只是歷練完整人生的一個過程。放下情緒接受歷練,人生將更加完整。
行為異常兒童第二類:父母過度溺愛造成的兒童行為
如果阿信校長不從樹上摔下來,我也不知道他辦學為什麼會這麼認真!......
我相信「對的事情只要堅持做就會產生力量。」這次暑假的文學研習的經驗更加驗證了我的看法……
生命是一趟探險的旅程,在這旅程中,必須依靠智慧來選擇方向,而看清他人生命故事的流動就可以看到人生的指南針。閱讀概念圖可完整呈現概念關係與流動,提供人生方向。
自卑感的兒童類型── 「我不好,你好?」 的案例與處理方法。
他們,把快樂帶進課堂,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他們,把溫暖帶在身上,送給周圍的教師、同事和朋友們;他們,把校園當做自己的家,把弘揚中華正統文化當做自己的使命,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微笑,我們見到的她,從來都是帶著微笑!微笑中不知有多少苦難被她化為滋養生命的養料;微笑中讓人安靜,給人以快樂;微笑中給人以自信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互相擁抱的小胖子
老師必須要具備觀察孩子的明心慧眼,與等待時機的耐性,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們了解彼此,讓他們跟同儕之間更和諧的相處。
幾個月前才歡天喜地慶祝上榜的老師,近來頻繁來電,向我大吐苦水......
〈我不好,你好?〉的兒童,主要行為特徵:絕望、灰心。
據筆者觀察,有些老師在對待學生上存在著一個問題,即將數學邏輯的推論方式用在教學假定,並完全搬到教學的實施過程。
直接教學法與探究式學習法
關於直接教學法與探究式學習的辯論已經持續很多年了。在傳統課堂上,孩子們成排而坐,教師在講台上,指導學習並維持課堂紀律。這就是直接教學法。
簡樸是小英給人的第一印象,夏天穿T恤配上運動褲,冬天則加上鋪棉格子衫。雖然她的衣著簡單,但她的笑容卻永遠燦爛熱情,即使最便宜的水果,雞蛋柳丁都讓她感到滿足。一次,我好奇地問她為何對物質如此淡泊?她告訴我,這是她從艱苦的童年生活中發現的祕密。
自卑感的兒童類型── 「我不好,你不好」 的案例:自己覺得被別人欺負時,會情緒失控,亂踢、亂打,拿石頭丟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發起脾氣會怒罵老師,對家長有時也會大小聲;整天看漫畫書、打電動遊戲機......
真是老爹沒說清楚嗎?事後回想起,我交代幾個伶俐女娃的過程後,我真是後悔,當初沒講得更清楚些,要不,我的心血就不會化為烏有!
〈我不好,你不好〉的兒童:天地不仁、與汝偕亡是其行為目的。
婷婷默默地收拾著書本,整理好書包準備回家。她悄悄來到我身邊,靦腆的將一個小小的正方形信封給我,小聲的對我說:「老師,送給您」。
這學期中,怡庭的身障母親帶著家暴保護令,流浪到小鎮來,將她轉學到本校。沒多久,我發現怡庭雖然有令人同情的身世,卻也有令孩子們討厭的個性......
暑假是整理教室的季節。路過阿華老師教室時,發現他已經將大批的雜物搬到走廊,準備回收。個性隨性的他,一直很少仔細整理教室。我不禁好奇的問:「你今年好像整理的比較徹底?」
自卑感造成的行為偏差第二種類型〈我好,你不好〉的兒童: 吹噓自己、打擊別人以維持自尊是其行為目的。
放下個人感受教好孩子
「怎麼可能!無論是賞罰,我一向都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當常來教室的妻子告訴我帶班不公平時,我激動的回答......
對照教育現場之後,我不由恍然大悟。所謂「需要」,就是孩子們面臨困惑、危險,急需保姆或大人指導之時。而「想要」,應當就是對保姆產生過多的執著與依賴心,致有可能妨害自身成長的時候。那麼,當然也就是保姆或是親師必須放手離去之時了。」
〈我不好,你好〉的兒童行為案例與處裡方法。
行為偏差兒童的輔導(四)
自卑感的兒童類型之一,〈我不好,你好〉的兒童渴望被注意、關愛是其行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