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涌
在超級大導忙於武俠、神幻,將票房作為唯一追求的年頭,《瘋狂的石頭》出現了,人們在這部電影裡看見了真實的當代中國,一個為利而狂的社會,一個個我們熟悉的、每天都在發生著的荒誕鏡頭,坑矇拐騙,巧取豪奪,陰謀與邪惡,這就是我們當下生活中見慣不怪的現象。這樣的電影不需要甚麼巨額投資,不要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只要誠實和勇氣就夠了,當生活本身的豐富性、複雜性超過吃專業文藝...
酷熱的夏天不時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一本以敘說往事、追尋歷史真實為主旨的叢刊《溫故》被迫停刊了,一個存在了6年的思想文化網站「世紀中國」被關閉了,還有許許多多的不幸在高溫的掩護下不斷發生著,在大地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目光所及和不及的地方,罪惡悄悄地滋生、繁殖,按照強權的意志、莫須有的邏輯。今天早上剛剛收到一位陌生的北大博士生的一封來信,告訴我「六朝古都」南京僅存...
在《老北大的故事》、《中國大學十問》之後,北大教授陳平原又出了一本《大學何為》,收集在這裡的論文、隨筆、演講、對話、訪談等都曾陸續發表過,但集中在一起的份量還是顯得不一樣,從「大學記憶」到「大學理念」再到「我的大學」,由遠及近,由大到小,比較清晰地闡明瞭他的「大學觀」,既不失國際視野,又堅守本土情懷,既有歷史的追溯,又有現實的針對性,既有大學之道的叩問、探求...
自古以來,中國人往往將人的權利看成是「仁政」的恩賜,而西方則將它看成是上帝給予的,這是人賦人權與天賦人權的不同。
殷海光生於1919年,在他幼小的時代,光華四射的「五四」已漸漸退潮,他沒有踩上「五四」的尾巴,雖然他喜歡自稱是「五四後期的人物」,其實準確地說,他不過是「後五四時期的人物」。在他處於精神成長中的三、四十年代,離「五四」已遠,他是西南聯大孕育的知識份子,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中他開始思考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命運,他的身上一直有著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他是傳統與現...
「人民網」上有人寫文章批評老百姓的三種「不良」情緒,包括「仇官」情緒、「仇富」情緒、「仇星」情緒。「不良」情緒不可能是無緣無辜憑空產生的,我們首先要追問這些情緒是從哪裏來、怎麼來的。
政治不改革,弱肉強食不會變 六月十五日《南方周末》的報道,一對民工夫婦因為無力支付一八五九元醫藥費,雙雙跳江自殺。這樣的新聞幾乎每天都在中國的大地上發生著,與「朱門酒肉臭」的詩句早已不能概括的上流社會生活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這種落差正在以我們難以想像的速度不斷加大,富者愈富、強者愈強,貧者愈貧、弱者愈弱。大部分政策都是在利益集團、強勢群體的主導下出台的,是在強...
這是2006年6月23日下午13:26的杭州,我獨自坐在電腦前,窗外雷聲滾滾,天驟然黑了下來,大雨如注。雷雨過去,也許能暫時緩解一下悶熱的天氣。
近日,北京市教委首次公佈了學生體質調查情況,2005年北京市學生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在持續增長,但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降。中學生血壓偏高的比例平均超過50%,高中生超過60%(其中高三學生超過66%);學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了一倍; 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平均為51.9%;其中小學六年級已超過40%;初三接近70%;高三學生接近80%。
四十年前,當起自中南海的颶風捲地而來,濁浪排空,陰風怒號,多少老謀深算的權臣,多少武功顯赫的元勳,多少權鎮一方的封疆大吏,頃刻間都失去了正常的判斷能力,他們乖乖地低下頭顱,接受命運的安排,劉少奇留下的只是「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一句話。「文革」發生之初,許多在權力舞台上沉浮多年的高官幾乎都沒有搞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知道老毛要玩甚麼花樣,更不必說挺身而出質疑這...
彷彿是一個魔瓶被打開了,數幾千積累起來的殘存在國人心中的最後一點善的、美的和真的東西,最近十幾年來不斷地流失,人性中的惡、丑、假的東西不斷地釋放出來,社會風氣的這種變化固然有深刻而複雜的原因,簡單言之,那就是一方面要盡一切可能維持專制高壓,一方面容許並鼓勵人們把目光單一地轉向賺錢、享受和娛樂上去,所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把整個民族都吞噬了。老實說,今天我們用甚麼...
1964年12月2日上午7:50,林昭在上海第一看守所接到了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她是「『中國自由青年戰鬥聯盟』反革命集團主犯」,這一天離她1960年10月24日被捕已有四個多年頭。1965年5月31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判處林昭有期徒刑20年,6月1日,林昭刺破手指,用鮮血寫下一份《判決後的聲明》。此前,她在起訴書上寫下大量的批注,嘲弄「夫自...
良知是什麼?如果我們承認人類在動物性本能之外,還有高於這種本能的一面,那麼良知就是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的東西。如果人類除了本能已別無所有,那麼談論良知就是多餘的。我當然知道,在自由受到外在力量嚴酷壓制,直接面對「生」還是「死」的年代,動物性壓倒了人性中的其他因素,多數人只能按照本能行事,「活著」就是一切,比如「文革」,林昭、遇羅克們選擇良知就是選擇放棄生命。要...
英語教育幾乎已成為現在大學教育的軸心,其中四六級標準化考試又是英語教育的中心,二十年來,多少學生把自己的青春年華都耗費在應對這樣的考試中了,到2004年,全國的報考人數達1100多萬。四六級考試強化了應試英語,通過了四六級考試並不意味著英語過關了,英文文獻讀不了,英文論文寫不了,連外國人的電話也不敢接。更荒唐的是甚至還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兩位中國外交官任滿回國...
小說寫什么?怎么寫?這都是小說家自己的事,沒有錯,小說家要表達內心的真實,沒有錯,但如果一個小說家筆下的世界和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毫無關聯,僅僅是一种美輪美奐的文字游戲,好玩的故事,酒足飯飽后的娛樂,一种与單純的電子游戲一般的娛樂,那真的還不如看螞蟻打架。
李慎之先生曾經感慨地說,中國與西方文明國家的差距,千差距,萬差距,差距最大的就是公民意識。相反,在我們這個衰邁民族高度發達的就是帝王意識,或者主角意識,在社會上混個有頭有臉、人模狗樣的人中,處心積慮想著做主角、做太陽的大有人在,沒有機會出頭露面的人中,也不是對主角沒興趣,類似少年劉邦、項羽那種或「大丈夫當如此也」,或「彼可取而代也」的心態,潛藏在民族文化心理...
一個青年朋友發來曹錕的手跡,是一幅對聯:「千里見書如見面,萬山遮目不遮心」,意思不錯,字也寫得鈍拙有味。想見歷史上的其人,因賄選總統而臭名昭著,不禁感歎——曹錕的時代,他想要當大總統,至少還要賄選那些議員,拿了他銀票的議員被叫做「豬仔」。時移境遷,現在連賄選也不需要了。
網上有人感歎世風日下,「一個博士不如一個超女」,認為這才是扼殺人才的利器,但同時認為與權力絕對化無關。這個觀點很容易模糊人們的視線,以為是超女打倒了博士,娛樂擊敗了學術,其實,如果不是絕對權力封殺了所有正常的人類精神空間,刻意地讓芸芸眾生把自己的有限精力都耗費在飲食男女上面,以追求娛樂最大化為唯一人生鵠的的話,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是不至於如此迅速地淪落到單純...
近期以來,網上連續出現了多篇冒用本人姓名的文章,到今天為止一共發現了五篇,包括《欺世盜名的胡適如何竊取「博士」頭銜》、 《復旦大學成淫魔教授們的溫床》、《〈復旦大學成淫魔教授們的溫床〉第二批名單》、《十五大代表、復旦大學王生洪教授是一隻大色狼》、《傅國湧致馬英九的公開信》,當最初發現網上出現前兩篇冒名之作時,本人5月2日就在新浪網的個人博客中嚴正聲明,予以澄...
1949年5月1日,竺可楨日記說:「據衡哲雲,陶孟和頗贊成共產,近來大發議論」。不久,陶孟和成為中國科學院的幾個副院長之一。作為「五四」一代知識分子,《新青年》重要撰稿人之一,社會學家陶孟和在「頗贊成共產」之前一直是個自由主義者,他主持的社會調查所也是獨立的民間學術機構。
這個年頭,攝影是最不稀罕的東西,隨著相機、數碼相機的普及,誰還會在意攝影?然而,翻開新出的這本《卡嚓》,你會吃驚地發現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一些場境,許多我們習以為常而一旦把畫面定格,竟是那麼震撼的瞬間。
如果說毛時代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整人運動把一個民族人性中的暴戾統統釋放出來了,那麼鄧時代、特別是到了後鄧時代則通過畸形的市場化改革,把人性中的貪婪一步步釋放出來。
星期六的陽光下,騎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平常即使遇到紅燈也不過等個數十秒而已,可今天是一等就等了好幾分鐘,紅燈居然還亮著,交警居然有三個站在馬路中間,還加上協助管理交通的「紅帽子」,似乎是如臨大敵,一打聽才知道,有什麼「貴賓」要從這裏通過,要保證「貴賓」的車輛一路綠燈地通行。
「雙規」是我們熟悉的一個特有名詞,其實,比較正式的官方說法是叫「兩規」,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就案件所涉及的問題作出說明」。這不是一個法律措施,而是共產黨紀律檢查機構和政府行政監察機構對黨員幹部和公務員採取的一種特殊調查手段,又叫「兩指」(指定的時間和指定的地點)。據說這一手段常常很有效,一聽見「雙規」,有些貪官污吏就會腳軟,比香港廉政公署的請吃咖啡厲害多...
共有約 49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隸屬北京字節跳動的抖音海外版TikTok,因涉嫌侵犯兒童隱私等問題,將被美國司法部提起訴訟。日本媒體日前公布了對TikTok內容的真實性的獨家調查,發現了大量虛假信息。法律人士指出,TikTok對整個西方世界,特別年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