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智果论智瑶必灭宗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64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智宣子(1)将以瑶(2)为后,智果(3)曰:“不如宵(4)也。”宣子曰:“宵也佷(5)。”对曰:“宵之佷在面,瑶之佷在心。心佷败国,面佷不害。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6)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7)艺毕给则贤,巧文(8)辩惠(9)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10)于太史(11)为辅氏。及智氏之亡也,唯辅果在。(出自《国语·卷十五·晋语九》)

【注释】
1. 智宣子:晋国的卿,名甲。
2. 瑶:智宣子的儿子智伯。
3. 智果:晋国大夫。
4. 宵:智宣子的庶子。
5. 佷(音狠):残忍。
6. 逮:及,赶上。
7. 伎:通“技”。
8. 巧文:巧于文辞。
9. 惠:通“慧”。
10. 别族:指和智氏宗族断绝关系改为别族。
11. 太史:官名,掌管氏姓。

【语译参考】
智宣子将要立瑶为后嗣,智果说:“智瑶不如智宵。”宣子说:“智宵残忍。”智果说:“智宵残忍表现在外面,智瑶的残忍在内心。心地残忍能败国,外表残忍不害事。智瑶比别人好的地方有五点,赶不上别人的地方有一点。鬓发美观,身材高大是一好;射箭驾车,力气充沛是一好;各种各样的技艺全都掌握是一好;巧于文辞,善辩聪慧是一好;刚毅果敢是一好。他的长处这样多,可是很不仁德,谁能宽容他?如果真的立智瑶为后嗣,智氏宗族肯定要被灭。”宣子不听。智果到太史那里声明和智氏断绝同族关系,改姓辅氏。等到智氏家族灭亡时,只有辅果还在。

【研析】
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关键是看其内在的品德如何。如果德行不好,那么愈有才能,为害愈大。本文通过智果对智瑶的评价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故事中的宵也不是很理想的人选,故事在于运用对比说明道理。如果能找到像唐太宗、康熙、乾隆那样德才兼备的当然更好。故事结尾处智果的改姓实在是一个大胆而智慧的表现,而“及智氏之亡也,唯辅果在。”更有力的说明了他的智慧超常。

【延伸思考】
1你如何看待“德与才”的关系?
2如何理解智果的“声明”?对于今天的人们还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智果声明的必要性?

─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列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从前在杞国有个人,成天担忧着天会下塌,地会崩裂,到那时他就无所寄托了,于是每天睡不着,也吃不下。
  • 范雎(1)曰:“汝罪有几?”曰:“擢(2)贾(3)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1)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2)自辱焉。” (《论语·颜渊第十二》)
  •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第九》)
  • 孔子说:“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的坚贞,在所有的草木中是最后凋谢的。”
  •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战国时韩国人。在秦国灭了韩国后,张良就想用全部家产寻找谋刺秦王的勇士,为韩国报仇,甚至他的弟弟死了都不厚葬。这是因为从张良的祖父到父亲,都当宰相,共辅佐过五个韩国国君。
  • 邹忌(1)修(2)八尺有余,身体昳丽(3)。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4)美?”
  • 西汉时,韩安国担任中大夫,相当受梁孝王的器重,后来却因犯法而被拘禁在蒙地的监狱中。当时的狱吏田甲对他百般羞辱,韩安国非常愤怒,对田甲说:“已经熄灭的灰烬,难道不会再有燃烧起来的一天吗?”意思是说表明自己只是一时的落难,终究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然而田甲却回答说:“如果死灰再度复燃的话,那我就撒尿把它熄灭。”
  •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众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那还要再增加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要再增加什么?”孔子说:“教化他们。”
  • 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勉人精进不懈。不论在进德或修业之事上都该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否则,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终究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