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爱因斯坦的正义

作者:于沛
font print 人气: 131
【字号】    
   标签: tags:

1933年,希特勒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性的屠杀,身在美国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义愤填膺。他在接受《纽约世界电讯报》的采访时,对德国纳粹的屠夫行径进行强烈谴责。第二天见报后,轰动了整个世界。

正义言词 轰动世界

后来,爱因斯坦被德国驻美国领事召见,领事神色冷峻地对爱因斯坦说:“你在报上的言论震动了柏林,你打算怎么办?”爱因斯坦无奈地说:“我不回德国了。”

领事说:“你还是回德国好,因为现在的德国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你会受到礼遇。你的言论虽然带有片面性,但是德国政府会原谅你的,他们不会对你怎么样。”爱因斯坦当然明白领事话里的虚伪,这是让他自投罗网,成为纳粹分子砧板上的鱼肉。

就在此时,领事秘书有事出了办公室,房间里只有领事和爱因斯坦两个人。这位领事急速把拉长的冷脸收起来,低声对爱因斯坦说:“教授先生,你不回德国是正确的,你如果回到了德国,他们绝不会放过你,他们会把你抓到集中营去,折磨你,直到你死去。”爱因斯坦目瞪口呆地望着那张关切的脸,四目相视,竟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世界黑透 蜡烛恒亮

后来爱因斯坦加入美国籍,直到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享年76岁。

一位诗人曾用一句诗来表现这段真实的历史片段:“即使世界黑透,也不会影响一炷蜡烛的光亮。”

人本应追求高尚的道德,不作恶只是做人的底线而已。而在一个政府推行迫害命令的社会里,守住底线不丧失良心都成为一种考验。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如果政府指示他去做的事,他自己的良心认为是错误的,那么他该怎么办,这实在是一个老问题。我相信每个人应当根据他的良心行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总是看这人不顺眼?总是讨厌那个人?宽容别人其实带给自己的是福......
  • 利用难得的过年假期,看了电影《悲惨世界》,剧中内容在我心中缭绕许久……
  • 卡萨尔斯是个音乐天才,他书写了大提琴历史,创建了一套新的指法,让大提琴再度和巴哈的乐谱呼应,给了大提琴这项乐器全新的生命。然而他靠的不只是音乐天才,更重要的是他难得的“拒绝的智慧”!
  • (大纪元记者詹亦菱台湾花莲报导)廉政署办故事志工培训,希望训练志工到学校和孩子互动,8日上午由副署长杨石金,率领同仁到花莲市幼儿园,宣导反贪、反浪费和诚实等正确认知,传递廉政良善理念。
  •  话说很久以前,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武状元,自以为功高官大,目中无人,常常欺侮邻居。
  • 今日,我与一位很知心的朋友聊到:人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是以德报怨,是多么高层次的修炼啊!做人真的分很多层次。遭受恶意言辞和咄咄逼人的情景时,如何体现自身的修为,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无非也是另一种试炼和成长。
  • “德高望重”,这是中国文学中很普通的词汇,品评人物时常用,但为什么非要是德高、望重呢?不是权高望重?钱多望重?才高望重?当然,这就是中国神传文化最根本的内涵,重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