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重来世的人格教育

访南华大学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陈又新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9日讯】(大纪元时报记者谢亚晴/采访报导)民国八十六年起,校园中陆续发生暴力相向与自杀案件,当时的台湾省教育厅便在年底在全省推动中等学校的生命教育。以中部晓明女中为总推动学校,其余各县市则设立中心推动学校——国中四十所、高中职十所,希望藉由国家介入,从校园开始扭转学生负面观念。

八十九年七月,教育部正式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与专家学者进行政策研拟。

然诚如大家所知,家庭乃社会最小单位,社会价值观的偏差,家庭具有绝对影响力。个人行为未能约束,导致家庭不睦,也让社会大众为此绞尽脑汁,许多补救办法纷纷出笼。

但,遗世独立的西藏人生活在海拔二千公尺以上,生活环境恶劣,他们却有一套文化传承方法——不重文字,用“心”。

传统西藏社会受教权集中在贵族与寺庙,南华大学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陈又新指出,在寺庙的教育主习“五明(明可视为学科)”

五明中“因明”主为逻辑思维训练;“声明”为语言方面,其中又分歌词、戏剧、歌赋、星象、舞蹈、历算等等;“工巧明”指绘画、建筑等;“医方明”即医学知识的传授;“内明”为个人修炼。这几乎包含一个社会文化所该具备的物质与精神。

但这些能受正视教育的僧侣、贵族大约只占人口10%,其他九成人口则透过其他方式,将人生的智慧传下去。

天地宽 来世近

西藏是一个全民几乎信仰佛教的社会,敬佛之心常存心中。生活中,藏民并不认为“个人”是最重要的。新生儿甫一出生,家中即请喇嘛取名,讲吉祥话;陈又新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藏民一大早就去庙宇朝山、绕山。下午四、五点再去一次。”

西藏僧侣仍与俗家保持密切联系,使得僧侣成为传递文化的媒介,他们的佛教观念影响了家人与邻居,例如善恶有报。

此外,陈又新也指出,西藏社会中存在的游吟诗人(约等同我们的说书人)等于是一本活动的书本,他们将云游人生所见所闻编成诗歌吟唱,将社会价值观传播出去;亦令各地西藏人也增加了见闻,这些游吟诗人最常使用的是唐卡。

唐卡在西藏社会中除了修行用,亦有其他两大功能:教学(医学用唐卡八十一幅)、文化传承。

用以文化传承的唐卡上面绘有西藏历史或是修行人成道故事。“唐卡是游吟诗人的现成教本”,陈又新说,藉由图画的表现,西藏人民了解人如何吃苦成道、修行者面对难题时如何处理、今世言行如何影响来世命运等,其中的忠孝节义观念即深植人心。

乐观与友善的民族

“我常说,中国人看现在,西藏人看来世。”不识字的藏民心中都明白这辈子做坏事就会影响下一辈子。“来世”观念让他们不会紧抓现世拥有的东西,喜欢帮助别人,“即使家里穷到剩下几口食物,还是会把它送给需要的人。”

友善在藏人社会里已成自然,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培养了爱人如己的观念;偶尔遇到游吟诗人说上几段善恶有报、来世的故事,是西藏社会另一种教育孩子处世的方法。

“我们说西藏是乐观的民族,我受到了伤害,我还是很快乐,很多都是佛教的观念。一般藏人不要高深的道理或复杂的学位,只要简单就好;价值精神观就在里面。”──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十一日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指出,尽管中国反对,他仍将继续访问台湾,但他无意在台湾讨论政治问题。达赖喇嘛在专访中重申,台湾的未来是台湾人民自己的事情,他不愿意评论。达赖喇嘛说,他曾经两次访问台湾,每次都受到北京的猛烈抨击。中国官方舆论将他的访问台湾看成是藏独和台独的合流。对此,他很不以为然。
  • 西方神话誉为“神马”的“独角兽”,似乎不只是神话。大陆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的马鹿自然保护区内,就有一匹长着一对角的怪马,当地人称为“罗布”,藏语为“宝贝”的意思。香港文汇报记者以亲自观察所见指出,这匹马浑身呈棕黑色,额头有一撮S形白毛,左前蹄为白色,身体各部位与一般的马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它的头顶左右边对衬地各长了一支角。马主人、当地的黄教寺庙曲龙寺活佛洛桑说,这匹马已经十三岁,每年都会“换角”一次,而左角就是最近刚脱落并且重新长出来的。
  • 〔自由时报编译张沛元╱综合十四日外电报导〕目前在美参访的西藏流亡领袖达赖喇嘛,十三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所举行的一场神经学座谈会上,接受科学家的视觉认知心理测验,亲自为搭起佛教与科学的交流桥梁,贡献一己之力。
  • 大陆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十五个民族有自己的戏曲剧种。这十五个民族分别是: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侗族、白族、傣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彝族、佤族、毛南族和仡佬族。新华社今天报导,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悦指出,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戏曲,有的是一个民族只有一个剧种,如侗族的侗戏、朝鲜族的唱剧﹔有的是一个民族因人口分布地域、艺术形态等不同,而分成几个剧种,如苗族的剧种有湘西苗剧、广西苗剧、云南苗剧等。这名中国戏曲专家说,中国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大致可分成两个方面。从发展历史来看,有的剧种源远流长,分布很广,如相传源于八世纪跳神仪式的藏戏,后引入民间艺术,形成独立完整的艺术形态,至今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和印度等国的藏族居住区﹔从艺术形式上看,有的剧种借鉴了汉族戏曲的戏剧样式,表演形式程式化,有复杂或简单的行当划分,音乐上采用板腔体、曲牌体或者二者兼并,如傣剧、侗戏等。
  • 因雨水侵蚀而坍塌的西藏布达拉宫正面强庆塔拉姆坡道及其外墙,今起维修,预计今年底完成。维修材料与布达拉宫原有相同,并依“修旧如旧”原则,不改变布宫原有面貌。新华网报导,强庆塔拉姆坡道即布达拉宫的走马道,二○○一年八月坍塌,立即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并派专家调查原因,查出是因雨水太多,原有排水孔过小,坍塌处墙体过薄,基础差异所致。至于坍塌两年迄今才整修的原因,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解释,坍塌后,文物部门立即抢修,但发现坡道基础出现问题而暂停,并整体勘测布达拉宫所在地红山,经一年勘验确定山体基础无虞,再委由拉萨市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至今年八月才定稿,今天动工。
  • 西藏考古工作者在距札达县托林寺五百公尺处山沟里,发现一具木乃伊,初步判定可能是古代西藏著名翻译家仁钦桑布的法体。新华网报导,札达县距拉萨一千六百多公里。今年七月,札达县托林寺一名村民在土沟里看见一些黄色、金色丝绸面料,考古工作者挖掘后发现一具掩埋多年、保存完好的木乃伊。
  • 哥伦比亚东亚研究所资深学者司马晋(James Seymour, adjucnt seniorresident scholar, East Asian Institute, ColumbiaUniversity)今天在“西藏的未来”研讨会上,引述历史证据说,中国政府对西藏主权的宣称其实“相当脆弱。”司马晋说,汉人主政下的中国,如唐朝、宋朝和明朝,大体上与西藏毫无从属关系,只有元朝和清朝“外族统治”时,才统治西藏。他说,这两个“外人控制”的王朝垮台后,西藏一直就是独立的国家。
  • 解放西藏学生联盟领导人拉敦特同 (Lhadon Tethong, Students forFree Tibet))今天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如果达赖喇嘛过世而西藏问题仍未解决﹐“没人能够保证西藏人争自由的斗争能够保持目前非暴力的方式。”解放西藏学生联盟是为西藏六百万人争取宗教和信仰自由的一个国际组织。根据“国际支援西藏协会”会长布琼次仁 (Bhuchung Tsering, director,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的说法,中国境内,不论在西藏自治区内外的藏胞,连挂达赖喇嘛肖像的自由都没有,遑论一般宪法保障的自由。
  • 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最近在美国访问,并且会晤了美国总统布什。西藏问题再次成为很多在美华人关注的焦点。最近纽约法拉盛图书馆举行了一场以西藏前途为题的研讨会,邀请了最近访问北京的达赖喇嘛特使助理介绍他的北京之行,并和一些学者一起回答了听众感兴趣的问题。 *布琼次仁谈北京的反应* 布琼次仁是“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的负责人。他曾经在2002年和2003年两次陪同达赖喇嘛的两位特使前往中国访问。他说这两次访问在中国领导人和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领导人之间建立起了更多的信心。但是他说,目前中国方面对西藏问题比较缺乏信心。
  • 大纪元9月22日讯】(法新社纽约二十一日电)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二十一日在纽约中央公园演说,吸引数万名听众。他奉劝美国人不要执著于九一一恐怖攻击所受的痛苦,而存报复之念,应尽快释怀并为死难者祈福。达赖喇嘛在中央公园的公开演说,是此次美国之行的重点之一,受到的欢迎程度不下于露天舞台摇滚演唱会,有中央公园广大的广播系统与名人主持人助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