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 楚王好细腰

如真
font print 人气: 1076
【字号】    
   标签: tags:

楚灵王喜欢在上朝时看到臣子们有个如杨柳般婀娜多姿的细腰身,他认为这样才叫赏心悦目。有些生得苗条柔弱的大臣还因此受到了楚灵王的赞美、提拔和重用。
  
这样一来,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为了赢得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便千方百计地拼命使自己的腰围变小。他们节制饮食,并且强迫自己一天只吃一餐饭,为此经常饿得头昏眼花;有的大臣更是摸索出了一套绝招: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时,首先做几次深呼吸,挺胸收腹,然后将气憋住,再用宽带将腰部束紧。经过一番折腾之后,许多人便渐渐失去了独立支撑身体的能力,甚至需要扶住墙壁才能勉强站立起来。

经过近一年的折磨以后,楚国的满朝文武官员们全都变成了面黄肌瘦、形容枯槁、弱不禁风的废物,这又怎么能担当得起治理国家、保卫疆土的重任呢?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灵王以个人的好恶去规范臣下的行为,并以此决定亲疏,这就必然会引起下属臣僚的刻意逢迎和拼命邀宠。如此上下渐成风气,势必会酿出大祸,危害国家,毁掉个人。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了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影响甚大,如果在位者能从自己带头重视道德的修养,那么无疑是全国人民的福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时候有个寓言故事,说几个小偷到人家去偷东西。各个争先恐后偷值钱的东西,没什么偷的了一个胆大的小偷看到那家有只驴拴在橛子上,上去把驴解下也牵跑了,最后一个小偷看实在没什么好偷的了,还不甘心,看只剩下拴驴的木头橛子,就上去要把它拔出来偷走。偷这东西可是最费时间、最危险、最不上算的事了。

  • 大司马是楚国的官员,有一位专为他造剑的工匠,尽管80多岁,但打出的剑依然锋利无比,光芒照人。

  • 齐国的宰相晏子出使晋国完成公务返国的途中,路过赵国的中牟,远远地瞧见有一个人头戴破毡帽,身穿反皮衣,正从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边歇息。
  • 封疆官吏出任长梧的地方官。有一次,他碰到孔子的学生子牢。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与子牢探讨治理地方、管理长梧的方法。
      

  •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郑人置履”的出典比“实事求是”要早几百年:前者是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所杜撰的寓言故事;后者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但这两个成语所包含的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不约而同地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国人思维习惯中如下一个致命的缺陷:重经验、轻演绎,重事实、轻原则,重具体、轻抽象。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思维倾向极大地束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我认为这种思维倾向还应为国民劣根性的形成负责。
  • 卫灵公在位时,不常亲理朝政。一些有政治野心用腐蚀、献媚的手段取悦于灵公,从而换取宠信。在封建官场的争权夺利中,弥子瑕不仅使卫灵公对他言听计从,即使他为非作歹,灵公也不去过问。对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 有一个人拿着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要将之敬献给楚王。宫廷的守门官捧着药进宫去,碰上宫中的卫士。卫士问:“你拿的是什么好东西?”守门官说:“是不死的药。”卫土说:“是可以吃的吗?”

  • 有一位任公子,胸怀大志,为人宽厚。有一天他做了一个硕大的钓鱼钩,并用粗且结实的黑绳子把鱼钩系牢,然后用15头阉过的肥牛做鱼饵,挂在鱼钩上去钓鱼。
      


  • 东野稷十分擅长于驾马车。他凭着自己一身驾车的本领去求见鲁庄公。鲁庄公接见了他,并叫他表演驾车。只见他驾着马车,前后左右进退自如。而且无论是进还是退,车轮的痕迹都像木匠画的墨线那样的直;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旋转,车辙都像木匠用圆规划的圈那么圆。
  • 有一个人仿佛突然得了疑心病,走在路上总以为有一个黑影跟着自己,再瞧瞧地上,自己每走一步,还留下一个脚印,于是他心里十分惶恐。他走几步就朝后看,一串脚印一直连到他的脚下,一个黑影与脚印连在一起,他害怕极了,总想摆脱这个黑影和这些脚印。他紧走慢走,影子也紧跟慢跟,他怎么也摆脱不了它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