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人才〈第二章3〉职业与志业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政大附近,以前有位卖烧饼油条的山东伯伯,饼做得真好吃,我常常走了二十多钟的路去光顾。
有一次,忍不住问他:“你的烧饼为何这么好吃?”
老伯伯笑得可开心:“我只会做烧饼,不做好谁来买?”
说的也是,不做好谁来买呀。

他每天都咪咪的,一定很开心。
“为何很开心?”
他说,他是个照顾人家的胃的人。

这句话可有学问了,我这些年来才想通,原来他把卖烧饼当成志业看待,很慎重的替人做出最好吃的东西,当然开心。

我认识一位老师,把教学一事当成很慎重的事看待,孩子不会的,他并不责怪,反而回家思考,到底那里说不清楚了。举例来说,四乘以五是多少?学生不懂时,他会回头想,这个乘字是符号,有些孩子恐怕不易理解,改个说法便好,他说乘改成个便好多了;于是四乘五便改成四个五;还有人不懂,他会改成四个柑橘有五堆,共几个?孩子便都懂了;除,在他心目中便是分给;加,则是多一个;至于减,便是少一个了。

他对教育的执着令人感动,我说他是教育工作者。
老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则是志业了。

有位同学当医生,开诊所,他视病犹亲,常常提供别人养生功法,并且建议病人少吃药多运动,他有一句口──天天做运动,好好睡个觉,慢慢吃顿饭,百病不会到。
他的诊所里最多的不是,而是分赠病人的养生小传单。
他的愿很大,希望医院没病人。
那他怎么办?
老友笑着,去吃西北风。

医生是职业,但他把医生一职当做志业,像似别人的养生菩蕯。
读书干嘛?
找个好职业。
不!
做个有志业的人。

我是心理师,比较像职业。
改成当作家,写很多书替人安安心,叫做安心的人,就是志业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次宴会上,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 为有效协助台湾的学生,跨越就业求职的困难,台湾微软再次与104人才派遣中心合作,启动第二届‘未来生涯体验计划’,进行为期一年的准新鲜人职能提升。此次共有85位学生菁英从1910名国内外大专院校报名参加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录取率约为4.5%,而学生菁英的“积极主动”、“责任感”与“自信心”是被录取的重要因素。
  • 【大纪元5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十六日电︶去年首度在台湾举办彩妆大赏,栽培彩妆人才。植村秀今天宣布,﹁二零零?

  • 陈逸飞的道路,诚然是一种成功的具示范性的选择,但剖开那华丽的令红男绿女们心醉的外装,可以看到这些青年时代曾叱咤一时的风流人物,在红尘万丈的商业社会,底气和自知之明是何等的有限。他们的良知或许以为一名文革画家的转型成功,可以撇清依附于四人帮而发迹走红的不光彩,但可能永不会想到,共产党不仅污染了他们的青春记录,也败坏了他们的艺术人格,让一位艺术人才舍弃专业,沉迷商场而英年早逝。
  • 台内政部昨天在立法院表明要修正“替代役实施条例”,新增研发替代役,将现行国防役等国防工业训储制度纳入研发替代役,解决产业人才需求及提升国家研发能力,估计若立法院顺利完成修法,预计明年起实施。
  • 人人都有舞台,只是舞台不同而已,这是我的坚持,也是信念。
  • 以独特文化传承为傲,在政治外交上彰显与美国互异的法国,却无法阻止科学人才流向美国从事基础研究。根据法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一项研究,每年至少五分之一的法国博士后研究生选择在北美工作生活,尤其是研究生命科学专长的人。
  • 我的〈金字塔理论〉可以合理解释人人都有舞台的想法。
  • 〔自由时报记者王凌莉╱台北报导〕达悟族作家夏曼.蓝波安,昨天启程前往印尼北部加里曼丹,展开为期一年半的独木舟横渡南太平洋文化寻根之旅。文建会为了培养艺术家的国际观,去年首次举办“全球视野创作人才培育计划”,补助创作人走访世界各地,鼓励表演艺术、视觉艺术与文学的创作者开拓视野,进行艺术性、实验性等融合文化视野的创作。
  • 【大纪元5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任中弘澳门二十二日电)在一项“博彩文化与澳门青少年研讨会”上,澳门旅游博弈技术培训中心讲师陈宝麟指出,曾在该中心接受培训的青年当中,不乏原来是医生、工程师等前途无限的人才,他们毅然放弃自身抱负转投博弈业,将过去数年所学付诸流水,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损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