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一次,胜过死记十次

文/郝伯特.史宾赛 译/ 颜真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只要研究一下所有传统手工艺,以及许多家庭技艺的传授过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非常复杂的工艺技术和非常微妙的工艺经验,按道理是非常不利于传授的,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在他们孩子手中完美地得以传承。

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对这些技艺感兴趣?又是什么方法,使他们的孩子有效地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么复杂的技艺呢? 运用,正是“运用”这个一方法,使兴趣与实用、知识与目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认为,知识如果没有自我发现的特点,是不会掌握得很牢固的,同样的,知识如果不与运用(哪怕仅仅是出于训练和教育目的的运用)结合,则是生硬的,既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自我衍生。

运用,至少有三个必然的结果:一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是使已有的知识得以重复,进而充分理解和掌握;三是使这些知识产生新的知识。还有什么比这更让父母和老师们高兴的呢?

我培养小史宾塞学会运用,是从下面几件事开始的。后来,我发现除了使小史宾塞感到乐趣无穷之外,效果也很惊人。 “写”,一度是小史宾塞最不愿意做,也感到最困难的事。可以想,可以说,但就是不愿写。怕写、烦写,一说起写就愁眉苦脸,能拖则拖。怎么办呢?任何一个研究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写是思想的训练过程,写是记忆的重复。 我想到了运用。正好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有些沙哑,医生建议我少说话,否则有失声的可能。于是,我和小史宾塞玩起了字条游戏。所有的日常交谈,都只能透过写来实现,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这时,小史宾塞只有六岁多,能写的单词和句子有限。但为了生活,必须要写。一开始,我们只写简单的意思,比如:“衣服该洗了”;“今天中午吃什么”……等等。后来,我们的字条渐渐涉及到对一些事物的评价、看法。每次写的句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当他出现语法错误时,我就会在字条上纠正。 一个月后,当我的噪子已完全恢复时,小史宾塞的书面写作能力已大有进步,而且不用去要求他,他也会习惯地把许多东西写下来。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运用,就是花上半年的时间,他也不会有现在的书写能力。再后来,我们经常在家里通信。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他大学毕业。

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了一个建议,每天,我们彼此为对方读一段书。这是他最感荣幸的事情。这样,我们双方都可以用劳动来换取享受,既公平又快乐。他读错的地方,我会纠正,并要求他做个记号,避免下次读错。这样,每天晚饭后,或睡觉前,我会惬意地躺着,充分享受这段美好时光。所读的内容有报刊上的文章,也有书籍,特别是爱默生的一些随笔,这对我们俩来说,都是美和智慧的享受。阅读,使小史宾塞的理解力大大增强,也使他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不过,我从不要求他读那些言之无物、低俗浅薄的书籍。 没有比这种运用,更让双方愉悦的事了。

许多时候,孩子们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是因为找不到更有趣的事做。其实,这时他们并不快乐。有时,不得已与一些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耍之后,心里也是空虚的,只要引导他去做更有趣的事,他一定很高兴。

小史宾塞八岁的时候,我正式聘用他做我的资料员,每周一便士。我交给他的工作是,帮我收集报刊和学校的所有与教育相关的资料、新闻报导、学术论文。方法很简单,他先把资料找出来,然后按重要程度排列(他可以自己判断重要程度)。这样,他就必须阅读。开始,他只是搜集,后来,他逐渐会对一些事件发表看法,有的很幼稚,有的出人意料,但我都一律鼓励。允许讨论,是认识真理的前提。每周一便士,归他自己所有,自己支配。每当他拿到薪水时,自豪和兴奋溢于言表。运用,已使小史宾塞在知识累积和用知识获取新知识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展。除此之外,在品行、习惯方面也收到了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确帮我做了一些必要的事,减少了我的工作量。

其实,这种运用几乎在每个家庭和学校都可以办到,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教育观念的改变。如果你在经商,可以让孩子为你收集一些商业方面的资料。不管开始多幼稚,毕竟这是一个有益的求知过程。 “运用知识”,成了小史宾塞的座右铭,即使后来面对很多仅仅是理论和基础的学科,小史宾塞仍然保持着“运用”的习惯,这使他总会去研究与某一学科相关的现实状况及原因。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史宾塞的快乐教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茱莉是一个有着长长卷发的漂亮姑娘,遗憾的是,她的双耳有些失聪。尽管还能听到一些声音,但她已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秋天时,茱莉的母亲把她交给了我。这对我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我认为,在孩子道德和品行教育中,应多采用自然惩罚的办法,而尽量少使用人为惩罚。 如何区分自然惩罚和人为惩罚呢?前者是依据等值、等同的原则,对一种错误行为的回应,目的是让孩子在这种回应的经历中,增加这方面的不可替代的经验。后者是由父母或老师根据孩子的错误行为,人为决定的惩罚回应。
  • 真正具有教育意义和有益健康的后果,并不是家长以自封为自然代理人方式所给予的,而是自然本身所给予的,或以自然的方式给予的。
  • 在道德和意志、品行方面,孩子是极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坏的影响毁掉一个孩子,比好的影响成就一个孩子要容易得多。同样的,文明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和粗野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孩子天生爱模仿,即使是开始他反对的事,但接触多了以后,也会渐渐麻木,并染上恶习。 应该注意哪些坏的影响呢?

  • 父母的每一点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整洁、勤劳、节俭的习惯,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这些美好的德行和习惯,无论多么微小,都会像星光一样,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里,不仅影响着父母自己的人生,也造就着孩子的人生。它既是现在,也是未来家庭中,最宝贵的财富。

  • 可以看出,紧张的学习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在一个模范公立学校,总有一些病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是常见的病。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觉得头痛,有的几个月来都是如此,还有一部分人是整个垮了,不得不休学。
  • 一方面,专注是与孩子本能的好动、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相矛盾的;另一方面,专注又时常表现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总之,专注是与一般孩子的特点相矛盾的,需要透过诱导和重复,来使他们养成专注的习惯。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