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西裔青少年自杀倾向较高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6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杰生编译) 一项新联邦调查显示,西班牙裔高中生药物滥用和企图自杀的比率,高于白人和黑人同学。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8日公布的报告,所有拉丁美洲裔学生中,有超过11%的男生、15%的女生,曾经试图自杀。而白人和黑人学生大约是7.5%。

此外,拉丁美洲裔族群古柯碱、海洛因、合成迷幻药(ecstasy)和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s)的滥用比率较高,但使用保险套的比率,却比其他族群低。

威斯康辛州立医学院(the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的格林-弗洛尔斯(Glenn Flores)医生,在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新闻发表会表示:“我们实在不了解,这种我们应该要理解的现象。”

自1991年以来,CDC每隔一年就对将近1万4千名美国高中生,进行调查。8日所公布的这份报告,是去年的调查结果。

该问卷以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内,9到12年级公立和私立高中生为主。每位参与的受访学生,都经过父母的允许。

虽然青少年对于他们的性行为、药物滥用,或其它危险行为,未必会说实话。但研究人员采取了许多步骤,以确保其答复的完整,CDC青少年与学校卫生部门的主任豪威尔-威克斯勒(Howell Wechsler)如是指出。

据悉,受访学生的参与是保密进行的,他们在答题时都被分开,老师并无在旁巡视。无论学生的行为多么危险或安全,但每份问卷表都是设计好的,他们可在同一时间完成,威克斯勒说道。

“对此问卷调查,我们相当有把握,即使有任何说谎发生,它也是微不足道的。”他补充说。

这份报告也带来了一些正面消息。只有10%的高中生说,他们搭乘汽车时,很少或从不系安全带,和2003年的18%相比,已经下降。

不过,受访学生在上个月有抽烟的百分比,稍微上升至23%,比2003年约22%还多。曾有性行为的学生,其百分比并未下降,仍维持在47%;性方面较活跃的受访学生,保险套使用的比率也是相同的,占63%。

对此,美国性别资讯与教育委员(the Sexuality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女发言人玛莎-坎普纳(Martha Kempner)指出,这是14年来,性方面较活跃的高中生在保险套使用比例方面,第一次没有上升的情形。

该调查同时显示,黑人学生的性活动最多、电视看的最多,玩电动或电脑游戏也最多。而白人孩子经常吸烟和酗酒狂饮者最多,蔬果摄取则是相当不足的。

至于西班牙裔学生,另有其它问题。他们约有36%呈现长期的悲伤或绝望感,比往年稍微增加。

反观2005年的调查,大约28.5%的黑人学生有这类的情绪显示,与早先二次的调查相同。26%左右的白人学生,也有类似情形,比2003年和2001年稍微下降。

在药物滥用方面,8名拉丁美洲裔学生,就有1名吸古柯碱;10名有1名吸合成迷幻药;11名有1名吸甲基安非他命;每28名就有1名使用海洛因。

事实上,在先前的调查中就曾发现,西裔学生药物滥用的比率较高,而8日公布的调查结果,也是一样。弗洛尔斯表示,这和忍受度的差别有关。家庭较受美国化影响的西裔孩子,滥用毒品者较多。

弗洛尔斯说:“尽管我们尚未明白为何会如此,但我们必须更加了解各项原由。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如何保护所有的青少年。”

(资料来源:美联社)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2月3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三十一日电)来自世界十七个国家的一百多位物理资优青少年,今天在淡江大学“国际青少年物理大使研习营”齐聚一堂,展开六天的交流活动。
  • 任何一所学校,行为偏差的学生都是少数,我们应该还来得及拯救这批可能变成社会边缘人物的青少年。
  • 要使升学压力减轻,唯一的办法是将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减小,如果各所学校的经费差距不大,考上那一所学校都差不了太多,升学的压力就会降低很多。
  • (大纪元记者徐乃义桃园报导)桃园县少年辅导委员会昨日召开委员会议,县长朱立伦说,青少年辅导与教育、警察等单位息息相关,也编制了这么多单位与人力,但各单位几乎都是叠床架屋、各做各的,根本没有达到工作整合、分工合作的成效,他期许各单位能够通力合作,不单是开会时拟定具体可行的决议,日后也要加强横向联系。
  • 一项有关父母开心指数的调查显示,本港父母的整体开心指数,较去年下跌,当中父亲开心指数的跌幅较母亲为大。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我一岁大的女儿喜欢跳舞。一听到音乐,无论何时何地,她的脸上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然后靠在沙发、椅子或父母的腿上,开始左右晃动还有踏地板。有时,她小小的心灵完全陶醉在音乐之中,她的四肢着地来回摇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条腿做出旋转的动作。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教养不同调的照顾者,有时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况是上一代长辈,甚至是保母。因此当教养不同调的时候,骑虎难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