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保母〈5〉: 规矩(上)

Jo Frost 译 / 庄绣云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想像一下玩游戏时除了你之外,其他每个人都知道规则,这样你根本没办法一起和别人玩,这种情况令你感到心灰意冷。

现在再想像一下,游戏规则一改再改:
“等你过关就可以得两百元。”
“等你过关就要付两百元。”
“等你过关什么事也没有。”

你很快发明出自己的规则,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要参与。

孩子的处境也是一样。如果你不告诉他们规则--你希望他们怎么做--他们也就无从遵守规则。如果你告诉他们一项规则,可是遭到反对后就更改规则,孩子也不会当一回事。如果你定立一些孩子根本不可能遵守的规矩,将会有吵不完的架和无谓的争端发生,那样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考虑现实情况定规则

规矩就是界定孩子行为的范围。规矩不仅需要前后一贯,也需要反映出你以现实情况为基础,希望孩子在那个阶段达到你对他的期待。例如,要求学步儿能像成人一样保持整齐清洁,就是不切实际,因为他所有的活动规划都在引导着他走向你所谓的乱七八糟这个方向。解决方法是不要定出保持整洁的规矩,因为你根本没实现的机会,在你的监督下他还是会玩得一蹋糊涂--他会趁你转过头的时候拿起麦克笔,等你发现墙壁上到处是他的涂鸦,也只能怪自己。

父母亲常犯的错误是,对孩子理解层次的期待远超过孩子本身的理解能力,不过有些则正好相反,偶尔父母仍认为孩子停留在小婴儿时期,虽然孩子脱离那个阶段很久了,还是以婴儿的方式对待他。父母们常难以认清婴儿期已经过去了,特别是在这个孩子是他们最小和最后一个的情况下。还有些父母把孩子当婴儿看待的原因是,这样照顾起来比较简单。

从医院把孩子带回家这件事情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转眼间孩子已经两、三岁了,可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和才刚出生的婴儿所需要的照顾方式截然不同,如果你坚持以育婴方式对待孩子,不让他尝试自己吃饭这种简单的工作,他一定非常渴望能试试看而极力反抗。以他的年纪去做清洁的工作还太小,可是如果你让他在不伤到任何人的范围内表现他的独立方式,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孩子需要学习空间,不要抑制他的发展。

不要对孩子要求完美,让一切顺其自然。认清现实情况,才不致陷孩子于失败的境地。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天才保母JO》@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现代生活可真是够忙乱的了,如果你得照顾幼儿的话,会开始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根本不够用,而且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是最少的。解决时间不够用的秘诀是,排出事情的优先顺序。
  • 应该以固定的进食和上床时间为基础,我比较偏爱让幼儿早一点进食--在下午五点至五点半吃傍晚的那餐。
  • 儿没办法长久记住一件事情,他们的注意力很短暂。他们看不懂时钟,也看不懂你贴在墙壁上的作息表,当然他们也不懂你的心思。固定作息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说给孩子听才有效果,否则从一个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时,仍然会使得孩子吃一惊。
  • 建立固定作息能够使每个人脱离混乱的生活,让你适当地运用时间。一旦你开始按照固定作息生活,所有的事情就会开始变得平静许多。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