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蕤宾铁响

史然
font print 人气: 102
【字号】    
   标签: tags:

成语“蕤宾铁响”出自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

唐武宗初年,朱崖的李太尉有一位叫廉郊的乐吏,廉郊从师于当时的著名琵琶演奏家曹钢,尽得曹钢之传。曹钢常说:“我教过很多人,从未有如此性灵的弟子。”

廉郊曾经夜宿平泉别墅,当时正值风清月朗,于是携琵琶在池边弹起蕤宾调。弹奏之间,忽然听见芰荷间有东西跳跃之声,猜测大概是鱼所致。

廉郊又弹了别的曲调,就没有这样的声音出现。他重弹蕤宾调,依旧有声。于是刻意重弹此调,忽然有一物锵然跃出,落到池岸上。一看,是一片方响,也就是蕤宾铁。

原来因为廉郊指拨的精妙,导致律吕相应,使得蕤宾铁跃出水来。

后来,人们以“蕤宾铁响”比喻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

【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愚公以九十岁的高龄都还有向不可能挑战的雄心和毅力,现在人们在鼓励人家要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要有恒心、有毅力的时候,都会说,要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
  • 〔自由时报记者申慧媛、林志青/综合报导〕面对外界对于十二年国教疑虑颇多,行政院昨日与教育部再度会商,苏揆指示教育部尽速提出完整说帖。教育部长杜正胜(图中红领带者)昨天上午参加走路上学日活动,丽林国小六年级陈姓女童现场问起三只小猪的成语故事,杜正胜面对学童突然提问,扮起说故事爷爷,将三只小猪故事完整呈现。(记者林志青摄)
  • “道不拾遗”的句子下面往往会接“夜不闭户”这句话。这两句成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社会的良善风气。也就是说财物要是遗失在路上,谁看见了都不会有人将它占为己有的;晚上不须要关紧门窗也不会遭小偷的,人民安居乐业的过日子。
  •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吩咐把车停下,问道:“这人犯了什么罪?”
  •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进入秦宫探看。但见宫室华丽,各处宝物不计其数,都是他从未见过的。每到一处,许多美丽的宫人向他跪拜。刘邦越看越感到新奇,兴味也越来越浓。于是,他打算就住在宫内享受一番。
  •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的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好办法。
  •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故事来自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时代,讲了两个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国家,如何双双走向灭亡的故事,它们灭亡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性的弱点被敌人攻入了。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说“病在膏肓”是指一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膏肓是在人体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这成语是出自哪本古籍?
  • 《听故事的天使》,每天都有好故事。每位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天使,在价值观不断变化的时代里,《听故事的天使》节目制作群愿意为您的孩子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