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该让孩子看电视?

李伟文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许多朋友觉得我们家最怪的地方是没有电视,他们很难想像活在21世纪的台湾,不看电视的人怎么在社会上存活?怎么与人往来聊天?

这个月出版了我的第五本书:“教养可以这么浪漫”,许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对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兴趣,至今不到一个月,就有十多个不同媒体的专访,其中有不少人对于“没有电视”这一点相当好奇。

他们问:“孩子不会抗议吗?他们怎么跟班上同学聊天?不看电视会不会不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没有电视机孩子会不会抗议?

微软总裁比尔盖兹在一次访谈中说:“我家没有电视。如果有电视的话,我就没有时间把《经济学人》周刊从头看到尾了!”的确,每天回到家我们一家大大小小各自都有非常多想做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因此,孩子从来没有抗议过。

不看电视孩子怎么跟班上同学聊天?

我想孩子们之所以追求流行,附和时麾的八卦话题,无非是想获得“与同侪一样”的安全感,因此,若是我们让孩子拥有自信心,从其他地方的表现获得同侪的肯定,就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没有营养又无聊的八卦话题或商品流行的追求,甚至孩子还可以引领班上同学关注值得投入的话题,如环保,或其他公益的行动。

孩子不看电视会不会不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这个问题不约而同有好几个广播电台主持人问我,我只是反问他们:“难道你真的认为孩子看台湾的电视新闻报导就会知道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更有国际观吗?”只见他们愣了一下,想了一想,然后苦笑无言以对。

台湾的电视新闻完全没有办法让我们了解真实的世界面貌,更无法建构完整的世界观。除了国际新闻非常少之外(即便有,也是国际花边新闻),国内新闻由于SNG现场连线的盛行与滥用,看电视的民众只能傻傻地跟着记者看车祸现场,看火灾现场,看政治人物的口水泡沫,不要说认识世界,反而长期看这样的电视,所谓思考的深度只能变成草履虫般地反射动作,脑袋不变成弱智就万幸了!

其实在网路及通讯科技的进步之下,在这个时代要获得即时讯息已经不是问题,因此媒体能够快速传播新闻也已经不该是最主要任务,媒体应该要在每天发生数以十万百万计的新闻中,透过选择与诠释,让民众知道资讯的意义,了解新闻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对未来的影响。若以此观点来检视台湾日以继夜地新闻轰炸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闻(搞不好百分之百)都是不合格的。

除了新闻之外,电视节目看似五花八门热闹异常,但是究其实质,若非空洞就是雷同。电视被专家学者称为“零度媒体”,意思是电视像变形虫一样,可以适应所有社会阶级与环境,并且突破语言限制,它所传播的讯息特征是“没有内容”,看了节目,观众只得到一堆事不关己的资讯(假如你碰到一个整晚黏在电视前三、四个小时的人,问他刚刚看了什么?十之八九的答案是瞠目结舌,想不起来)。有一个研究发现,看电视的民众平均每分钟转台22次,也就是每二点七三秒转台一次。

电视会养成人们不专注,浮动的心。

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讯息,心智被冻结。

我们为了放松而看电视,却反而看了电视之后在精神上肉体上更加疲累。

若是我们希望孩子养成主动求知的精神,将电视机摆在家里是危险的。当然,电视节目中也有好的影片或节目,但是我相信值得看的节目都会制作成DVD,公立图书馆应该会购买,可以免费借得到,然后配合孩子的学习进度与自主的时间安排,以主动且专注的心情观赏这些影片,让电视里的影像与资讯成为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打发时间的电视保母。

转载自:中时部落格◇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曹宇帆台北十七日电)行政院永续会委员李伟文、陈曼丽与张长义今天召开记者会,反对政府投入新台币千亿元兴建苏花高速公路,要求行政院应把资金投入于包装东台湾的景致与文化特色行销国际,使东台湾能成为国际级观光景点,别为了迎合国民旅游与选票利益炒短线。
  • 面对琳琅满目的暑期活动与课程,本文作者──台湾著名保育团体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李伟文的一对女儿,选择参加了“骑铁马游台湾”的活动。伟文爸爸说,这是一个可以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挫折容忍度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那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大雨倾盆,骑着脚踏车环绕台湾14天的感觉吧!!
  • 在这个科技能制造并虚拟出所有影像的时代,我们愈来愈弄不清楚何者为真,何者为假?各种萤幕也塞满我们视野所及之处,电视、手机、电脑、超音波显示幕、心脏监视器……萤幕无所不在,指导我们、娱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形塑了我们的思想与灵魂。我们吃饭不再是因为肚子饿,我们的休闲也成了生活中必须设法填补的空档。
  • 对世界存有好奇探索的精神,也就是能主动学习,有自制力与积极性,热情且乐于帮助别人,这些古老的德行反而是未来高度竞争下决胜的关键。
  • 在学任何乐器之前,先让孩子听音乐,玩音乐、发现音乐,除非孩子要求,否则不要“教”他音乐。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