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习惯用语第473讲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9日讯】

(MP3下载)

今天还是要讲在总统大选年里你常常会听到的两个习惯用语,而且这两个习惯用语都和侯选人的当选机会和希望有关。

第一个习惯用语是从射击或者赛马这两种体育运动中借用来的。它是: long shot。 Long shot在射击运动中是指非常遥远的目标,以至于拿枪瞄准这目标射击的射手很可能会打不中。

Long shot也可以用来描述赛马中奔跑速度太慢跟其它赛马拉下了一长段距离,几乎没有得胜希望的那一匹马。

老听众也许记得我们以前学过这个习惯用语:在1976的大选中人们曾经把卡特称为long shot因为他师出无名,只是个种花生的农民,但是这个当年的long shot后来却出乎意料地入主白宫,而且即使离开白宫以后也仍然在国际政坛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再听听对卡特这段不平凡人生历程的描述:

例句-1:Back in 1976, Jimmy Carter had been a real long shot. Nobody had given him a chance but he came up nowhere and won the race for the White House. And he has still been playing major ro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ircle since he left the White House.

人们原来普遍认为卡特是得胜无望的小人物, 但是他却出人意料地崭露头角,这在政坛也许是相当难得的例子。政坛观察家的预测多半八九不离十。

我们再听最近有一位政治观察家怎么谈论一个宣布竞选参议员席位的人。注意他也用了习惯用语long shot, 可见这个习惯用语的流行经久不衰。

例句-2:He’s a good man but he’s a long shot. Most voters have never heard of him; he can’t raise much money; he has no political experience. I’d say his chances are very small.

这位观察家说:这位侯选人是好人,但是他在大多数选民中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 而且他募集不到多少经费,更没什么从政经验。所以他几乎不大可能当选。

观察家因而说他成功希望渺茫。这就是long shot这个习惯用语的含义。

******

今天要学的第二个习惯用语也用来描述成功希望的大小,但是它正是long shot这个习惯用语的反面,用来指必胜无疑的人。这个习惯用语是: shoo in。 Shoo和in两个词合成的中间用连词符号相连,似乎没人能确定这个习惯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然而有一种猜想是shoo这个词来自sure。

这个猜想有它的道理,要是shoo-in是从sure in演变来的话,可见它的意思是“必定入围”或者“一定中选。”

我们听个例子。这是新闻评论员在谈论2000年大选的共和党侯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George W. Bush。

政治分析家在1999年秋天的时候都一致公认他稳操胜券,必然会赢得他的政党,共和党的总统侯选人提名,因为他募集的竞选经费最多,在民意测验中的得分也遥遥领先;他看来是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是事情却并不像想像中那样一帆风顺,过后一段时间在新罕普甚尔州的初选之前,他的本党竞争对手John McCain在民意测验中的成绩却意想不到地急起直追。

我们听听当时一名新闻评论员发表了什么看法。

例句-3:When the expert saw Mr. McCain began to move up in the polls and drew even in some of them before the New Hampshire Primary, they began to admit that maybe Mr. Bush wasn’t the shoo-in they’d been telling us earlier.

However, this doesn’t actually mean Mr. Bush won’t look like a shoo-in again, for other states will hold their primaries before the national convention in the summer of 2000.

他说:当专家看到McCain先生在新罕普甚尔州初选前民意调查中的得分上升,而且在某些调查中的得分跟Bush先生拉成平局,他们开始承认Bush先生可能并不像他们向来所说的那样必胜无疑。

然而这并不真的意味着再也不会出现Bush先生稳操胜券的局面,因为其它各州也将在2000年夏天的全党代表大会前举行初选。

既然别的州要在2000年夏天决定本党总统侯选人提名的全党代表大会前陆续举行初选,挑选参加全党大会的代表,而共和党和民主党内有希望成为本党总统侯选人的人选还得在激烈的辩论中崭露头角,才能最终中选。这是条漫长曲折的道路,Geroge W. Bush是不是shoo-in,也就是他是否必胜无疑还有待分晓。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要学的习惯用语都有这样的意思: 你原来担心会相当难办的一件工作或者一项行动没想到结果却是轻而易举的。凑巧的是这几个习惯用语还都和吃的东西有关。第一个是: a snap。 Snap这个词有好多不同的意思。其中之一是带有姜汁味的小薄脆饼干。这种饼干香甜可口,而且吃起来又不费事,很多语言学家认为a snap之所以被用来指轻而易举的成功,就是因为这种成功就像吃一块薄脆饼干一样得来不费工夫却又给人甜美的感受。
  • 今天我们来学几个在总统大选中常会用上的词汇和习惯用语。在大选举行前,几乎隔一天就会公布一次民意调查结果,衡量那些希望得到共和党或民主党总统侯选人提名的人在选民中支持率的高低。
  • 今天我们还要学几个美国总统大选中常用的习惯用语。我们曾经说过,英语词汇很多都来自体育运动。今天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就来自号称“皇家运动”的赛马: down to the wire。

    这里的wire指赛马跑道终点拉的终点线。它在几乎不相上下的竞赛中有助于判断究竟谁先谁后。我们观看赛马时有时会见到领先的几匹马几乎不分前后,要直到冲过终点线的一刹那才定胜负。这就是这个习惯用语的出典。Down to the wire如今常用在政界,尤其是竞选运动中。

  • 今天我们继续讲在竞选活动中时常会听到的习惯用语。人人知道竞选总统需要大笔资金;你得雇佣大批竞选工作人员,要租用飞机以供你和手下人员前往各地开展竞选,还必需在广播和电视上花昂贵的广告宣传费,更得邮寄不计其数的宣传材料。而且竞选工作还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事的,往往得延续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所以非得有千百万美元的资金不可。而这笔竞选经费的来源大部分是向个人、企业、工会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团体进行不遗余力的募款工作所得。
  • 今天我们还是要讲几个和美国总统大选的竞选运动有关的习惯用语。打许许多多的电话给四面八方的选民进行宣传游说是美国政坛竞选的一个关键手段。它的重要性几乎跟电视和电台广告一样。

    全国性的竞选运动是美国各地电话公司从中渔利的大好时机,因为在这一时期各侯选人都装备了这样一个联系广大选民的特别设施: phone bank。

  • 今天还是要讲两个在总统大选年中新闻界常会用来报道选举情况的习惯用语,而且这两个习惯用语也来自美国的传统运动: 棒球。

    大家都知道在棒球赛中击球员是用木制的球棒来击打投手投掷的球的。球棒的英文是: bat。 今天要说的两个习惯用语都和bat有关。

  • 今天再要讲两个新闻记者在有关选举的报道中常常会用到的两个习惯用语,而且这两个习惯用语也都来自美国最风行的棒球运动。它们还包括同一个关键词: strike。

    Strike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但是在棒球运动中是指投手投出的正球或者好球。那么在棒球赛中怎样才算是正球或者好球呢?那就是投在好球区或者好球部位内的球。好球区或者好球部位的英文是: strike zone。

  • 今天又要学两个在总统大选年里新闻界时常会用到的习惯用语,而且这两个习惯用语还是从美国人最心爱的消遣活动: 棒球赛中借用来的。

    这两个习惯用语都和用牛皮制成的结结实实的棒球有关。第一个是: beanball。 Beanball是由bean和ball合成的复合词,大家也许知道bean这个词的意思是豆子,但是它在俚语中却指人的脑袋,不是豆子,而 beanball在棒球运动中是指投手故意往击球员脑袋上扔的棒球。

    把硬梆梆的像飞弹一般的棒球往人脑袋上丢,不用说,这是充满敌意的动作。这样做的投手很可能会被罚下场。

    那么投手为什么要干这种缺德事儿呢? 不外乎两种动机。第一,投手是想吓唬击球员,使他紧张不安,不敢靠近投手板,而躲躲闪闪的击球员很可能因此挥棒不力或者一棒打偏。这样他可不就处于劣势了吗?

    投手有时也可能是出于报复心理而要拿球去砸对方的击球员。棒球砸人脑袋可以造成严重伤害。在棒球史上确实发生过几次悲剧。棒球运动员由于头部遭到球击而受重伤并因此断送棒球生涯甚至与世长辞。

    如今棒球赛有一条规则规定击球员必须戴上硬塑料制成的头盔,主要原因就是防备beanball。

    头盔固然能防止beanball造成严重的头部伤害,但是beanball引起的双方球员大打出手的场面却防不胜防。要是击球员被投手一球打在头上,他往往甩下球棒就跳出本垒扑向投手,一眨眼球场边的板凳都空了,因为所有的队员都冲进场内为本队球员助威,接下来是一场混战,所以beanball杀伤力还是很大。

    近一百年来, beanball被人们借用来指猝不及防的恶意中伤。政界侯选人必然会成为beanball的攻击目标。现在有一位侯选人要来告诉我们自己的经历。

  • 今天又要讲两个大选年里新闻界常会用来报导选情的习惯用语。但是今天的两个习惯用语不再是来自体育运动的,而是来自美国文化的另一个侧重面: 宗教。

    我们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是: not have a prayer。 Prayer是祷告,也就是人对所敬拜的上帝作出的呼求。要是某人not have a prayer,那就是说甚至求告上帝也帮不了他从面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可见形势相当糟糕,希望渺茫。

  • 今天还是要讲在大选年里新闻界常会用来报导有关选举的情况的两个习惯用语。我们要学的第一个习惯用语是: pork barrel。 Pork是猪肉,而barrel是木头制成的圆桶pork barrel要是直译就是装猪肉的木桶,但是一百五十年来pork barrel却被用作俚语,指受政府资助的地方产品或者工程项目。这往往是代表某地区的国会议员为这个地区争取来的福利待遇,而这位国会议员也因此能笼络人心,得到当地选民的拥护和选票。
评论